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管理與人才市場需求分析

時間:2022-07-11 10:40:31

導語:經濟管理與人才市場需求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管理與人才市場需求分析

摘要: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我國經濟管理類人才成為人才市場中重要的組成部份,也是社會經濟發展所必須具備的人才類型。由于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科門類豐富、學科之間在知識結構上又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和相似性,因此在近年的高校招生和畢業生就業市場上競爭都十分激烈。從專業屬性的特點上來看,經濟管理類學生在就讀意愿和畢業就業市場之間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和規律,各具特色。只有把握好這樣的規律經濟管理類院校才能使人才培養的目標更精確、更符合社會需要。

關鍵詞:經濟管理;專業設置;市場需求;關聯性

近年來,我國高等院校圍繞應用型本科轉型進行了大量的改革工作。其中,經濟管理類院校的應用型轉型一直是教育界關注的難點的問題。其難處在于:1、經濟管理類院校數量眾多,在招生和就業兩個方面都呈現出競爭激烈的現象。2、人才培養同質化現象突出,難有特色。3、畢業生數量龐大,就業競爭激烈。基于以上三個原因,經濟管理類院校在轉型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比其它專業更加嚴峻。只有對專業設置進行認真分析才能找準各個專業建設的特點和目標,才能在辦學過程中突顯自身優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根據近年來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招生情況和畢業生就業情況,本論文就以上問題做出如下分析供同行參考。

一專業設置與人才市場需求的相關性分析

經濟管理類人才是我國近年來人才培養數量十分龐大的專業,也是考生和家長十分熱衷報考的專業類型,該類專業一方面具有就業口徑較寬的優勢,而另一方面高等院校的招生人數巨大,招考門檻相對較低,學生容易就讀;因此,從人才市場上來分析就造成了此類專業畢業生數量龐大,就業競爭激烈的特點。雖然在不同階段、不同地區,經濟管理專業在專業設置和就業水平兩個方面會呈獻出不同的特點和差異,但總體而言,其專業設置與人才市場需求仍然顯示出一定相關性和規律性,抓住這一特點可以有效的確定人才培養的目標,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和人才培養的有效性。根據多年的觀察和分析經濟管理類專業與人才市場需求可以劃分為以下幾種類型:(一)就業容易的熱門專業。該類型專業以會計學、財務管理最為典型,從近幾年高等院校招生的情況來看,此類專業是經濟管理類專業中學生報考人數最為龐大的專業,各大院校的會計、財務管理類專業均有較好的招生勢頭,部份學校甚至有一半左右的新生就讀于此類專業。而在就業方面,由于該行業人才需求較大,使這些專業的就業機會相比其它專業豐富得多。另外,此類專業被社會普遍認為是可以掌握現實技能的專業,家長認為學生可以掌握“硬”本領,因此容易被大部份考生看好。基于以上幾方面的原因使得以會計學、財務管理為主的相關專業成為供需兩旺的熱門專業[1]。(二)就業容易的冷門專業。這類專業包括了如:市場營銷、酒店管理、保險學、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專業。此類專業是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中比較尷尬的專業,其原因在于人才市場需求旺盛,而學生報考人數低迷。這類專業一般在起步階段比較艱苦,而且需要較長時間的磨練才能成為精英階層,因此導致學生放大了專業面臨的困難、而忽略了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社會上也由于對此類專業缺少深入的了解而導致學生對此類專業興趣不大。而在人才市場上,以上幾個專業都是各大企業爭相選拔的對象,如果拋開個人素質不考慮,這類專業的學生在就業方面其實很受企業器重,如市場營銷基本上是企業最重要的業務,而酒店管理、保險學、物流管理和旅游管理則隨著我國行業水平的不斷發展對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而且對人才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這也是各大院校需要花力氣進行提升的專業,在辦學過程中必須突破酒店管理端盤子、保險專業搞推銷、物流專業送快遞、旅游管理當導游的刻板專業映像才能讓更多的考生了解此類專業的職業價值[2]。(三)就業和報考水平都一般的專業。此類專業最典型的是管理類的專業,如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行政管理等專業。管理類專業是經濟管理類院校最傳統、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專業。但由于該專業理論性較強,知識結構覆蓋面較寬,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會使學生產生專業目標不明確、就業導向不具體的映像,從而導致學生的報考意愿下降。而與其它專業相比,此類專業在實習實訓課程中得的專業訓練也不及會計學、酒店管理專業、市場營銷那么具體直接,學生普遍認為學習內容比較“虛”。而從人才市場的角度來看,由于管理技能需要大量的實踐經驗作為基礎,剛剛從高校畢業、只有理論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學生很難滿足企業的用人要求,因此用人單位在選拔畢業生的過程中只能先考慮個人綜合素質再考慮專業屬性,對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還存在二次塑造。的需要,必須對新錄用的畢業生進行具體崗位培養才能符合企業的要求。這會增加企業的用人成本,降低企業的用工效率,使得企業對該類型的學生相對謹慎。(四)就業困難的冷門專業該類專業正在逐漸退出高校的辦學專業,出現就業較難、學生報考意愿比較低的現象,比如金融學、信息管理與信息技術專業。這類專業一般需要具備比較豐富的經驗才能在對企業和所從事的部門產生積極作用,而作為本科層次的學生而言他們所掌握的技術理論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遠遠無法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并且這類專業對學生的知識技能要求比較高,對數學、計算機等理科類課程的要求比較嚴格,因此就造成了學生難學、老師難教、畢業難就業的狀況。(五)就業困難的熱門專業。國際貿易專業是此類專業比較典型的代表,該專業的專業定位比較明確,而且行業屬性較為高端,因此,比較容易受到學生的肯定。但在不同的地區由于受到地區經濟發展和經濟周期的影響,對外貿易事實上是波動比較大的行業,當對外貿易受到外部因素影響的時候行業對大學畢業生的需求往往會下降,導致畢業生無法就業或放棄本專業改行。于是在人才供給和人才需求兩個方面就出現了學生報考積極,而人才市場需求不旺的現象。這個類型的專業由于專業屬性較強導致就業面狹窄,并且容易受到外部環境因素影響,呈現出較大的波動性。以上是不同專業與人才市場需求的相關性分析,所分析到的現象只是最為常見的現象,在不同的地區和經濟周期中不排除特殊現象的存在。由于就業水平不僅僅與專業相關,還與社會環境、個人愿望和就業條件相關,個別的數據統計無法解釋問題的整體,普遍的宏觀分析更有利于看到問題的實質,也更容易辨別專業設置與人才需求之間的關系。

