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能源計量管理制度的策略
時間:2022-01-24 11:46:20
導語:完善能源計量管理制度的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國家標準GB17167-2006《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和GB/T20901-2007《石油石化行業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要求》,結合自身的能源計量工作特點及實際情況,按照上述兩項國家標準的要求,建立完善能源計量管理制度。2.1建立完善能源計量管理制度企業的能源計量管理網絡和能源計量管理制度是進行能源計量管理的有效保證,建立公司、分公司(經理部)、班組三級能源計量管理網絡,各網絡點責任落實到人,使企業對能源計量問題做到快速反應、及時處理。同時還建立完善的能源計量管理制度,包括節能管理責任制度、能源質量管理制度、能源統計制度、重點耗能設備管理制度以及能源計量管理機構職責和人員崗位責任制。完善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確保計量配置能滿足生產工藝、質量控制要求,不斷提高能源計量檢測過程的控制水平,加強企業能源計量數據的采集、處理、使用全過程的有效管理,充分發揮能源計量檢測數據在生產經營、成本核算等各項工作中的作用,提高經濟效益。2.2計量人員管理制定能源計量管理人員、能源計量操作人員和能源計量器具維修人員的培訓考核制度,保證計量人員崗位培訓的時間,促進計量管理技術人員業務素質的提高,滿足計量工作的需要。每年制定相應的培訓考核計劃,明確培訓頻次及相關培訓班的規模、內容。培訓有教學大綱、授課內容、培訓記錄、考核成績等,并做好計量人員培訓、考核、證書登記等方面的工作。加強能源計量管理人員、能源計量操作人員和能源計量器具維修人員的培訓考核,確保崗位人員持證率達到100%,證件有效率達100%。積極組織計量管理等相關從業人員參加上級部門安排的業務學習;積極開展各種學術交流活動,學習、借鑒其他企業的新技術、新方法,推動能源計量事業的發展。2.3能源計量器具管理能源計量器具實行分級、分類管理。按照分級管理要求建立能源計量器具檔案,包括:計量器具使用說明書、出廠合格證、最近兩個連續周期的檢定(校準)證書、維修記錄及其它相關信息。建立檔案資料管理制度,由專人負責檔案資料的統一管理,并明確檔案資料的搜集、整理、分類、裝訂、歸檔、查閱、借閱、移交等管理程序。做好資料的防盜、防火、防潮、防丟失等工作。計量標準器具、強檢計量器具、主要測量設備、一級能源計量器具按“一臺一檔”建立檔案資料。收集產品合格證、使用說明書、技術說明書、總裝圖、結構圖、電路圖、歷年檢定合格證、維修保養記錄、檢定規程及各類管理制度等資料,計量標準器具還應有建標或復查申請書、技術報告、履歷書、重復性與穩定性的考核記錄。能源計量器具定期進行檢定(校準)。用能單位按照分級管理要求,制定能源計量器具周期檢定(校準)計劃,計劃明確計量器具名稱、型號規格、測量范圍、準確度等級、檢定(校準)周期、上次檢定(校準)日期、溯源方式等。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其檢定周期、檢定方式應遵照計量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確保其檢定率為100%,新安裝的能源計量器具必須經檢定(校準)合格后方能安裝使用。在用能源計量器具,對照能源計量器一覽表中的編號對其進行標識。2.4能源計量數據管理能源計量數據管理包括能源計量數據的采集、處理和數據分析等內容。計量數據采集以實際計量檢測數據為準,應做到真實、準確、可靠,能如實反映能源活動的過程及其規律的整個工作,能源計量數據記錄采用規范的表格式樣,應便于數據的匯總與分析,并能準確說明被測量與記錄數據之間的轉換方法或關系。另外,企業可根據需要,利用計算機技術實現能源計量數據的網絡化管理,通過技術分析和經濟分析,根據需要按生產周期及時統計并計算各種主要能源的消耗量,從而提出經濟合理的節能措施和管理建議。
二、結束語
建立和完善能源計量管理制度,加強企業能源計量管理,提高企業能源計量管理水平,對于減少能源消耗、降低生產成本以及推進企業科技技術進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李松郝玉芬胡賢燦單位:中石化江漢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測試公司
- 上一篇: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思考
- 下一篇:略析知識管理與圖書館管理制度
精品范文
3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