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服務文化企業后勤管理研究
時間:2022-03-14 10:11:45
導語:特色服務文化企業后勤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后勤管理是大多數企業都開展的一項管理活動,不僅對企業管理體系完善及企業管理水平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還對企業發展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基于后勤管理工作經驗,以及對特色服務文化的了解,利用文獻資料法、理論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對企業后勤管理創新進行了探討,并提出能夠有效創新后勤管理的措施。
關鍵詞:特色服務文化;企業;后勤管理;創新措施
企業經濟作為社會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直接影響我國整體的經濟發展,還影響到具有特色服務文化的企業經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特色服務文化的企業經濟發展,很多領域的服務文化企業更是將提高自身經濟水平作為發展的最終目的,而創新企業后勤管理則是促進特色服務文化企業經濟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徑。加強企業后勤管理特色服務創新,不僅可以極大提高社會職能效率,還能夠調動職工參與的積極性,所以有必要創新特色服務文化的企業后勤管理。
1后勤管理的簡單概述
1.1后勤管理的含義及屬性。含義。后勤管理主要是指管理者遵照一定原理,采取相應方法而實施的一系列管理行為和活動。屬性。后勤管理的屬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后勤管理是與生產力提升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具體體現在,生產力水平和科學技術實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開展后勤工作管理水平及其人員素質高低,這也是后勤管理的自然屬性;另一方面,后勤管理需要通過生產資料實現對生產關系的有效調整,進而實現對多方利益的有效維護,這一性質與生產關系之間也存在密切聯系,并且非常鮮明。1.2后勤管理的內容及職能。內容。后勤管理所涉及到的內容,有財務管理、基本建設管理、汽車運輸管理、房產管理及維修、其他服務管理等等。職能。后勤管理的職能主要體現在,按照本單位開展職能活動的規律對各項后勤服務職能進行組織;借助管理促進社會生產關系進行調整和優化,進而發揮調動人積極性的職能。1.3后勤管理的特點。社會性。后勤管理現階段正朝著社會化方向轉變,并且所包含的內容也比較多,隨著覆蓋面的擴大,后勤服務也將邁向社會承擔,預示著后勤服務的社會化。經濟性。后勤工作既是行政工作,又是一項經濟工作,其開展的實質目的在于借助市場經濟手段和生產、分配、交換等環節,實現對后勤資源的優化配置。服務性。后勤管理是本單位開展職能活動需要進行的一項服務性工作,其中“服務”充分體現出后勤管理的特點,也是后勤管理的核心意義。時間性。后勤管理時間性特點,主要體現在各項服務工作的展開都需要對時間進行確定,才能夠保障后續服務工作的有序開展。復雜性。由于后勤管理所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面臨的服務工作任務也十分繁重,如財務、設備、房屋、醫療、交通等等,都需要后期部門進行有效管理。群眾性。后勤管理涉及到的很多工作都與群眾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其目的是為了社會大眾而服務,因此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知識多科性。后勤管理涉及學科,包含管理學、社會學、法學、心理學、會計學等等。專業技術性強。主要體現在包含的專業門類比較多,由于這一特點使得后勤管理需要很高的專業性和技術性。
2后勤管理在服務文化企業中的作用及意義
2.1為社會活動提供物質基礎。充足的物質后勤保障是單位進行一切社會活動的基礎,只有在保證物質供給充足的基礎上,才能充分調動社會活動參與的積極性,良好的后勤管理在這一過程中起到了職能作用。2.2促進社會職能的效率。充足的后勤補給是進行社會活動的基礎,但這僅僅是物質保障,如何合理的利用好現有物質基礎,將社會活動所帶來的效益擴展到最大化,這不是充足的物質就能夠做到的,這其中就涉及到了后勤管理的合理性。后勤管理的實現,主要是建立在人力、物力和精神共同協作的基礎上,進而達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目的。而建立在社會活動上的管理,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利益最大化。2.3調動職工的參與積極性。單位的后勤工作是與職工的生活密切相關,同樣與我國的現階段的基本國情相符合,從職工的角度來講,良好的后勤管理關系著每一位職工的切身利益,為每一位職工的社會活動提供必要的物質價值,這也刺激著職工會積極地參與其中,推動單位社會活動的進行;從社會角度來講,后勤管理工作做的越好,就越證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堅實后盾。2.4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簡單來說,后勤工作是服務工作,代表著這項社會活動的文明建設,體現了單位的文明精神。我國精神文明建設活動一直都在貫徹落實過程中,身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員參與到社會活動中去,理應貫徹落實精神文明建設這一方針,從基礎做起,它不僅僅代表個人,也代表了一個整體,將精神文明建設落實到行動中去,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2.5穩定社會秩序,保障職工利益。后勤管理工作開展的重點需要放在以人為本上,其中維護職工生活和確保團隊和諧穩定,是后勤管理中的重點工作內容。職工在參與各項社會活動中,創造了很多的社會價值,無形中也推動單位與社會實現協同發展。后勤管理工作一直伴隨著社會活動的每一個步驟,正確認識后勤管理的作用,重視后勤職工的勞動,認真對待職工為單位帶來的貢獻,這樣才能將后勤管理工作正確的引導到積極的道路上來;后勤部門也應該正確對待自己的工作,切實維護好每一位職工的切身利益,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3基于特色服務文化的企業后勤管理創新
