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營銷管理現狀及前瞻性

時間:2022-11-15 10:32:44

導語:電力營銷管理現狀及前瞻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力營銷管理現狀及前瞻性

摘要:電力市場化改革開放了售電和電力服務市場,電價市場化定價和區域市場的打開,通過大量市場的競爭,以實現電力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及服務質量的提升。電廠、電網及售電環節的分離要求電力行業的所有參與者都必須具備競爭意識,通過高效的經營管理以及高品質的電力產品和服務來獲取并留住客戶。基于電力市場化改革新時期的背景,概括了電力營銷管理的現狀,探討電力營銷管理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電力;市場化;營銷管理;智能化趨勢

電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能源,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生活和生產的方方面面都已經離不開電力。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我國電力生產和分配都去得到輝煌的成就,居民基本生產生活用電需求得到滿足。但在新發展時期,我國將朝著更加均衡、更加富裕、更加和諧的目標快速前進,電力作為重要支撐點目前在效率和能力還與期望目標存在差距。因此電力行業一直以來不斷的改革發展,其目標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活發展動能,借助市場力量不斷提升電力供需兩端的效率。對于電力經營企業而言,市場的開放迎來了更多的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日益加劇的競爭。原本僅生產和調配的業務運作模式,逐漸向市場拓展和運營轉移。然后目前大多數電力企業的營銷管理還與市場化要求存在較大差距。

1電力行業改革的時代背景

電力行業改革是國家供給側改革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其背景在于新的發展時期,電力需求變化和電力供給體系之間的矛盾已經阻礙了國家和社會的升級發展。電力需求的重大變化包括電力消費動能轉化、電力需求層次提升以及增速放緩三個方面。首先電力消費的主體從第二產業轉為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消費。由于工業化和城市化達到一定水平后,基礎設置建設、低端制造業用電的規模和比重區域穩定,增長速度快速下降。為高科技領域如信息通訊、高端制造等領域的電力消費量快速增長。而居民生活中用電設施的增多以及用電改善生活的需求豐富,體現為用電量的快速增長。其次,居民生產生活用電從原先的“用得上”電,到“用得起”、“用得舒適”,用戶希望并有能力在各個方面都借助電力來提升生產效率,改善生活品質,因此居民電力消費需求對電力供應的品質要求更高。此外,由于國家和社會整體發展從規模的快速膨脹轉為品質化發展,產業用電需求增速放緩,但在長期在需求動能轉化以及電力消費升級后,需求仍然能夠保持中長期的較高速增長。

在電力供給方面,電力的結構性過剩造成了資源的限制和浪費,結構性不足導致部分農村及偏遠地區難以獲得電力供應保障。一方面簡稱的傳統電力生產設施與新能源電力蔓延發展,與需求短期內的放緩不匹配和不協調,煤電等裝機富余但無法靈活調整,送配電端能力利用率低。另一方面我國仍然有大片區域處于用不上電或電力供給不足的狀態,由于電力資源的跨區域配置能力較低,難以地欠發展地域形成及時高效的攻擊輸送。此外,在行業發展體制和管理方面,計劃和市場雙軌運行、電力國企寡頭壟斷、行政干預凌駕于市場客觀規律等清償還較為普遍。市場分割嚴重,導致資源無法跨區域流動,競爭不充分。價格作為調節供需的工具無法發揮應用的作用。對于客戶而言,電力服務沒有標準、沒有比較、沒有選擇權,用電的需求無法得到釋放,訴求和反饋得不到回應。對于行業發展而言,缺乏競爭和危機感則禁錮了發展的步伐,不僅行業自身無法及時應用新的技術和模式,而且阻礙國家和社會升級發展。

2電力營銷管理現狀

由于我國電力行業長期處于國有企業控制下的計劃體制下運行,電力從生產到最終供給市場,都受到行政管理和國有企業經營模式的約束。各個環節的電力企業的業務運作聚焦于生產和調配、基礎設施維護等方面,對于市場的拓展、分析和維護不僅缺乏意識,也缺乏相應的流程、工具和團隊。

