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管理線損問題研究
時間:2022-04-14 09:17:37
導語:電力管理線損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管理線損的概念
管理線損為統計線損與理論線損的差額。為方便理解與計算,我們將線路首端的表計電量計為“進入電量”,用戶個體的表計電量計為“售電電量”,用戶實際使用的電量計為“流出電量”,所有用戶的售電電量之和計為“售電總加電量”,流出電量之和計為“流出總加電量”,那么:統計線損=(進入電量-售電總加電量)/進入電量×100%。理論線損等于進入電量與流出總加電量的差除以進入電量的百分數,該計算方法為正向計算法,由于流出總加電量未知,因此在實際計算過程中,按照供電線路損失,包括每位用戶供電線及變壓器上的銅損和鐵損來進行反向計算。理論線損是因為電阻和磁場的存在而產生的電量消耗,是不可避免的,而統計線損是由于人為原因引起的,是供電企業電量的真實損耗,兩種損耗都能通過公式進行計算,但是管理線損的原因和去向不明。
2管理線損產生的原因
2.1竊電
竊電是引起管理線損的重要原因之一。用戶盜用電量,表計電量小于實際用電量,就會造成管理線損。
2.2計量回路接線錯誤
計量回路接線錯誤導致線路失壓、斷流、極性反接,還有錯相、錯相與極性反接混合引起線路損失。人們普遍認為,計量回路線路簡單,不會出現錯接,但實際情況表明,接線錯誤在三相計量回路中還是很常見的。不同供電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高損和中損線路中普遍存在接線錯誤,錯接率可達4~13%,線損率可達4~13%。由于這些錯誤不常糾正損失的電量常年累積,積少成多,最終造成巨大的浪費。計量回路接線錯誤與竊電不同,它難于發現,發現了也無法落實責任人,不能追罰。這種錯誤不僅是用電戶存在,公變處也有,雖然不影響供電公司的收益,但影響線損和臺區考核,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2.3設備問題
設備問題而引起的線損主要表現在更換電能表中的元件或修改參數,致使電能表的計量減少,即電表計量少于實際用電量。盡管計量箱、電能表都有鉛封,但仍然擋不住改裝設備引起的竊電。人為在設備上做手腳引起的線損也屬于竊電,只是竊電的手段不同,其動機還是以竊電為目的。綜上所述,管理線損的主要原因在于竊電或計量回路的接線錯誤,與線路誤差無關。
3實例和效果分析
3.1實例
A路線:接線錯誤6處,竊電用戶2戶,線損由高損降低至8%以內,反竊電追罰682萬元,降損后年收益達225萬元,投資回報率達到1386%。B路線:接線錯誤11處,竊電用戶多戶,線損由高損降低到9%以內,反竊電追罰508萬元,降損后年收益增加900多萬元。C路線:接線錯誤2處,線損由中損降低到5%以內,降損后年收益達69萬元。D路線:接線錯誤2處,線損由8%降低到4%以內,降損后年收益114萬元,投資回報率587%。
3.2效果分析
通過以上的實例分析,結合實際情況可知,高、中、低損線路都可以通過用電監察系統進行動態監察,確保降低管理線損。通過監察可以發現不同程度的接線錯誤,糾正這些接線錯誤之后,高損線路的線損大幅度下降,中低損線路的線損可直接降到理論線損水平;通過監察,對可疑用戶進行現場檢查,查獲了高損線路的竊電戶,由于定位準確,公安介入,威懾力大,那些意圖竊電的用戶都不敢再竊,線損也降到了理論線損水平。經過一番整改,城網和農網改造后的線路與改造前相比,一般理論線損都有所下降,在5%之內;線損超過15%的地區經整治后,線損降低可達10%,降損后年收益將達數百萬元,反竊電損失也將近數百萬元,合計將超過500萬元;線損如果位于10%到15%的區間范圍內,經過整改可以降低到5%~10%,年降損可以達到近百萬元;就算線損已經低于8%,降損空間理論上只有3%,但是降損收益仍然可觀。
3.3小結
降低管理線損,不但需要深入分析線損原因,而且要洞察線損發生在什么環節,無論是真正的竊電戶,還是計量回路接線錯誤的用戶,都能通過用電監察系統發現用電異常。在發現可疑戶后,通過調查走訪,明確線損原因是竊電還是計量回路錯誤,從而區別對待,采取相應措施降低線損。采用這樣的思路管理線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1加強計量裝置改造和電表管理
