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場域中供電公司成本管理研究
時間:2022-12-23 09:47:43
導語:市場場域中供電公司成本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電力企業市場化改制比其他企業要晚一些,供電公司在成本管理中還存在一些與市場場域不相適應的地方。本文從供電公司成本管理理念、方法、選擇范圍等方面就此做了簡要探討。
關鍵詞:成本管理;理念;方法;范圍;市場場域
1市場場域中企業成本管理的作用
成本管理是市場場域中企業經濟管理的核心內容,如果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缺乏科學性、縝密性,企業成本控制的底線被突破了,就將意味著企業市場經營行為的失敗,企業就會因而“蝕本”,甚至被逼到破產的邊緣。也正是因為這樣一種利害關系,在市場場域中,企業歷來都把成本管理工作看作是所有一切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當然,供電公司也無出其右。在市場場域中博弈的企業,沒有誰可以享受到“特殊待遇”、不必計較成本得失而安然存在。毫不掩飾的說,在市場場域中博弈的企業,總是在想著如何才能以最小的成本投入來換回最大的經濟回報,從而通過降低成本來爭取博弈中的競爭優勢,直至最終打敗競爭對手。在企業日常管理工作中,之所以說成本管理是企業一切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因為在企業市場經濟行為發生的過程中,成本管理的內容可以說涉及到了包括諸如企業的材料選購、加工生產、工藝流程、施工安全、產品質量、行政管理、后勤保障、市場銷售、物流配送以及售后服務等在內的方方面面,是一項全過程、全范圍、全感知、多維度、多層面、多關聯性的管理工作。企業經濟管理如果離開成本的預測、計劃、控制、核算、考核、分析等功能,就會失去管理的根基,就會迷失管理的方向,企業預期的經濟效益也就不可能實現。并且,一方面,成本管理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著堅實的依據,企業生產效率的高低、經濟效益的實現、資金周轉的快慢、未來投資的預判等等,都需要借助成本核算才能反映出來;另一方面,成本管理也為企業衡量經濟績效提供了直觀、量化的價值尺度,提高了企業資源配置的合理性,提升了企業資源的利用效率。
2強化市場場域中供電公司成本管理的建議
2.1轉換成本管理理念。電力企業多為國有企業,得天獨厚的能源優勢和市場優勢,讓電力企業過去在電能供應方面長期居于壟斷性經營地位,嚴重缺乏成本管理意識。市場化改制后,電力企業在去行政化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供電公司獨立出來,商業性質顯著增強,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漸漸引起了公司管理者的重視。但是成本管理過程是一項復雜性、系統性、綜合性等都很鮮明的管理過程,供電公司要像其他企業一樣達成成本管理目標,單靠公司財務部門的獨自努力是難以完成的,還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加強管理效能:一是要打造全員共同參與的成本管理工作氛圍。要讓企業全體員工都清楚地認識到,成本管理目標的完成絕不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情,企業各個部門、各個環節、各個員工都有參與成本管理的責任和義務,都應該為成本管理盡職盡責,在企業內部,人人都應該是成本管理主體。二是要構建全過程的動態成本管理體系。市場場域復雜多變,企業成本管理不應該只滿足于事后對統計數據的呈現,而更應該在事前就予以科學的指導規劃,在事中就進行嚴格的監督管控,讓成本管理以市場變化為導向,處在一種動態的實時調整之中,增加成本管理的時效性。三是要關注隱性成本在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性。在引入市場化機制之前,電力企業一般都不會主動去關注隱性成本對企業總體經營成本的影響,通常情況下只關注對象化歸集后顯性成本的作用。在市場化改制前,這種觀念對企業成本管理的影響似乎還不明顯,但是在市場化改制后,這種觀念如不及時改變,企業成本信息的真實度就會大大降低,因為在市場場域中,機會成本、應收賬款和存貨占用的資金成本、人力資源成本等隱性成本已經成為了影響企業總體成本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四是要優化成本管理結構。