第一是電力營銷理念薄弱。在市場改革之前,電力供給來源電廠和電網公司主要由五大發電集團,包括華電、國電、大唐、華能、中電投,以及國家電網及南方電網兩大電網公司。此外還有國投、華潤、中廣核、國華以及升級的電力集團公司。這些電力企業對全國電力市場進行了切割,形成了區域性的電力供給壟斷。電廠和電網的分離,實質上沒有完全實現獨立,兩者之間的關系緊密,從市場化角度看并沒有實現有效競爭。此外,在售電市場開放之前,電力營銷主要由電網和電廠企業自行控制。由于區域性的壟斷,對于當地消費者而言,電力供給者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因為帶電廠和電網企業根本不需要對電力營銷做過多的投入,只要做好電力消費終端的部署和維護,以及日常電力調配及電費收取即可。也就是說除非電力設施出現問題,電力消費者除了在賬戶管理以及繳納電費時會與電網、電廠產生交集外,平時不會與之產生互動的。電廠或電網企業的管理者和普通員工普遍缺乏營銷和客戶服務理念也就不難理解了。

第二是缺乏規范服務標準和服務流程。電力市場化改革加劇了競爭,賦予了消費者一定的選擇權,市場份額也不再是鐵板一塊,因此傳統電力企業不得開始關注營銷管理,關注消費者需求。然而由于長期缺乏營銷意識和競爭壓迫,大多數電力企業缺乏規范的服務標準和服務流程,對于如何研究市場,如何分析消費者需求,并建立適應的服務體系一無所知。特別是對電力市場未來發展趨勢的把握上,如何理解電廠、電網以及售電企業之間的競合關系,缺乏科學的規劃和指導。

第三是業務團隊營銷能力不足。電力行業長期壟斷格局導致了組織平均能力的下降,缺乏技術和服務含量,但又福利較好的工作崗位,被大量關系人員占據,業務人員的技能和素質水平較低。更不用說在創新和改進方面是否有角明顯的發展,與信息網絡技術、物聯網技術相比在電力企業的營銷管理中應用緩慢。

3電力營銷管理的趨勢分析

電力行業改革發展趨勢下,市場參與者的格局必然是電廠和售電參與者數量適當增長,電網由具備區域調配能力的幾家巨頭控制。電網企業作為輸送的平臺,啟動通道的作用,而不同的電力企業根據自身資源和生產技術優勢,借助跨區域電網,可以實現全區域的電力調配和營銷。而售電側企業則更加豐富,不僅可以采購來自不同區域電廠的電力,并能夠在不同區域間進行電力銷售。電力營銷管理發展趨勢表現為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價格和服務服務品質是營銷成敗的關鍵。供給側競爭化不僅推動電力資源的充分調動和分配,結構性供給不均衡得到改善,各區域電力供給和消費不再受到供給規模的強約束,因此電價對于供需的調節能力得到體現。同時由于消費者具有選擇能力,電力品質及服務水平成為消費者取舍的關鍵指標,特別是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用電解決方案的電力企業,更能夠留住用戶。

二是電力營銷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碎片化和流動的市場,單純依靠人力無法支撐巨量的管理活動,建立系統化和互動式的營銷管理平臺不可缺少,尤其是對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應加快進程。依托信息通訊網絡、智能電力終端以及大數據平臺,將所有的電力供給、輸配及消費活動電子化和信號化,實現自動感知、分析計算和反饋。

三是建立標準化的營銷管理動作和服務標準。電力作為基礎資源,隨著用電設施與用戶生活生產更加深入融合,消費體驗感知不斷加強,例如電動汽車和便攜智能終端的電力供應服務對消費者的生產生活體驗影響十分明顯。電力營銷管理必須建立的營銷管理流程和服務規范,即不僅要保障消費者電力能夠及時獲得電力供應,還需要實現無空間、無時間差別的標準化營銷和消費服務。

參考文獻

[1]白楊,李昂,夏清.新形勢下電力市場營銷模式與新型電價體系[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6,(02).

[2]臧寧寧.電力體制改革下售電公司如何搭建市場營銷體系[J].中國能源,2016,(04).

[3]高麗玲,伍家潔,王朗珠,馬飛.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下電力營銷人員的模塊化培訓方案[J].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02).

[4]李琴.大數據背景下的電力營銷管理創新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18,(04).

[5]榮光.分析電力市場條件下供電企業電力營銷管理對策[J].建材與裝飾,2017,(02).

作者:潘紹立 梁經緯 單位: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臺州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