減少電力管理線損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大對計量裝置改造的投入,提高產品計量的精確度和穩定性。目前,國家已經明令禁止使用DD28、DT28、DS8等型號的電表,對這些舊型號的電表進行淘汰和更換,改用低壓電流互感器由0.5級升級為0.2級的新型電表,例如862系列、帶通迅接口的新型電表;二是加強電表管理,包括兩方面的內容:首先,對電表進行定期抄錄,定期輪校和定期檢查,消滅三錯,即錯接線、錯抄錄、錯倍率,做好電表的分線、分壓和電量平衡工作,及時發現電表存在的問題。其次,加強電費收繳管理。例如使用微機制票、收費,讓用戶憑“用電卡”在規定期限內繳費,逾期罰交違約金,采取這種用電繳費管理模式,既可以方便用戶繳費,提高上收繳率,又能方便公司領導查閱和審核,一改過去用戶拖欠、挪用電費的現象,在提高電費收繳率的情況下,還能減少用戶線損。
4.2有效降低管理線損
過去人們普遍認為,管理線損的成效反映的是管理水平,只要從管理層面下功夫就能有效解決。但面對當今愈演愈烈的竊電現象,僅靠管理已經不能又好又快地降低線損,一些新的技術應運而生,有望全面有效地應對竊電問題。
4.3實行線損目標管理
電力公司通過簽訂責任書,開展分所、分壓、分線考核的方式,將考核納入內部經濟責任制的管理方式能有效提高電力職工維護電路的責任心,加強對線路實行線損管理,有效控制電力損耗居高不下的情況。通過這種方式,從1998年到2003年,某市的線損率逐步由13.3%下降到5.5%,下降了約8個百分點,5年節電近300萬千瓦時,增加收益120多萬元。
4.4開展營業用電大普查工作
營業用電大普查是近年來供電企業加強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不僅對規范經營有良好的效果,對降低線損也有作用。在檢查過程中,突擊檢查與定期檢查同樣重要、互查和自查同樣重要,做到“按時抄表,計量精準”,防止錯計、漏抄等問題出現。
4.5加強職工自用電的管理在1998年之前,某地各有關電力部門的職工每年用電量高達90萬kW•h,占到了供電總量的3%,此后用電單位規范了自身用電,對自身用電開展了裝表并實行收費,每年各電力部門用電總量不超過40萬kW•h,每年節約用電約50萬kW•h以上。
4.6開展反竊電活動
近年來,竊電行為越來越隱蔽,并逐漸向技術型竊電發展。對此,我市不惜投入重金,為用戶安裝了防竊電的電能表、以及電量監視器等。此外,通過監察人員夜晚出巡,不定期現場察看計量點電表等方式,積極開展打擊偷電竊電行為的活動,有效維護了我公司電力市場的正常運營。
4.7開展線損理論研究
如何減少線損是一項值得研究的課題,通過研究可以發現有效減少線損的方法并通過實踐論證后廣泛應用,是減少線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線損研究過程中各項指標的分析可知明確降損方法,為制定降損策略和降損計劃提供理論依據。
4.8加強電力部門員工的責任心
各電力部門應該加強對員工責任心的要求,確保員工能經常巡視線路并積極排除線路的障礙,提高供電設備的性能,例如增加無載線路或變壓器等的檢查和維護頻次。結論隨著我國電力企業的飛速發展和不斷進步,電力收益的空間在大幅度下降,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線損,變得越來越重要和緊迫,成為懸在電力管理部頭上的一個難題,給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對此,電力管理部門應該積極應對,深入分析管理工作中的實際情況,采取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多管齊下,不斷加強對管理線損研究的廣度和深度,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總之,降低損耗是電網控制成本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采取各項措施降低網損是電力部門現在和未來必須要開展的重要工作。除采取各項切實有效的措施外,還需要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當地的降損措施,以便節約成本,取得社會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作者:姚堯工作單位:天峨縣水利電業有限公司
- 上一篇:電力北斗導航系統設計
- 下一篇:扶貧辦主任工作匯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