信息系統集成技術與軟件開發分析
時間:2022-06-17 03:04:27
導語:信息系統集成技術與軟件開發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的信息技術發展較快,但在系統集成這一新的概念發展中,我國所掌握的技術還不夠成熟,處于探索的初步階段,在實踐探索中遇到了集成與功能發生沖突而無法平衡的問題,因此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與開發。結合筆者多年的研究實踐,探討信息系統集成技術與軟件開發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信息系統;集成技術;軟件開發
當前計算機技術快速發展并在全球范圍內廣泛應用,信息系統集成已經成為當前的一種趨勢和潮流。集成實為微化處理,是功能相同的硬件集成范疇,但不可否認系統的集成有一定的缺陷,因為在集成相同的空間中需要容納更多內容,性能必然會下降,這是軟件開發過程的常見問題,因此專業人員要處理好集成與性能的平衡問題。另外,當前市場上計算機價格逐年下降,而性能則逐漸增強,這也要求其開發工作向著更高性能軟件的應用發展,于是信息系統的復雜性進一步增加。
1信息系統集成簡述
信息系統集成本質在于優化綜合統籌設計,任何一個大型綜合計算機網絡系統,其集成均包含有計算機硬件、軟件、數據庫技術、操作系統技術、網絡通訊技術,所有功能均要實現整體性能最優化的目的,要求所有部件和組成成分合并工作,同時追求低成本、均衡性能、擴充性強、維護便捷以及最高效率[1]??傊畔⑾到y集成就是根據用戶的需要,最科學地選擇與配置產品,最大程度發揮多合一的作用。在進行操作時,系統集成有著高靈敏度和便捷的優勢,在擴展的節省空間資源。信息系統集成可分為環境、數據與應用三種集成手段,通過計算機互聯網絡,協調整合不集中的數據設備和資源,達到最大化集中應用處理數據資源的目標。結合企業的發展大方向來看,系統集成還要考慮到組織結構及技術管理的層面,充分考慮影響經濟效益的各方面因素,將其作為系統集成的內容。由此可見,信息系統集成主要有以下的特點:①以客戶需求為主,創建系統是為了更好地為客戶服務。②工作的目的是滿足消費者需求。③集合與發揮設計、組織、開發、優化及測試的作用。④結合營銷、管理和技術的角度操作。⑤考慮成本與效益的問題。
2信息系統集成現狀
信息系統集成的目的在于解決系統之間相互促成和相互操作的問題,同時還包含了多協議、多廠商以及多體系,解決設備、接口、協議、系統平臺、軟件,甚至建筑環境、施工配合、組織管理等一切面向集成的相關問題,非常復雜。因此,當前信息系統集成的現狀不容樂觀,隱藏了不少問題和隱患:①跨平臺。由于當前市面上的電子產品非常多,在實現跨平臺的同時要考慮到不同電腦端、數字電視和移動手機的平臺,特別是智能家居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一旦要整合與處理不同平臺的功能,就必須實現軟件系統的跨平臺。②跨系統。當前所應用的平臺軟件對應的運行系統主要有Windows、IOS以及Android三種,要全面提高軟件的應用效率,就需要重視和解決跨系統的問題。③跨語言。由于信息系統集成覆蓋面積廣,蘊含的軟件編程語言的豐富,但至今通用語言還并未出現,缺乏這一內容軟件集成就無法完成。④跨協議。Internet屬于異構網絡,所處的位置不同,應用領域不同,那么就是不同網絡傳輸協議,要提高資源共享的便捷性,就必須對協議進行融合與統一。⑤跨版本。當前人們所追求的是高性能軟件,這也給開發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應的版本必須處于不斷更新的狀態,才能滿足市場需求。但有的版本在不同的情況下會處于獨立的網絡中,無法實現共享,不但涉及到不同協議的問題,還會引發多種風險隱患,因此探索信息系統集成的工作要重視風險的問題。
3信息系統集成技術與軟件開發策略
