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無公害生產栽培管理研究

時間:2022-08-25 08:52:43

導語:紅棗無公害生產栽培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紅棗無公害生產栽培管理研究

【摘要】新疆鄯善縣具備種植紅棗的獨特自然生態條件,紅棗的產量高且品質良好。為不斷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已經成功創建了健全的紅棗栽培管理技術機制,并在紅棗種植中科學合理地采用無公害生產栽培管理措施,以不斷優化紅棗種植質量。

【關鍵詞】紅棗;無公害生產;栽培管理;措施;研究

目前階段,新疆鄯善縣農業產業結構實現全面調整,并逐漸構建了紅棗生產與精深加工的特色產業鏈,為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必要保障。當前,新疆鄯善縣的紅棗區域化種植效果理想,品種布局相對合理,且機械化程度明顯提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紅棗種植的產量與品質。由此可見,深入研究并分析紅棗無公害生產栽培管理措施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科學引進紅棗種子與種苗

新疆鄯善縣主要的棗樹品種就是灰棗與駿棗,且育苗材料主要是由內地所引進的酸棗仁,并選擇在春季開展大田直播[1]。于第二年春季,將主栽品種嫁接并接穗,在培育與嫁接的過程中,有效避免了苗木的移栽與定植等環節,所以成園速度快且產量可觀。1.1優良品種的選擇。在選擇紅棗品種的時候,應以充實、勻稱、飽滿且沒有病蟲害的酸棗種子為主。在人工粒選的基礎上,將干癟、破碎以及發生霉變的種仁剔除,并選擇春季展開機械化的覆膜播種工作。1.2穗條純度與質量的把控。對于品種的接穗采集,應強調穗條純度以及質量把控的重要作用,以免出現品種混雜的情況。與此同時,還要盡可能規避在異地引進實生苗,適當加大苗木的調運以及產地檢疫工作的力度。1.3優良品種單株的選用。紅棗品種對于肥水條件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旦缺水或者是缺肥,將對紅棗種植的產量與品質產生不利的影響。以灰棗為例,在栽培過程中則注重制干,因此要在9-10月份進行采收[2]。要求選擇具有良好肥水條件且棗樹長勢良好的棗園,合理組織專業工作人員鑒定品種與品質,并將皮薄肉厚、果實飽滿、沒有裂口且果肉糖分含量高的棗樹選擇成采穗樹。

2棗樹病蟲害防治措施

在棗樹種植過程中,應遵循預防為主與綜合防治基本方針,以不斷增強病蟲害預測預報的能力,構建綜合防控技術機制。2.1田園深度清潔。在收獲紅棗以后,要對田園進行及時清潔處理。一般與休眠期棗樹的修剪工作相結合,對帶蟲枝、雜草、落葉以及病枯枝等進行系統清理。完成清理后,需帶出田外進行銷毀,隨后要施用必要的肥料,對樹盤進行深翻處理,以保證越冬蟲卵被消滅。2.2水肥結合管理。在棗樹種植過程中,更提倡連片種植,為棗園管理工作開展提供便利,進一步優化綜合防治措施到位性及合理性。在灌水方面,則選用設施滴灌的方式,保證肥隨水走。這樣一來,即可有效地降低病蟲害發生幾率。2.3蟲卵要及時抹去。針對成品園內的棗樹,應在主干與主枝基部涂白處理。另外,可以在距離樹干基部10厘米的位置,將粘蟲膠涂抹其上,如果有必要,則需選用人工刮樹皮的方式,盡可能減少蟲卵的基數,以免出現嚴重的病蟲害[3]。2.4化學農藥的適度使用。在種植棗樹過程中,應盡可能減少對化學農藥的使用次數,而是要結合新疆鄯善縣蟲情測報信息以及發生蟲害的基本規律,科學合理地選擇毒性低且高效的有機農藥,對棗園內部的生態環境加以保護。此外,也可以對害蟲天敵加以利用,實現以益控害的目標。在化學防治方面,要遵循國家對農藥安全使用的標準要求以及安全合理使用農藥的基本準則規定,合理確定農藥的使用劑量、時間、次數以及具體方法,以免紅棗產品當中所含農藥殘留與國際規定標準不吻合。需要注意的是,應嚴格避免大量且反復地使用化學藥物,同樣不允許運用激素類的化學藥劑,以免對棗樹健康生長產生不利的影響。

3園畜結合與配方施肥

3.1棗園行間牧草種植。將牧草種植于幼齡棗園的行間,可以是紫花苜蓿。這樣一來,即可為牲畜提供高質量的飼草,而且降低了地面蒸發,對雜草的生長加以抑制,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生物種群數量的豐富化,水分含蓄效果明顯。3.2有機肥源的施用。有機結合紅棗種植和畜牧養殖業的發展,在全面建設有機肥加工生產項目與大型沼氣工程項目的基礎上,為棗園提供必要的肥料[4]。3.3配方施肥要科學。棗樹在各生長階段均要保證配方施肥的科學性,且有機肥為主要肥料,化肥作為輔助肥料。另外,以基肥為主,并輔以追肥。在整個過程中,需將植物生長調節劑與微量元素肥噴施于葉面,以達到病蟲害防治的效果。在病蟲害防治與配方施肥的有效結合,即可保證棗樹在生長過程中獲取充足的營養且供給平衡,進一步實現紅棗產量的增加,使紅棗的品質得到改善。但不允許選擇與國家有機食品標準不吻合的無機肥,同樣也不允許使用未經無害化處理的人畜糞尿等,對鉻、汞、鉛、鎘以及砷等有害元素的侵害予以嚴格控制。可充分利用生物技術,對棗樹微量元素肥的模式進行深入探索,以保證所生產的紅棗產品更具保健功能,實現紅棗產業鏈的有效延伸,實現棗產品科技含量的不斷提高,塑造良好的紅棗品牌形象[5]。

4開展花期放蜂授粉工作

在棗樹種植期間,最重要的傳粉媒介就是密封,而且棗樹的花期長,所以選擇棗園花期的時候放蜂,可以使實際的授粉率不斷提升,結實率也隨之增加。另外,可大力發展優質棗花蜜,為新疆鄯善縣的經濟發展提供必要保障。

5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疆鄯善縣在棗樹種植中取得理想的成效,對當地的經濟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為此,在后期種植工作中,仍需強調紅棗的無公害生長栽培重要性,結合當地自然與種植條件,科學合理地選用相應的栽培管理措施,確保紅棗的產量與品質,逐漸拓展紅棗產業鏈,擴大棗樹種植規模,為新疆鄯善縣棗樹種植產業全面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王麗,曹拴柱.南疆地區紅棗無公害生產栽培管理措施[J].新疆農墾科技,2015,38(8):19-20.

[2]王海瀾.新疆紅棗栽培專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分析[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6(8):192-193.

[3]王永斌.紅棗標準化管理技術措施[J].河南農業,2018(35):21-22.

[4]師穎,馬利平,朱九生等.山西紅棗生產現狀及質量安全管控建議[J].山西農業科學,2016,44(6):864-866.

作者:朱艷雪 王菁 單位:新疆鄯善縣林業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