3.1制定后勤管理方案。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不定時的根據企業文化與文明建設的要求,來對企業特色服務文化進行完善,在企業特色服務文化的推動下,能夠更好的實現后勤管理模式的創新。確定企業特色文化后,能讓企業站在發展的基礎上不斷進步。比如一個企業或者公司根據自身文化建設與經濟現狀,專門制定了相應的“二二三八”發展目標,最終這個發展目標還被眾多企業后勤人員所認可。這些數字的含義,首先是“二”,主要指的是后勤服務管理理念與行業理念一定要十分認可;第二個“二”指的是在高標準的原則要求下,專門的管理人員在對后勤員工進行管理時,管理行為與操作行為都要滿足相關制度標準;“三”代表的是目標的具體含義,是在員工不懈的努力下,實現為公司爭創文明單位的目標;爭創文明生活廠區與服務公司的稱號,必須要確保企業發展滿足特色服務文化的相應標準,并在這個標準基礎上持續改進;“八”所指的是“八大體系”,其中涉及到改進管理模式與完員工培訓體系等。當企業確定發展目標后,企業后勤部門才能按照奮斗目標開始設計方案,并在制作方案的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通過案例介紹,可以知道企業的后勤服務管理部門已經逐漸發展成了多元化,能夠滿足多種需求綜合性部門,對于企業服務文化的創造與推進,方案的設計以及后勤管理的創新都十分重要。3.2建立后勤管理激勵機制。一個健康的企業,就必須要在后勤服務管理系統中建立相應的管理模式與考核制度,所以在企業特色服務文化的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導向作用,要精準掌握妨礙企業后勤管理的關鍵問題。在建立健全企業文化時,需要掌握好兩大階段的導向問題。其一,預先制定需要實現的目標,注意提前于典型與評定的導向,之所以需要這樣,主要是為了確定企業服務文化時,可以讓活動的展開更有針對性、科學性、合理性;其二,在培養典型與管理模式的方向上,管理者一定要在第一時間關注活動的開展以及反饋,通過信息追蹤,提升后勤服務管理部門的管理力度;很多企業在構建特色服務文化的過程中,為了讓活動更快捷,都會制定相關的考核制度與獎勵機制,企業也會定期進行檢查。3.3引進先進后勤管理理念。借助特色服務文化來推動公司后勤管理工作的創新時,一定要用好典型的引路作用,真正將公司的品牌戰略落實到實際工作當中,推進后勤管理工作的突破,不斷推動創新發展的典型力量。借助于企業的資金、人力、技術、設備等,有效提升后勤服務的相關設施,同時充分調動企業后勤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此外,為了確保企業后勤管理工作的時效性,需要把企業建立的特色服務文化與家園文化、綠色文化以及安全文化等相融合,使得多種文化相互影響,在影響中相互促進提升,從而確保企業后勤管理工作更好運營。3.4創新后勤管理管理模式。隨著企業后勤管理系統的持續改進、持續發展,相關的企業后勤部門管理區域與相關服務職能等都在發生著變化,由于在企業特色服務文化創建過程中,一般情況下居民生活廠區已經成為企業后勤管理系統的主要區域,而且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居民生活廠區也成為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的難點與關鍵點。所以,很多企業在建設優質服務型、文明和諧型與安全健康型的廠區時,還需要持續改進服務職能,開發創新管理模式,最終實現廠區的管理以及服務水平的持續提高。想要實現廠區管理模式持續突破,創新的主要關鍵點就在于企業領導的重點安排,需要將管理重心放在廠區上,制定出適應的考核標準,提高對廠區的管理工作力度,推動物業管理的發展和企業后勤管理工作的創新。3.5建立后勤管理信息系統。第一,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對現代先進科學技術進行學習,同時將所掌握到的科學技術融入到實際后勤管理中,進而促使后勤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得到提升,也能夠很好推進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第二,相關部分要建立專業的科學技術創新及研發小組,在資金及技術讓支持和鼓勵他們,以激勵他們利用更多現代化技術來完善后勤管理系統及監督機制,以提高后勤管理水平。第三,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機信息網絡和大數據技術,在此基礎上構建與實際情況相契合的后勤管理信息系統,并將所有相關的后勤管理資料及數據錄入該系統中,以形成專門的后勤管理數據庫,從而實現信息化后勤管理。
4結論
后勤管理部門作為企業實現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在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推動下,后勤管理部門朝著系統模式和全面模式發展,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背景下,后勤管理部門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新經濟時代,企業后勤管理部門需要根據企業發展目標進行創新,在不斷改進中形成最適合企業發展的后勤管理體系。后勤管理服務部門的持續完善離不開企業特色文化的支持,所以還需要加強企業特色文化對后勤管理體系改進的研究。
參考文獻:
[1]趙曉雪.新形勢下企業后勤管理工作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人才資源開發,2018(8):81-82.
[2]萬彩娥.淺談如何做好國有企業后勤管理工作[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8):87-88.
[3]桂道巨.基于特色服務文化的企業后勤管理創新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2):171-172.
[4]張洪維.企業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4):18-19.
[5]林頡.創新管理模式,構建企業智慧后勤體系[J].中外企業家,2017(11):92-93.
[6]楊超.新形勢下企業后勤管理改革思路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6(11):122.
[7]柯睿.新時期企業后勤管理工作的新模式[J].中外企業家,2016(5):23-24.
[8]吳宏霞.企業后勤管理工作的新探索[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6):8.
[9]孫春花.電力企業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的措施探索[J].科技視界,2015(5):273,332.
[10]許淵.新時期企業后勤管理工作對策分析[J].企業導報,2015(1):67,64.
作者:李紅英 單位: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長興分公司
- 上一篇:中專學校學籍檔案管理探索
- 下一篇:高校后勤社會化管理創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