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林場管理創新探討

時間:2022-09-29 09:36:57

導語:國有林場管理創新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有林場管理創新探討

摘要:一個組織發展壯大的根基就是管理創新,組織管理者必須從觀念上、制度上勇于改革,探索出一條適合組織發展規律與特點的管理創新體系。國有林場受傳統經濟體制的影響,經營管理比較粗放,在現階段市場經濟環境中這種管理模式的滯后性與不適應性越來越突出,國有林場出現虧損的現象屢見不鮮,甚至背負了沉重的債務,與林業發展的現實情況嚴重不符。文章就分析了國有林場管理現存的諸多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以為國有林場的管理創新提供淺見。

關鍵詞:國有林場;管理創新;體制改革

在我國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國有林場一直處于重要的地位,其為我國的生態環境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隨著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國有林場的經營管理模式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再加之林業生產具有周期長、投入大的特點等,這些現狀嚴重影響了國有林場自身乃至我國整個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創新國有林場的管理體制勢在必行。

一、國有林場管理存在的問題

具體而言,我國國有林場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影響基礎設施的建設。現階段很多林場辦公設施還十分簡陋,尤其是在計算機信息技術發展已經非常成熟的今天,很多林場辦公室還沒有聯通網絡;并且林地與外界聯系的道路系統還非常原始,甚至沒有真正的柏油公路。這些問題均是國有林場資金投入不足的表現,直接影響到林場的日常運營。其次,體制性矛盾突出。國有林場屬于事業性單位,國家政策扶持是保證其正常運轉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現有國有林場管理體制不完善,很多扶持政策無法有效落實,且相比其它事業單位,林場職工的薪資福利也相對較低,直接影響到林場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最后,人力資源管理存在問題。很多林場由于條件差、薪資福利低,又缺乏完善的人才引進機制,因此無法吸引高素質的人才,導致人員老齡化現象嚴重,甚至出現人才斷層。并且林場職工整體文化素質偏低,技術力量薄弱,很多職工不僅缺乏必要的專業性知識,且思想觀念也比較陳舊,與市場經濟環境發展不相符。

二、國有林場管理創新策略

針對國有林場管理存在的問題,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創新,以更好的適應林業產業的發展:

(一)擴大資金來源,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

首先,可適當減免國有林場的稅費負擔。可以參照農業稅收繳國有林場的稅費,取消上繳基數,對育林基金的征收、管理及應用予以規范;各級主管部門不得以各種名義任意占用、轉讓林場土地、森林資源及其它資產等。其次,加強國有林場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在當地經濟發展及社會發展整體規劃中要納入國有林場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比如在“村村通”建設項目中,不能忽略國有林場的公路建設、通電通訊建設,并從財政撥款中設置一定的資金用于基礎設施的維護與職工的福利保障。最后,擴大資金來源。一方面可以利用國有林場自身的資源優勢招商引資,吸引經濟實力雄厚的投資者進行投資,結合投資者的經營經驗及開發渠道,共同促進林業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鼓勵職工進行內部集資,將林場的發展與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結合起來,激發職工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實現個人與集體的共贏。

(二)調整國有林場的產業結構

首先,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將地貌氣候、水文土壤等立地條件不良的林分劃分成公益林,這部分林木生存環境惡劣,毀地后難以恢復,會對生態環境造成較大影響,可由財政部門專門撥款用于這類林分的日常管理及維護。其次,要堅持市場化的主導發展方向,形成一個“權、責、利”協調統一的管理體制。林業產品實行分類經營,在堅持林木銷售為主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副業,比如森林生態旅游事業、培育商品苗木、種植及加工藥品等,并引進先進的林業技術,開發森林碳匯、花卉營養土等項目,積極引進高檔綠化苗木,形成一套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經營模式。最后,因地制宜的創建多層次、多功能、多成分的林業生產結構,以生態經濟學發展規律為基礎,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豐富林業生產結構。比如發展綜合化、多品種、多層次的林業產品,發展森林結合藥材或森林結合蔬菜的產業模式,基于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遵循“封造結合”、“以封為主”的原則,不斷提高林場自身的經濟效益及生態效益。

(三)創新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首先要對國有林場現有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進行改革,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上采取公開招聘制度,利用豐厚的薪資福利及良好的個人發展規劃吸引高質量的人才。可以與林業專業高校相結合,招收高校優秀畢業生,改善職工隊伍老齡化與人才斷層的問題。針對內部員工則要將業績及業務能力作為選拔干部的考核依據,真正做到才盡其用。其次,采用多種方式解決林場富余職工的問題,一方面可通過內部協商、簽訂協議等方式與富余職工解除勞動關系,另一方面可以向富余職工租賃轉讓林地及森林資源,利用林地及森林資源開發新的項目,形成新的經濟實體,為富余職工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最后,在主要領導的選拔與任用方面,可先由上級組織進行提名,再由全體職工選舉產生,以提高領導任用的民主性。針地上任的領導要實行目標責任制聘任制度,以提高其工作積極性。領導任滿后再通過民主評測的方法對其工作績效進行考核,最后決定其是否可繼續留任。

三、結語

總之,在建設生態文明的背景下,國有林場不僅迎來了難得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國有林場要不斷創新自身的管理體制,調整經營結構,加強人力資源的建設,才能更好的適應新的經濟環境,從而實現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肖小丁 單位:湖南省洞口縣月溪國有林場

參考文獻:

[1]閔祥宏,邱鴻權,朱士利,等.臨沂市國有林場改革對策淺談[J].中國農業信息,2014,11(15):137-139.

[2]余運模,胡瓊,楊五一等.國有林場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措施--以興山縣國有龍門河林場為例[J].現代農業科技,2013(24):21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