企業成本管理的目的是讓成本結構趨于合理化,而不是一味削減成本、壓縮成本,如果企業把成本管理的目的簡單定位為削減成本、壓縮成本,那么企業的產品質量、生產安全、售后服務等等,都會因此而受到影響,無法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其結果當然是得不償失。所以,對于市場化改制后的供電公司來講,在成本管理中還要選擇恰當的方法,還需對成本結構進行科學配置,引導公司管理人員在原料、生產、市場營銷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等諸多方面對成本結構比例進行最佳優化,避免因成本結構配置比例的不科學而造成成本應用的浪費。2.2實施精細化成本管理。電力企業是特殊行業,供電公司的業務性質非常復雜,歷史上的電力企業像其他企業一樣也經歷了很長時期的粗放型管理,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在現代化的市場場域中,過去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已經成為了羈絆企業發展的阻礙。比如,在過去,電力企業多采用對成本進行定額管控的方法,這種定額管理方法顯然是有損于企業成本支出效益的。因此,采取精細化的管理方法已經成為了各行各業進行成本管理的大勢所趨?,F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供電公司實施精細化成本管理創造了有利條件。比如,電力公司對成本的事中管控需要建立在對資源消耗數據的實時分析基礎之上才能完成,而能夠為此提供便利條件和技術支持的只有現代信息技術,現代信息技術在供電公司成本管理中的應用讓公司打破了對定額管理的依賴心理,使公司從此實現了單元成本的全流程自動化歸集。又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施精細化成本管理也有助于電力公司對機組后期運維成本的支出結構進行實時分析,因而有效地避免了因前期初始成本投入過低而導致后期運維成本過高的不合理現象的發生,使成本結構配置趨于最優。2.3合理選擇成本核算范圍。在電力企業傳統成本核算中,產品成本的選擇范圍是比較小的,一般只限于生產成本范圍,比如直接人工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生產費用成本等方面。而對于諸如在研發、銷售、維修產品等方面所發生的管理費用,或者是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等方面,在傳統成本核算中只是作為期間費用單獨列示于利潤表,并不與具體產品發生鉤稽關系,這樣的成本核算結果肯定是會出現偏差的。與此相類似的,可以造成成本核算結果出現偏差的影響因素還有無形資產的攤銷,維修費用的攤銷以及固定資產的折舊等等。然而在市場場域中,供電公司所處的經營環境同過去相比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電力企業的壟斷性地位已經不復存在了,“吃皇糧”的特權也被收回了,獨立出來之后供電公司被賦予了充分的市場經營自主權,需要在市場競爭中實現生產自救,完成擴大再生產。因此,原有的成本選擇范圍已經不適合市場場域中供電公司新的成本核算需要了,供電公司必須要結合企業和市場變化情況,對成本范圍做出新的選擇。比如,在對公司成本數據進行統計的過程中,公司應先對供電業務的特殊性做一個全面考量,然后再按照類別、用途、作業等進行成本數據的統計,這樣得出來的成本核算結果才更接近真實情況。2.4制定成本管理激勵機制。在供電公司,成本管理激勵機制的制定主要是針對公司員工而言的。因為在供電公司中,人工成本占比是比較大的,并且人工成本還屬于剛性成本,不能強制削減和壓縮,那樣做會傷害員工的企業情感和工作積極性,因此,要妥善解決這一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制定成本管理激勵機制。比如,制定差異化薪酬分配體系,提倡以效益為中心的“獎金掛帥”制,以鼓勵企業員工一手創造效益,一手節約成本,養成良好的成本管理習慣,將新的成本管理理念融入到公司市場化的管理機制中去。
參考文獻:
[1]鐘莉娟.電力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處理措施研究[J].時代金融,2016,(17).
[2]夏雪云.供給側改革下企業加強成本管理的影響與對策[J].會計師,2017,(05).
作者:張旭輝 單位: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郟縣供電公司
- 上一篇:EPC總承包項目成本管理分析
- 下一篇:海外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