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中小企業戰略成本管理
時間:2022-01-24 09:26:14
導語:簡述中小企業戰略成本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制度的快速發展,對公司的登記制度做出了相應的改革,使得涌現出一大批中小企業。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從成本競爭上升到戰略之間的競爭,因此做好對戰略成本的管理工作勢在必行。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戰略成本管理的內涵和基本內容;其次分析了我國中小企業戰略成本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中小企業實施戰略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措施,旨在為中小企業提供參考作用。
關鍵詞:中小企業;戰略成本管理;問題;措施
隨著世界經濟的全球化,中小企業面臨著很多不確定的外部因素,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已經由成本競爭的層面上升到戰略競爭的層面上,在新的挑戰面前,企業需要站在戰略的角度來分析成本和成本結構,把成本管理和戰略管理結合起來,并從企業實際的運營情況出發,制定符合企業發展的戰略成本管理方法,才能確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逐漸發展壯大。
一、戰略成本管理的概述
(一)戰略成本的涵義。戰略成本管理是指企業將搜集到的各種成本信息進行匯總,通過科學、合理的分析后來制定企業發展的宏觀戰略,它是成本管理與戰略管理有機結合的產物,它是用戰略的眼光從成本的源頭識別成本驅動因素,對價值鏈進行成本管理,來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二)戰略成本管理的特征。戰略成本管理具有長期性、外向性、競爭性、動態性四個方面的特征。長期性是戰略成本管理的最終目標是要實現企業的壯大和可持續發展,是一種長期的管理策略,在管理過程中來不斷提高企業的戰略競爭力。外向性是戰略成本管理具有一定的延伸作用,不僅僅限于企業的內部,而是充分結合外部環境來觀察競爭對手的成本管理情況,擴大了成本管理的范圍。競爭性是戰略成本管理把戰略思想與成本管理進行有效的結合,避開了傳統企業成本管理的弊端,它的最終目標是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在市場中的地位。動態性是企業不同時期的發展具有不同的發展戰略,但是不管企業發展到何種程度,都需要戰略管理與成本管理兩者之間的相輔相成,來共同完成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任務。(三)戰略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及內容。戰略成本管理的方法及內容包括價值鏈分析、戰略定位分析和成本動因分析三個方面。價值鏈分析是對企業所涉及的產業鏈進行有價值的分析,包括對企業內部的活動、競爭對手的活動分析,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戰略定位分析是通過對外部競爭環境的現狀,來確定企業的位置,再來選擇應對競爭的戰略,并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成本管理方法,具體解決成本管理與發展戰略相結合所遇到的問題;成本動因是在前兩者的基礎之上,更加明確了成本管理的重點,對影響企業成本的驅動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保障了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二、我國中小企業戰略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戰略成本管理在我國屬于新型的成本管理方法,而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實行的還是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對進行戰略成本管理還有一定的距離。究其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相關理論不完善。當前,我國沒有普遍推廣對戰略成本管理的研究,即使研究也是停留在理論階段,實際操作性不強。沒有成功應用戰略成本管理的案例為中小企業提供參考。加上中小企業已經習慣了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沒有做出成本改變的意愿,更青睞于短期內能看到效率的傳統成本管理方法,使得戰略成本管理的發展比較滯后(二)沒有健全的宏觀環境。一些大企業已經在嘗試用戰略成本管理來對企業的成本進行管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受大的宏觀環境的影響,運用戰略成本進行管理的企業為數不多。企業運用戰略成本管理困難重重。很多企業不敢嘗試戰略成本管理。(三)成本控制機制不健全。戰略成本管理是一個面面俱到的管理機制,它的建立包含有成本、資金、時間和人才,但是對于有的企業管理者而言,即使情況戰略成本管理具有長期性的特點,但是和短期內能看到效益的傳統成本管理方法相比,更相信于后者,導致戰略成本管理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加上管理者態度的不堅定和機制的不健全,限制了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發展。(四)缺乏成本管理隊伍人才。員工缺乏參加成本管理的意識。從以往經驗來看,人們習慣性地把成本管理誤認為是財務人員所要做的工作,認為成本和效益都是由企業領導和財務部門來進行的,與他們無關,加上各部門之間沒有建立完整的交流機制,對成本管理人才崗位的錯誤安排,直接導致他們成本意識的淡薄。另外,企業缺乏高素質、復合型的成本管理人才。雖然企業管理者隨時關注著人才市場的動態,但是一些中小企業把員工作為成本開銷的主要來源,使得他們想盡各種辦法來節約員工成本,并千方百計地讓他們為企業創造利潤,更別說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使得員工消極怠工。這樣的企業也很難培養和留住人才。另外,中小企業沒有自身的企業文化,只顧眼前利益,而沒有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做出規劃。
三、中小企業實施戰略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理論知識,加強對人才的培養。理論是指導實踐的基礎,要想全面實施戰略成本管理,必須具有一套科學、完整的理論知識作指導,因此,企業應該搜集相關戰略成本管理方面的理論知識,并進行有效的整合,整理出一套適合企業發展的理論框架,然后再加強對企業戰略管理人才的培養,優化企業人才的結構和配置,打造一支專門的戰略成本管理隊伍,為企業實施戰略成本管理奠定基礎。(二)轉變思想,靈活運用戰略成本管理。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領導者的決策直接影響著戰略成本管理是否能順利的實施,為了避免管理者一言堂現象的出現,在戰略成本管理的實施過程中,對管理者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轉變管理者傳統的觀念。依據戰略成本管理動態性的特點要求,結合企業自身的競爭戰略和業務范圍來靈活運用戰略成本管理,從而對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才能到達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的目標。(三)合理的整合資源,進行增值產出。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供應商、顧客對企業的成本管理也有著直接的影響,供應商負責為企業提供產品和服務,像產品的設計、質量、包裝、運輸等都是由供應商來負責的。企業要想對成本進行有效的管理,就需要仔細分析供應商對企業成本管理的影響,整合所以環節的資料進行分析。顧客對企業的成本影響在于企業是否能提供最低的價格來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為了更好地對成本進行控制和管理,事前必須做好對市場環境的調研、產品銷售狀況、銷售渠道等方面的調查,以確保用小投資獲得大回報。(四)建立科學合理的成本管理系統。中小企業應該轉變傳統單一的成本管理方法,不應該只注重生產和銷售,而是要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成本管理系統,實現生產、經營、銷售、管理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在企業生產的整個階段,做好對成本的統計工作,從多角度、多方位出發,對有形成本因素和無形成本因素進行分析。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小企業的成本管理要圍繞著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來進行,戰略成本管理是企業未來進行成本控制和管理的必然趨勢。因此,需要管理者轉變思想觀念,從戰略角度出發,來對成本進行管理,并注重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之間的結合,能夠做到有的放矢,通過實施戰略成本管理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地位,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昱.關于戰略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應用的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5(23).
[2]鄔國榮.戰略成本管理在供電企業中應用的探索[J].中國總會計師,2013(11).
[3]劉海生.戰略成本管理研究[J].會計之友,2009(1).
[4]趙玉松.中小型企業成本管理研究[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梁富錦 單位:廣西粵海財務咨詢有限公司
- 上一篇:價值鏈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研究
- 下一篇:國有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思考
精品范文
10簡述教學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