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轉移定價法在節目成本核算的應用
時間:2022-03-24 10:50:36
導語:內部轉移定價法在節目成本核算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媒體產業的迅速發展,節目成本優勢電視臺事業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了建立起一套適用于電視臺自身特點、科學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案,本文針對電視節目成本構成復雜、間接成本比重較大的特點,對內部轉移定價法在電視節目制作成本核算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討論。通過制定內部轉移價格,實施內部收費,將間接成本轉化成直接成本,并對內部轉移價格和節目制作實際應承擔成本進行差異調整,形成真實完整的節目成本。同時,提出加強成本意識、建立績效考核體系、推進業財一體化信息建設等配套措施。
關鍵詞:電視臺;節目成本核算;內部轉移定價
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國家電視臺承擔著宣傳國家大政方針方面的職能和社會責任。與此同時,隨著廣播電視產業的迅猛發展,轉企改制進程不斷推進,經濟屬性也在日益凸顯,節目成本優勢對電視臺事業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建立起一套適用于電視臺自身特點、科學合理的節目成本核算方案,是新形勢下的必然選擇。
一、推行節目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電視臺事業單位的性質導致了成本管理手段落后、核算模式粗放,既缺少同行競爭的外部壓力、又缺少創造收益的內在動力,在重宣傳輕管理、重投入輕產出、重社會效益輕經濟效益的慣性思維之下,甚至存在為了宣傳不計成本的情況。一方面隨著各類新興媒體形態的不斷涌現,傳統媒體廣告收入被大量分流。另一方面人工、設備、服務等節目生產要素成本普遍上漲,支出需求不斷增加,電視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和壓力,加強成本管理越發必要和迫切。目前,我國廣電行業成本核算未能形成一個具有科學框架價值的系統性體系,缺乏行業統一標準和指導方法。根據電視節目制作的特點,本文借鑒集團公司中內部轉移定價的理念,探索研究以內部轉移定價法在電視節目成本核算中的應用,對推進電視臺節目成本核算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指導意義。
二、內部轉移定價法的內涵
電視節目制作流程與一般制造業不同,屬于人員密集型產業,從成本結構上來看,人力成本、技術設備折舊費、演播廳折舊費等間接生產成本所占比重較大。與此同時,隨著現代技術、方法和設備在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的使用,節目間接生產成本的增長幅度顯著提升,間接生產成本是否合理準確將直接影響節目成本的真實完整性。首先內部轉移定價是集團公司處理內部交易的做法,指在集團公司內部發生購銷產品,提供勞務、轉讓技術和資金借貸等內部交易活動時,企業內部利用管理機制實現資源配置的協調價格。其次借鑒這一理念,內部轉移定價法將電視節目生產制作所需的技術設備、線路傳輸、燈光舞美和水電能源等費用,以有償收費部門為資源中心、實際使用部門為成本責任中心、內部轉移價格為杠桿,實行資源有償收費,將間接成本轉化成直接成本計入節目成本。最后,對內部轉移價格和實際應承擔費用進行差異調整,根據使用部門對資源的占用比例進行差異分攤實現收支平衡,最終形成真實完整的節目制作成本。
三、內部轉移定價法在成本核算中的應用
(一)明確有償收費范圍。納入內部轉移定價有償收費的資源是指有償收費部門直接或間接提供給臺內部門使用的資源。1.按照資源類型分類。主要分為技術資源和行政辦公資源兩大類。技術資源包括演播室、音視頻設備、后期制作設備、傳輸設備、網絡通信和數據資源等。技術部門作為歸口管理的有償部門,負責技術設備的購置、集成和維修維護等,承擔相關的所有成本。行政辦公資源包括會議室、公務用車、辦公用房和文件印刷等。行政部門作為歸口管理的有償部門,負責房屋維修維護、車輛購置、繳納水電暖費用和印刷材料購置等,承擔相關的所有成本。2.按照資源來源分類。根據資源的來源不同分為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兩種類型。內部資源,指歸屬于電視臺的自有資產、由臺承擔所有相關成本的資源或服務,如自有房產、技術設備、公務車輛和文件印刷等。外部資源,指由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協調管理,與臺外單位簽訂協議為使用部門提供的外部資源或服務,如維修維護費、電話通信費、衛星租用費、水電暖能耗費等。3.按照資源使用方式分類。根據資源的使用方式分為固定利用和機動利用兩種類型。固定利用資源,指利用率相對固定的資源,如按照使用面積分配的辦公用房、根據部門人員數量開通的網絡端口等,一經確定,近幾年不會改變。機動利用資源,指利用率隨著當年節目制作、宣傳任務等情況上下浮動的資源,如演播室、音視頻設備和后期制作設備等,每年的利用率都會變化。(二)內部轉移價格制定方法。根據資源類型的不同,定價方式分為內部成本定價、市場價格轉移和市場價格轉移加成三類。1.內部成本定價。內部資源的收費項目定價以獲得成本補償、實現收支平衡為基本原則,對有償收費部門發生的成本費用,以適當的方法分攤,計算出各計價項目應承擔的單位成本,作為制定內部有償使用價格的依據。