二對未來經濟管理類人才市場需求的分析

從我國經濟發展和居民消費方式的趨勢來看,在未來某些熱門專業的人才需求會下降,而目前某些不被重視的專業其人才需求會增加,以下幾類人才會成為未來人才市場上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經濟管理類人才:(一)服務行業的經濟管理類人才。經過幾十年的經濟改革,中國已經從解決居民溫飽問題的國家變成了向小康生活水平邁進的國家,在中國的很多城鎮,其居民的生活消費水平早已經超出了解決生存需要的水平,而是向更高的休閑娛樂和旅游需求邁進。居民的這一消費趨勢將導致我國人才市場對于酒店管理、旅游管理、文化產業管理(包括運動休閑)的人才需求增加,較多的經濟管理類畢業生將進入到第三產業領域從事服務行業的管理工作,服務行業將為經濟管理類人才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吸納更多的人才就業。(二)市場營銷類人才。市場營銷專業曾經被多次被教育機構亮紅牌警告,但從人才市場的需要來看企業是十分需要營銷類人才的,很多企業最重要的管理者都是從營銷業務起步,并成長為企業的核心人才,從用人單位的角度分析并不是對這類人才沒有需求,而是市場營銷專業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與企業的需求還存在較大差距,高等院校畢業的學生在能力方面無法滿足企業的專業需求,導致畢業生就業狀態不佳[3]。從另外一方面來分析,市場營銷人才盡管對于企業十分重要,但由于這個行業在從業初期需要十分艱苦的積累過程,導致學生對這個過程比較敏感而不愿從事這類工作。市場營銷目前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上的滯后性也導致了學生和社會對這類專業的認可程度不高,事實上市場營銷不僅僅局限于普通商品的營銷,而更多的是在金融產品營銷、服務項目營銷、項目推介等非實物產品的營銷,那種認為營銷就是推銷產品的觀點是市場營銷專業最大的障礙。在未來居民消費實物產品數量下降、消費金融產品和精神產品數量上升的條件下更多新奇產品的推廣需要數量眾多的市場營銷專業人才。(三)復合型管理人才。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各專業之間會出現專業滲透和專業融合的現象。例如管理人員更多的借助于辦公系統進行工作安排和監控、不同行業的管理人員既要懂得管理又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營銷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產品技術技能等。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出現,使得人才市場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加,特別是在科學技術與經濟管理手段不斷相互滲透的現代社會,經濟管理類畢業生必須掌握更多門類的技術技能和知識技能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復合型人才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經濟管理人才在未來培養目標定位上的追求。很多高校已經注意到了這一現象,并正在向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方向改革。(四)部份熱門專業人才可能被技術替代?,F代網絡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帶動了勞動生產方式的全面改變,越來越多的勞動被機器和網絡技術替代,而這一現象也讓很多傳統專業從繁榮走向了衰退。這種現象在理工類和學科中非常普遍,在經濟管理類的專業中以會計學最為典型。盡管會計學專業目前在報考和就業兩個方面都呈現出十分良好的態勢,但隨著軟件技術和財務處理管理方法的變革,企業可以逐漸放棄比例較高的會計管理業務,并將這些業務分包給專業的財務管理公司和銀行進行管理,而企業內部只需要掌握最關鍵、最核心的財務管理業務即可,這樣就會造成會計人員需求量大幅下降、熱門專業人才就業競爭壓力加大的現象。諸如會計學這樣的專業在人才需求方面會呈出下降的趨勢,而且在人才質量的要求上會越來越高,只有高端會計管理人才才有可能成為市場需求的對象,普通人才將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要么成為高級人才,要么面臨淘汰,對一般人才的市場需求會大量減少。

綜上所述,經濟管理類人才在就業與專業設置之間存在著比較直接的關聯性,但由于這類人才在專業結構上又存在某些相似性,因此各類專業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可替代性。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才市場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會出現較大的變化,經濟管理類院校只有掌握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規律,掌握人才需求的動態才能使自身的辦學目標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出社會認可、用人單位滿意的經濟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曾玲艷,陳琳,陳曉鳳.經管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析與實踐——以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改革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4:37-39.

[2]李韻.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5,(24):161-162.

[3]薛立軍,尹慶民主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M].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

作者:戴麗君 單位: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