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困境化解策略
時間:2022-02-01 05:51:00
導語:分析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困境化解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等教育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高校辦學規模迅速擴大,經費來源由過去單一的國家財政撥款轉變為以財政撥款為主,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新格局。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預算管理不完善,預算執行不嚴格、資產管理不嚴、高校財務風險增加等問題。因此,客觀上必須加強高校的財務管理,實現財務管理創新。
關鍵詞:高校財務管理教育經費
一、目前我國高等學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投入體制方面存在的問題
首先,高等教育財政性投入總量不足;其次,高等教育投入經費使用效益較低;最后,高校教育資金多元化籌資模式尚未形成。
(二)預算管理不完善,預算執行不嚴格
首先,資金利用不充分,存在隨意性和盲目性,缺乏部門統籌安排;其次,在預算編制方面既存在年度預算編制內容不夠具體,又在實際執行方面缺乏可操作性問題,預算發揮不了真正的作用;最后,高校整體預算與各個院系部門預算之間相脫節,使得整體的預算執行難度很大。形成了院系、部辦在資金使用上各自為政。此外,常常出現高校各院系資金不夠用現象,原因就是對預算的執行不了解,從而使一些關系高校發展的工作因為缺乏資金而不能如期完成,影響整個學校的發展。
(三)資產管理混亂,不規范
高等院校的固定資產管理與企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最根本不同就是折舊問題。按照財政部的有關規定,高等院校的固定資產都不計提折舊。在這種情況下,許多高校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只重視價值管理,而忽視固定資產的實物管理。例如,一些高校就沒設固定資產明細賬,賬面上只有價值總額,而沒有資產的名稱、數量和使用年限。同時,高校中大都存在著儀器等固定資產重復購置以及購入資產閑置不用的現象,而且,普遍存在教學實驗材料等低值易耗品采購分散,庫存管理混亂等現象。
(四)現代高校籌措資金也主要依靠銀行貸款,從而加大了的高校財務風險
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層次和辦學效率,改善辦學條件,把高校建成“規模、質量、結構、效益”協調發展的一流大學,已成為高校建設和發展的當務之急。無論是積極擴大高校招生規模,還是創辦一流的大學,都必須有巨大的辦學資金做支撐。在此情況下,高等學校發展難得機遇與教育經費嚴重短缺的矛盾突顯出來。在教育經費滿足不了高校對資金需求的情況下,一種新的籌資渠道—銀行貸款便在高校中應運而生。但是銀行貸款是學校的借入款項,其實質是一種負債,到期必須還本付息。因此,高校在利用銀行貸款籌資時必須考慮貸款的資金成本和償債風險。
二、加強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幾點措施
(一)改進和完善高等教育投入體制,合理確定高等教育經費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
評價一個國家綜合國力怎樣,國民素質的高低以及社會發展程度等都跟教育的發展是否已跟上社會發展密切相關。教育經費投入是投入教育領域,用于培養后備勞動力和專門人才以及提高現有勞動力素質的人力和物力。教育是一項需要巨大資金投入的事業,教育經費投入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提高教育質量的物質基礎,而且一直是影響我國教育規模擴大和教育質量提升的最直接因素。國家對教育經費投入的數量反映國家對教育投資的規模,教育經費投入在國家財政性支出或國民生產總值中支出的比例反映了教育投入與國民經濟的關系以及教育投入的水平。因此,必須通過立法手段,加大政府對高等教育經費的投入。
(二)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加強資金使用的計劃性
預算是學校年度內要完成的事業計劃和工作任務的貨幣表現,是學校通過組織收入控制支出的依據。為了使得預算能夠成為學校經濟工作的方向,并真正地對學校的經濟工作起到作用,就必須采取有效地控制手段—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制度是為了控制和監督學校內部的一切經濟業務,使之都能嚴格按照規定的預期目標進行,保證學校任務的完成,而其最直接的目標是防止差錯和舞弊行為。合理的財務預算能夠優化高校資源配置,克服投資上的短期行為,節約支出,減少損失浪費。
(三)健全管理制度,規范資產管理
首先,健全物資收發、保管制度;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將物資管理責任落實到部門和個人,按責任部門和個人建立臺賬,記錄使用情況,通過及時的檢查,糾正使用管理中的問題。其次,實行固定資產雙重管理;單位會計按照現行制度實行總括記賬管理,責任部門在使用固定資產時實行責任管理,責任部門要設置臺賬,用來記載物資的使用、維修、保養情況,并確定考核指標來保證責任期固定資產利用率。
(四)加強貸款管理,有效防范貸款風險
首先,從注重效益原則考慮。高校是非贏利組織,其信貸是連本付息,來源非常有限,在立項和計劃確定上必須考慮經濟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是高校長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因此信貸規模要堅持適當和適度原則。在保證學校發展資金需要的前提下,應避免資金閑置,將閑置資金減少到最低限度。高校的資金本身就很短缺,資金閑置會加大了學校的負債度,所以應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將有限的貸款資金投人到學校發展和生存的項目上來。
其次,從統籌規劃、科學測算信貸規模入手。銀行貸款形成了學校的債務,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因此,要依據學校發展規劃和目標及年度資金使用預算,經過科學論證和測算確定信貸規模和年度資金使用計劃,依此作為取得信貸資金控制數。同時高校應相應成立貸款領導小組。貸款領導小組應針對貸款總額、用途、用款計劃、貸款期限、還款方式以及貸款項目評估報告進行分析,提出可行性分析報告,對貸款項目及籌資方式的合理性、安全性、效益性等進行調查核實,正確分析財務狀況,合理地預計償還能力,初步測定貸款風險。
最后,應加強監管力度。中國人民銀行應進一步加強對教育行業信貸政策的引導,研究制定高等學校貸款指導意見,出臺高等學校貸款優惠政策。國家開發行針對教育行業建設貸款需求大、期限長的特點,應予以重點支持,化解目前高等學校商業貸款的風險。各商業銀行也要制定切實可行的信貸管理辦法,明確信貸準入標準、風險評估標準、貸款期限、利率、發放形式、貸后管理措施。
- 上一篇:剖析當下我國醫院財務管理特點
- 下一篇:剖析現金流量表企業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