在制定價格時應考慮資產折舊、維修維護費、場地成本、水電暖能耗費、人力成本、辦公成本和資源利用率等因素。為了提高臺內資源使用率,可在定價時設置一定比例的價格補貼,使用部門實際承擔的費用低于同類資源的市場價格,從而提高各部門優先使用臺內資源的積極性。2.市場價格轉移。市場價格轉移是外部資源的定價方式,以對外支付的市場價作為內部收費價格。如技術部門向臺外單位支付的維修賬單價格即為向使用部門收取的費用,以每個維修項目的合同價款為準。3.市場價格轉移加成。由于有償部門在管理過程中付出了人力、辦公等管理成本,外部資源也可采用市場價格轉移加成的定價方式,在臺外單位開具的賬單金額基礎上進行一定比例的加成,按照加成后的價格對臺內使用部門進行收費,以彌補有償部門的管理成本。(三)差異調整對成本的調節。內部轉移價格根據兩項指標確定:一是歷史成本,與單價成正比;二是收費項目的計劃利用率,與單價呈反比。內部轉移價格制定后在一定時期保持不變,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由于受到設備更新、工藝改進、職能調整、人員增減、薪酬變動、節目形式改變和物價變動等因素變動的影響,各年總成本和利用率指標都會發生很大變動。當實際利用率大于計劃利用率或實際成本小于定價時的歷史成本,可能會產生價格順差,即內部轉移定價虛高,通過內部價格轉移的間接費用大于實際應分攤的間接費用。反之則產生價格逆差。為了解決因實際成本或利用率變動產生的內部轉移定價差異,可以采用成本差異調整的方式進行調節。月末結轉成本前,首先計算出實際成本和轉移成本的差異,其次根據各部門的資源占用情況作為分配率,得出各部門應分配的差異,最后對使用部門已轉移的內部成本進行差異調整,多退少補,還原成與實際成本相吻合的節目制作成本。(四)內部轉移定價法實施流程。內部轉移定價法按照“誰消耗,誰負擔成本費用”的原則,對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進行重新分配。財務部門以節目為對象核算節目制作成本,以部門為對象核算管理費用,設立內部收費項目,通過內部收費對有償部門成本進行轉移,內部收費項目所產生的成本支出,計入具體節目或部門的成本費用,使節目制作成本成為可轉移、可控的直接成本。
四、相關建議
(一)加強成本管理理念。以內部轉移定價法為基礎的成本核算,是由財務部門為主導、各部門各崗位協助配合的過程,節目生產全體人員的廣泛參與是內部轉移定價法能否成功應用的關鍵。該方法的推行既要獲得電視臺領導的肯定與支持,也要對全臺各部門加大宣講力度,幫助員工理解內部轉移定價法的理念和優勢,增強成本意識,促進成本節約。(二)建立績效考核體系。內部轉移定價在節目成本核算的應用,為節目生產績效考核提供了重要依據,成本責任可以歸屬到各個節目甚至各崗位職工,打破了以往只能以部門為考核對象的局限,使得投入和產出的歸屬更加明晰。在此基礎上建立的績效考核體系更加科學合理,更能激發員工增收節支的積極性和熱情。(三)業財一體化的信息系統建設。內部轉移定價法是一種全新的成本核算模式,涉及的核算對象較多,成本費用歸集量大,數據處理和計算較為復雜,需要建立業財一體化的信息系統。一方面,財務部門需要與節目生產、技術資源、行政辦公等業務系統互聯互通,實時傳遞節目生產和資源利用等數據,及時記錄費用消耗;另一方面,需要開發專門的財務核算軟件進行成本分配和結轉、成本差異分攤以及收費數據自動生成憑證等功能,形成業財一體化的“大數據”平臺。
隨著中國廣播電視行業的飛速發展,廣播電視臺改革實踐的步伐正在加快,事業發展開始向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重的目標轉變。本文充分考慮了電視臺“事業單位性質、企業化管理”的體制特點和節目制作成本構成復雜、間接成本占比大的特性,提出采用內部轉移定價法的方式,通過內部收費歸集和分配間接成本,并通過成本差異調節分配偏差,確保節目成本真實、完整。電視臺企業化財務管理才剛剛起步,成本核算體系的構建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還需不斷地完善修訂和實踐總結,加強成本管理水平,助推宣傳事業發展。
參考文獻
[1]何海燕.成本核算在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成本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財會學習,2018(32):102+104.
[2]李筱霞.電視臺節目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財經界(學術版),2015(11):40+56.
[3]李雪蔚.廣電行業的節目成本核算[J].中國集體經濟,2012(35):72–75.
[4]趙睿嘉.電視節目制作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問題研究[J].北方經貿,2010(04):107–109.
[5]王擎天.基于成本核算在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成本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民商,2019(10):125.
[6]戴亞晴.作業成本法在A公司節目成本核算的應用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7.
作者:李詩琳 單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 上一篇:房地產開發項目全過程成本管理論文
- 下一篇:經濟結構轉型下企業工商管理模式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