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管理體制論文

時間:2022-05-28 04:02:52

導語:高校思政教育管理體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思政教育管理體制論文

一、當前高校思政教育管理體制現狀

1.規范化管理工作機制的缺乏

思政教育實施與人的發展休戚相關,在潛移默化的教育模式實施過程中思政教育的實踐性特征方能得到體現。從思政教育實施的具體形式及意義出發,其目標培養和人才成長過程中的影響依賴于思政教育管理規范化的實施。由于計劃實施與規劃組織的缺乏,高校的人才培養規劃在管理工作機制建設方面相對缺乏,教學過程中對于思想教學的組織不夠嚴謹,這對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顯然極為不利。除此之外,學生工作的開展也缺少長期性的規劃與階段性實施計劃,不夠健全的規章制度加之人員配置不夠齊全,這些都使得思政教育管理的管理目標難以在實施過程中得到體現,文字檔案記錄較為混亂。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從思政教育管理的規范性出發,切實提高教育管理體制實施的針對性。

2.現有的思政教育管理體制制約了創新人才的培養

首先,現有的思政教育管理體制忽視了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分級管理體制的實施通過層級管理的方式實施人才培養計劃,德育為先的原則確是統一了學生的行為規范,然而在創造力培養方面卻難以體現。其次,教育管理體制分工不夠明確,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分離了院校之間的關系,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管理本質上過于偏離。最后,人權與事權的相互分離降低了教育管理的實施效率,管理者僅僅能夠依據現有規章制度來對事情進行管理,忽視了其中人文管理內涵的體現,這顯然不利于思政教育管理體制的革新。

二、高校思政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創新

1.持久有效管理機制的建立

規范化管理在高校思政教育管理體制建設中的體現應當從體制創新和教學管理機制改革兩個方面入手,通過提高管理機制的有效性與持久性突出動態開放、教學互動與監督管理在運行機制中滲透的必要性。這一過程中除了需要明確黨政領導的工作職責外,齊抓共管也是統一的領導所要落實的內容,在總責制度指導下體現網狀體系的實施優勢,提高人員在教學管理中的參與積極性,在互相監督中促進優勢互補與密切合作。全新管理體制的形成還需要從人力和物力等方面出發,保證機制建設的有效性,通過規范化管理工作的開展確保管理工作對學生綜合素質拓展的重要推動意義,這對于高校思政教育實施質量也是重要的保障。此外,教學質量的提高還依賴于教學管理工作體制的有序建立,從思政教育工作的計劃性、職業化及制度化等方面保證教育管理體制的實施效果。

2.雙向分流輔導員機制的構建

隨著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不斷擴大,輔導員自身的素質與崗位工作之間的矛盾越發突出,這無疑阻礙了思政教育管理的有效開展。教研與思政雙向分流輔導員機制的構建明確了對高校輔導員的任用與選拔機制,更加重視對輔導員自身的政治素質的衡量與考察,輔導員除了需要具備較高的教學科研水平之外,其自身的政治素養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方面。通過對輔導員教學科研工作量化考核標準的降低突出分流渠道在推動輔導員教學管理工作實施中的必要性,這同樣是高校思政教育管理體制創新不容忽視的環節之一。

3.思政教育實施規章制度的健全與完善

作為高校思政教育手段實施的重要保障,規章制度是否做到條理清楚和體系完善對于教育管理體制的實施有重要影響,是工作順利開展的必要前提,關于思政教育實施規章制度的健全與完善可從兩個方面加以概括:其一,針對當前高校學生思政工作中的專兼職人員位置顛倒和比例分配不當的問題應當及時予以改善,從職業化及專業化方面提高隊伍建設的有效性。其二,通過科學化思政教育學習計劃的制定輔助教育管理體制的實施,這就突出了思政教育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之間的關系,從職業技能、氣質心理等方面體現出與教學之間的聯系。我們需要區別思政教育與其他學科相比在教育管理體制建設方面的共性和個性,同時也需要從目的性、階段性及層次性等角度來對其體制構建進行研究,明確其中的學習期教育和就業期教育之間的關聯。具體到教學方式方面,可從自我學習型教育、生活教育和課堂教育等方面突出教育管理體制的各個實施階段,從教學計劃的完備性以輔助思政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

作者:王尚民單位: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