3.1確保軟件開發過程的統一。只有統一軟件開發過程,才能順利實現集成目的,而這個操作的方法通常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首先是用況驅動,在用況確定以后,就要將其作為驅動的核心,結合具體的工作流程來開發軟件,實現完全的統一,這樣開發軟件的文檔和參照標準也能保持一致。其次是核心構架,將核心構架作為軟件設計與開發的標準,確定軟件的功能與類別,完成整體的設計,這樣有助于促進開發者更好掌握后續的進化系統,保持后續開發目標的一致性。最后是以小步管理與小范圍升級的方式探索與推進,在實施開發過程中,要將目的先設定為短期,同時進行集成、測試和運行,結合用戶增加的情況確定具體的軟件增加量,保持相互對等的平衡關系,才能降低系統軟件開發過程遇到的風險。3.2應用B/S計算模式。這一技術的基礎為分布技術,將用戶的界面和企業邏輯進行分離,在不同功能、服務、數據下形成模塊,再將其投入到平臺上使用。應用B/S計算模式很好地解決了上述所提及的問題。首先是在多種手段的應用下數據的記錄將更完整、迅速與準確,其次數據能夠面向程序進行存儲、更新的操作。再者是接入互聯網的計算機可以調用軟件并協調相關工作,發揮強大的功能。最后是數據集成體系完全覆蓋軟件系統,解決原本存在的無法銜接的問題。3.3內容異構的數據集成。目前,我國市場上應用的很多信息集成系統都具有透明、可讀和一致性的特征,在操作上也較為便捷,但異構性與單獨全局較為復雜,如果要對局部系統進行更改,還需要對剩下的系統加以更改。操作上則要將數據內容和數據格式進行分離,構建完整的數據庫。進行數據處理時,還要整合數據模式與程序運營格式,重新生成全新的應用數據,解決集成系統模式更新應用的問題,以獲取全部的數據資源。3.4信息系統集成的應用技術。首先是UML技術,該技術為建模語言,通常包括常見體系、視圖和模型元素等,能夠統一所有軟件開發的流程,應用關聯模型描述工作的程序,集合成多模型并以UML表達,通過用例圖或狀態圖等例模型對設計開發應用的例模型進行分析。該技術在操作中應用較為靈活,有助于促進模塊設計工作的順利完成。其次是分布對象技術。目前有很多計算標準來選擇分布對象,而CORBA分布對象技術會和平臺分開,因此有著更強的生命力,使用上也更為便捷,與集成系統設計標準相符。在進行操作時則具備以下的優勢:①混合編程。根據不同編程語言和開發設備來設計。②編程元素多樣化。只要是被開發出來的資源都能成為大熱的資源。③開發的效率較高。結合CORBA的相關要求進行開發,有助于逐一解決所存在的問題。④脫離版本,對編程版本有兼容的特點,這也使得用戶使用時無需考慮各版本之間的差異性。再者是XML技術,能夠作為擴展標記語對內容進行識別,且脫離結構與環境下擴展能力較強,有助于集成多模式的內容數據,無論任何文件類型,都能以它為基礎,為用戶提供服務。最后是PDCA閉環管理模式,是從全局風險的角度切入,要求相關部門加以配合,共同完成風險的監控工作。實際操作中,將風險記錄落實到風險管理機制中,結合項目具體方案完善各環節的風險管理計劃,分析風險問題,開啟風險警報,促進后續建設工作更順利開展。
4結語
信息系統集成是計算機技術及該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發展的重要方向,相關人員必須重視集成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同時重視當前技術與軟件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創新,才能促進軟件開展與技術發展,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虞凌云.信息系統集成技術與開發策略的研究[J].科研,2018,2(11).
作者:譚君楊 單位:廣西廣播電視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南寧分公司
- 上一篇:軟件工程質量管理問題及未來趨勢
- 下一篇:計算機軟件工程現代化技術芻議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