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圖書館管理創新分析

時間:2022-06-05 04:19:46

導語:數字時代圖書館管理創新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字時代圖書館管理創新分析

摘要:如今,我們已處于數字時代,為此,高校圖書館就應順應時展,轉變管理理念,以服務讀者為導向,深化內部工作體制變革,實現預期發展目標。本文主要論述了創新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實際意義,分析了管理工作存在的各類問題,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改進策略,旨在加快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進程,提升綜合管理水平。

關鍵詞:數字化;圖書館;管理模式;改進策略

進入數字時代,互聯網的優化以及網絡技術的擴展和應用,為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帶來了機遇,也為圖書館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從高效圖書館管理的現狀來看,我們仍然知道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為此,各高校應客觀認知圖書館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以滿足新時期發展需求。

一、數字化時代圖書館管理中存在的各類問題

(一)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落后。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對高校圖書館的發展造成了影響,且對于圖書館的內部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要求。在這樣的大環境背景下,圖書館管理工作存在的各類問題逐步凸顯。傳統圖書形式受到電子圖書的強有力沖擊,且移動閱讀智能設備的推廣普及也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制約,能夠最大限度滿足公眾的多元化需求。這種變化趨勢于公眾是極其有益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圖書館管理工作模式造成了極大的沖擊。現階段,選擇進入圖書館閱覽圖書的人數逐步銳減,為適應這樣的變化趨勢,圖書館需要由傳統模式過渡到數字化模式,這就導致轉型過程出現管理模式接軌問題,阻礙了圖書館的正常運轉。(二)高校圖書館綜合發展受限。專業人才的引進對高校圖書館轉變管理模式產生了巨大的壓力,同時也植入了新的管理理念。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弊端集中體現在如下幾方面:其一,自主用人受限;其二,管理層對圖書館的客觀認知程度,以及對圖書館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直接決定了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水平;其三,吃大鍋飯的現象很普遍,這大大削弱了基層管理者的積極性;其四,高校圖書館盲目重視平衡關系,缺乏完善的競爭機制,不能充分挖掘人力資源的潛力?,F在在整個圖書館管理結構中,接受過西方高等教育的人員數量占比不斷提升,由于其長期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過度注重體現自我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圖書館管理工作秩序,為內部體制深化變革構成了阻礙。(三)讀者的文化需求方式發生轉變。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文明的進步,讀者的信息意識逐步增強,其進入圖書館不單純是消遣閱讀,更多時候是以學習為目的查詢信息。為此,高校圖書館應以讀者的需求為導向,突破低層次的借還方式,加大導讀與信息服務投入??陀^來說,要切實滿足多元化的信息服務并不是輕而易舉的,應當以管理工作為切入點,強化信息員的采集、整合與加工,且依托現代信息技術轉變服務模式,打造一支專業水平高、綜合素質過硬的管理團隊。由此可見,讀者的需求是推動圖書館管理體制深化變革的核心動力。

二、基于數字化時代,創新圖書館管理模式的積極意義

(一)保護圖書館資源,充分發揮利用價值。當下,規模較大的地方圖書館或高校圖書館,不僅擁有豐富的圖書資源,還有極具歷史價值的檔案資料。通過人工干預的方式管理這些珍貴的歷史檔案資料,存在極大的難度,且綜合管理效果不夠理想?;跀底謺r代的背景,依靠信息技術掃描檔案,可以通過電子信息呈現文本,提高處理效率。采取信息化處理模式,不僅為讀者借閱資料提供便利,也可以實現備份保存,以防霉變、火災導致紙質資料受損。(二)為讀者借閱資料提供便利。在傳統圖書館管理模式下,由于受到場地條件、基礎設施及人力資源等諸多客觀因素的制約,這使得開放時間存在極大的局限性,讀者借閱資料受限。而加快圖書館數字化、信息化管理建設進程,可實現二十四小時對外開放,突破時間限制,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需求。再者,基于館內藏書數量有限,圖書館會嚴格控制書籍借閱數量與時間。依托數字化管理模式,可以為讀者借閱書籍或資料提供極大的便利。另外,數字化管理模式也可以突破借還書籍的地點限制,最大限度的優化服務。

