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營管理體制如何創新
時間:2022-07-14 10:20:09
導語:農業經營管理體制如何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016年總書記在黑龍江省考察時指出“要發揚北大荒精神,加強墾地合作,增強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能力”。本文闡述了北大荒集團以建設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為抓手,先后成立了北安、牡丹江、九三3個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推廣“雙控一服務”模式,創新農業經營管理體制,推進墾區改革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努力形成農業領域航母。
【關鍵詞】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業經營;創新;管理體制
一、建設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推進墾區改革發展
北大荒集團作為國家現代化大農業的排頭兵、國家隊,具有組織化程度高、規模化特征突出、產業體系健全的獨特優勢,始終高度重視農業生產服務體制改革,創新提出“雙控一服務”,以集團下屬農牧企業為主體,堅持“立足墾區、輻射農村”的原則,開展以“農業托管”為主的專業化、社會化服務,充分將小農戶有效吸納到北大荒“供、種、管、收、儲、運、加、銷”全產業鏈中,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黑龍江墾區行政體制改革已全面完成,改革紅利正在釋放,2020年營業總收入1423.32億元,比2019年增長15.38%,實現利潤總額13.14億元,比2019年增長329.41%,糧食總產量430.5億斤。“十四五”期間將積極推進“1213”高質量發展工程體系,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強化國有農(牧)場農業統一經營管理和服務職能,通過建設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建立健全農(牧)場與職工間合理的利益分享和風險共擔機制,為周邊農村和農民提供全程、全產業鏈、全要素保姆式服務,不斷提高統籌層次,建成更加優質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二、建設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加速農業現代化
1.推廣“雙控一服務”模式。“雙控一服務”模式是指以控制農業投入品供應、控制農產品經營為重點,大力發展數字農服。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是承接“雙控一服務”的主體,以提供服務為核心,做小主體、小農戶干不了的事。創新盈利模式,從賣產品向賣服務轉變,從“藥店”向“診所”轉變,從“診所”向“全科醫院”轉變。既為種植戶節省成本,又為企業、分公司、農(牧)場創造效益。截至2021年4月末,統一訂購化肥88.2萬噸,種子10.83萬噸,除草劑996噸,殺菌劑55.6噸,葉面肥14噸,各類農機具500余臺(套);統一糧食銷售407.07萬噸。進一步構建良好墾地關系,主動對接融入地方市場,增加墾區外農業投入品市場份額,墾區外銷售農藥20噸,復合肥和配方肥6.42萬噸。2.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強化了北大荒集團國有農場和相關產業公司“統”的功能,以統一提供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的形式參與土地經營,通過服務的規模化贏得土地的規模經營效益,促進了北大荒集團經營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和產業升級。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實現集團化專業分工,構建起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更大范圍的現代農業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有效降低家庭農場生產風險、市場風險,進一步提高規模化經營水平和勞動生產率。充分發揮北大荒集團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骨干作用,形成以國有經濟為主導,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合作經濟和家庭經濟各展所長、利益共享的“四位一體”現代農業經濟體系。3.提高農業種植效益。發揮集團現代化農業優勢,將先進的栽培模式、秸稈還田免耕、衛星導航播種、分層定量施肥等30余項組裝技術平移到農村,加快推進區域農業種植水平整體提高,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以北安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為例,托管地塊采取合理輪作,選擇與區域積溫相適應的優質品種,采用1.1米大壟雙行栽培模式進行種植,有效避免傳統經驗式種植造成的重茬嚴重、農時滯后、農作物無法安全成熟、農產品品質下降、農藥用量超限等現象。以近五年陽光保險提供的農業產量平均數據為例,墾區玉米綜合技術組裝地塊平均產量為1238斤/畝,農村地塊平均產量為1038斤/畝,平均畝產量高出200斤;墾區大豆綜合技術組裝地塊平均產量為365斤/畝,農村地塊平均產量為300斤/畝,平均畝產量高出65斤。
三、建設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助力鄉村振興
1.推動鄉村振興高速發展。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職工增收是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鄉村全面振興的過程也是全面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過程。要實現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戶增收,就必須走出一家一戶的“小農生產”模式,實現規模化生產經營,北大荒集團通過土地托管、技術環節承包、專業化服務等形式,將千家萬戶的小農戶吸納到北大荒農業生產全產業鏈中來。一方面,圍繞提供種子、化肥、農藥、汽(柴)油等農業投入品集團化運營供給,將分散的、小規模的一家一戶組織在一起,抱團在一起,實現企業化、集團化采購。另一方面,圍繞提供倉儲物流、金融保險、管理咨詢等服務,降低市場風險。同時,借助北大荒營銷渠道掌握資源,提高資源的整合能力,把糧食和農產品集中在一起,形成規模和下游進行談判、公開交易,實現優質優價。2.搭建農業托管服務平臺。北大荒集團所屬的82個農(牧)場有限公司、26個農(牧)場分公司分布在黑龍江省12個地市,與農村毗鄰交叉,既是輻射帶動周邊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示范區,又是促進地方農產品產業鏈延伸的主力軍。堅持市場化主體地位,與佳木斯、雙鴨山、黑河、大慶等地市政府加強戰略合作,所屬分公司、農(牧)場有限公司與屬地縣鄉村政府和自治組織探索共建共享模式,以土地托管為突破點,根據各區域農業生產和農戶需求,因地制宜制定“保姆式”全程托管、“點單式”單環節托管、“套餐式”多環節托管、投入品服務銷售帶動和技術指導服務等模式,實現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規模化經營。由政府組織農戶自愿參與,已與黑河市、齊齊哈市、嫩江市、雞西市所屬8個市縣、156個鄉鎮、273個村屯對接,實施土地農業生產托管項目273.2萬畝,技術指導服務面積26萬畝,涉及帶動農戶5萬余戶。3.提供信息化支撐。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技術,在測土配方帶肥銷售服務、帶藥植保技術服務、帶機具銷售技術服務、耕種防收生產托管服務、種植標準化管理服務、氣象預測和人工影響天氣服務、糧食收儲加銷服務、供應鏈金融服務、種肥藥留樣備查服務、農產品質量檢測服務等方面,根據種植業各環節參與主體的需求,建立對應的數字服務體系,打通信息流、資金流,銜接各市場參與主體,承載各類交易場景,重構和優化各項業務流程,打通供需信息不對等的壁壘,降低供需對接成本,推動形成以數字農服平臺為樞紐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和市場化運營機制,營造完全競爭的市場環境。北大荒集團致力于建設航母級的農業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市場主體,解決供需雙方需求的痛點,打通產業鏈條上的堵點,打造覆蓋產前、產中、產后的農業全產業鏈生產性服務平臺,增強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能力。
作者:吳小軍 單位: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
- 上一篇:敘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績效管理思想在班級管理的應用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