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運行模式探討

時間:2022-02-03 10:26:58

導語: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運行模式探討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運行模式探討

摘要: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對于國家整體水平的提升是至關重要的。為了促進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近幾年,我國不斷完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努力協(xié)調好社會與學校的關系,使得教育工作不僅僅是一種國家只能,而是國家和相關教育機構共同作用的結果,通過國家管理和學校等教育機構的相互協(xié)調,共同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確保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為我國人才的培養(yǎng)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礎。

關鍵詞:教育事業(yè);教育水平;管理體制;基礎

教育理論對教育行政管理體制的運行有著很深的影響。依照教育理論的指導,我國不斷完善教育體制,將教育的所有權和經營權進行分離、提高管理者的素質水平,并且,不斷完善教育理論,確保教學理論能夠更好的對教學工作進行指導。

一、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運行模式的具體含義

(一)教育行政的含義

對于行政的看法大家的理解各不相同,這就導致對教育行政的看法也存在一定的差異。狹義上的“行政管理”主體是政府機構,然而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社會組織管理模式多樣化,行政管理的范圍進一步拓寬、對象不斷增加,企事業(yè)單位也逐漸構建了完善的行政管理體制運行模式。高校教育行政泛指教育管理部門及高校內部形成的教育管理工作規(guī)章制度、體系內容、行為方法等。本質上說,教育行政仍然屬于國家行政的范疇,因此客觀上必然存在引導高校行政職能的上級部門。

(二)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的含義

簡單地說,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就是高等內部為開展教育工作而進行的的行政機關設置、權限劃分、職能運行等。教育作為國家的一項基礎事業(yè),需要和經濟、文化、政治等發(fā)展相平衡,因此在不同國家和地區(qū)對高校教育行政管理體制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異。根據(jù)國情、政體的區(qū)別,大致可以劃分為中央集權制、地方分權制、中央與地方共同管制三種管理體制。就目前而言,我國實行的是將中央集權體制與地方分權體制相結合的中央和省兩極管理的體制,這種體制集合了中央集權體制與地方分權體制的的特色和優(yōu)點,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需要。

二、教育管理理論及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運行模式分析

教育管理理論的不斷完善對教育行政管理體制有很大促進作用,但同時又發(fā)揮了豐富作用,將其促成為一個復雜的體系。這一體系存在于社會之中,因此,受到社會各個方面的影響和制約,其教育系統(tǒng)內部聯(lián)系也是十分復雜的。教育管理學主要從研究實際出發(fā),確保社會環(huán)境和教育理念之間的和諧關系以及教育內部的相關事務,以保證教學工作的高質量和高效率,為社會的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更優(yōu)秀的人才。教育管理理論體系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教育事業(yè)的管理、學校和其他教育組織的管理、教育人員的自我管理。研究好這三個部分對我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運行模式的完善和發(fā)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將教育的所有權和經營權進行分離

市場經濟下高校的功利性、逐利性越發(fā)明顯,但教育的本質不是事先市場經濟回報的最大化,而是滿足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隨著越來越多非公資本、市場資本、民間資本進入教育領域,就必須實現(xiàn)高校教育內的經營權、所有權相對分離,避免市場經濟行為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干擾,這也是高校行政體制建立的一個核心。我國高校教育的主導者依然是政府,政府辦學體制基本與公有制意思相近,在公有制的基礎上逐步開展民辦學校,將教育的所有權和經營權進行分離。政府只能進行政策指導和監(jiān)督,對于具體的管理和操作由學校或者相關教育機構去完成。關于教育中涉及的其他有關內容比如教研、進修、咨詢等等都可以與政府分離,由相關機構自行組織完成。

(二)學校管理者的觀念是教育行政管理體制運行模式建立的基礎

學校管理者對高校教育行政模式構建發(fā)揮著決定性作用,現(xiàn)階段,管理職權與行政職權之間的相互交叉,導致管理層擁有絕大多數(shù)資源分配權限,而所謂高校行政體制的構建水平,正是由學校管理者觀念下導致資源分配結構形成的。一方面,學校管理者必須獨斷提高對學校的管理影響,另一方面,又要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首先要得到被管理者的信任和認可。這就需要學校中的行政管理部門及政府部門等,要采取積極措施提升自己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促使自己以后更好的完成管理工作。在教育管理理念之中,每一位管理者的觀念以及其觀念的影響范圍、影響程度都是各不相同的,作為管理者,要擴大自己在群體中的影響力就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合理運用自己的權利,同時,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更好的完成教育管理工作。

(三)教育管理理論對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運行模式有一定的優(yōu)化作用

學校作為辦學的實體,其教育工作的開展受政府相關教育部門的管轄,學校的管理就是貫徹和落實教育部門的政策和規(guī)定,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校的學生健康學習、有序生活,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教育管理理論對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運行模式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學校與社區(qū)的關系、學校教育資源的配置及學校文化與管理機制等方面。對于學校和社區(qū)的研究表明,每個學校都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之中成長,社會環(huán)境為學校的發(fā)展提供了機遇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學校在面對社會環(huán)境中存在的問題的時候要積極克服、迎難而上,在逆境中做好對學校的管理,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進行和人才的健康發(fā)展。

三、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在日趨完善,同時,管理者的水平及相關的教育管理理論也在不斷提升和完善,這些都大大促進了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進步,使得社會與學校的教育機構能夠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為我國優(yōu)秀人才的培養(yǎng)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胡曉晨 單位:成都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許晶,李思林.淺論我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的運行模式[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5,(06).

[2]李思林.我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的運行模式[J].中國市場,2015,(38).

[3]谷陳.我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的運行機制轉變[J].西部素質教育,2015,(15).

[4]侯光明.教育市場化趨勢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J].中國地質教育,2006,(01).

[5]張婧,蘆珊.論我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運行模式的構建[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