三、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創新管理模式的可行性策略

基于數字化時代背景,高校圖書館需樹立數字化管理理念,制定圖書館戰略發展規劃,明確服務對象定位,進而建立健全內部管理機制,加大基層員工培訓工作投入力度,最終提供綜合性、人性化服務,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需求。(一)樹立數字化管理理念。在數字時代的背景下,圖書館管理者應堅持與時俱進的基本原則,建立數字化管理理念。首先,積極開展數字化管理模式宣傳工作,加深對基層管理者對數字技術應用的正確認識;二是加強管理人員培訓,增強數字化管理意識;最后,圖書館應定期開展管理培訓,確保人員快速掌握數字技術,提高管理技能,增強專業性??偠灾瑯淞底只芾砝砟钍切聲r期背景下提升圖書館管理水平的必要前提。(二)制定圖書館戰略發展規劃,明確圖書館服務對象定位。制定戰略計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根本保證。同時,制定、實施和控制戰略規劃是解決圖書館戰略危機的關鍵措施。圖書館管理需要準確定位自己的發展形象,全面分析圖書館發展環境,明確服務目標,制定實際可行的發展戰略。基于數字化時代,制定圖書館發展戰略,需綜合考量信息化技術對圖書館發展的深遠影響。通過深入探究技術環境,制定戰略目標,并全方位動態控制戰略實施過程,確保戰略執行達到預期效果。1.建立健全圖書館管理工作機制。當下,傳統圖書館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新時期背景下圖書館的發展需求。為此,圖書館應推動內部體制深化變革,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除現有圖書館工作人員,還要引進掌握計算機技術的高素質人才,優化崗位分配,確保其在網絡端管理方面發揮實際優勢價值;再者,圖書館應結合自身發展情況,設立監理監察崗位,在對圖書館工作人員進行定期檢查的基礎上,全方位把控圖書館的運營狀況,及時發現運營環節存在的各類問題,并提出有針對性、有策略性的措施,促進圖書館的正常運營。與此同時,圖書館還需積極鼓勵基層工作人員創新工作模式,優化服務手段,以讀者的需求為導向,營造優質的圖書館環境。2.加大對基層員工培訓工作的投入。目前,盡管部分高校圖書館已逐步過渡到數字化管理方向,但各項基礎服務水平仍無法達到預期水平。為此,圖書館應積極開展管理人員培訓工作,從根本上提升綜合管理水平,改善服務品質。如今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老齡化嚴重,自主學習意識淡薄,且信息化技術掌控能力偏弱。為此,圖書館應創新員工培訓模式,調動員工參與培訓的主觀能動性,以提升計算機技術掌控能力為重點,確保其熟練掌握智能終端設備,為讀者提供優質的服務。3.提供綜合性圖書館服務,體現人性化特征。在新時代背景下,一些高校圖書館對數字化管理模式的綜合應用有了偏差,盲目跟風擴大數字圖書館的使用范圍,缺乏對傳統圖書館運營模式維護的應有重視。由于圖書館具有開放性特征,因此,部分年齡偏小或偏大的讀者不具備獨立操控計算機設備的能力,單純依靠數字化建設的圖書館無法為此類人群提供特異性服務。對此,圖書館應當提供綜合性服務。首先,高校圖書館要兼顧數字化管理系統建設與傳統運維模式的維護工作,提升專業服務水平,為技術掌控能力偏弱的人群提供優質服務,體現圖書館服務的人性化與均衡化;其次,加大高校圖書館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配置一定數量的計算機設備,拓寬網絡覆蓋范圍;最后,指派專業人員對年齡較大、技術掌控能力不足的讀者提供服務,讓其充分享受到數字化管理體系的便捷性與優越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數字化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化技術逐漸擴展并應用于社會生產和日常生活的諸多領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高校圖書館管理過程中,高效整合應用數字化技術,可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節省管理時間,進而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需求,為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黃歡.論現代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人本化[J].科技風,2018,336(4):214.

[2]楊濤.網絡化圖書館管理員的必備素質和提升途徑[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4):18-19.

[3]黃尤精.創新公共圖書館管理技術提升社會服務能力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8(4):24-25.

作者:劉佳潤 單位:寧夏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