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合同管理問題及建議

時間:2022-06-29 11:03:48

導語:建設工程合同管理問題及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工程合同管理問題及建議

摘要:我國建筑市場存在的競爭秩序紊亂、建設工程質量不合格等現象,在某些方面都是因為建設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缺陷導致的。為了我國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本文具體分析了目前我國建設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此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以幫助進一步完善我國建設工程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建設工程;合同管理;解決措施

建筑行業的無序競爭狀態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歸功于我國建設工程招投標制以及承包合同制的實行。雖然近幾年我國建筑行業飛速發展,但是建設工程合同管理還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出現了合同管理水平不高、合同意識淡薄的現象。本文針對我國建筑行業合同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借鑒外國先進國家的合同管理的優秀經驗,提出幾點解決我國合同管理問題的策略。

一、我國建設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缺陷

1.不規范的招投標現象

就我國建筑行業而言,承包方與發包方都存在一定的違背招標程序的行為。有些發包方在對建設工程項目進行招標時故弄玄虛,將原本應該公開招標的建設工程項目改為邀請招標的方式,進而排斥那些潛在的投標人。有些施工企業采用不正當的競爭手段實施串標、圍標活動目的是為了應付發包方的壓力和強勢。除此之外,招標文件的不規范、不合理現象比較突出,表現在招標文件對發包范圍沒有進行明確、詳盡的闡述,有些發包方甚至以各種理由為借口對合同的相關條件拒絕進行調整,就目前我國建筑行業而言,已經簽約的大部分建設工程合同并不是在承包方與發包方平等協商的基礎上形成的,多數都是發包方單方面的意愿。我國的評標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惡性競爭現象突出,部分承包商為了獲得最大的利潤,在工程實施中不顧質量和安全因素壓低造價,造成我國建筑行業隱患不斷。

2.不平等的合同簽訂

在簽訂合同時,發包方為了自己的利益,時常讓承包方接受比較嚴苛的合同條款,“霸王條約”現象頻繁。條款中出現的“無預付款”約定是發包方讓承包方自行解決前期準備費用的“霸王條約”的體現。發包方甚至將工程建設中材料上漲的風險以及由于發包商自身的原因而導致的工程損失等都漸漸轉嫁給了承包方。有些發包方為了自身利益壓縮工期造成了施工單位合理利潤的損失。

3.不嚴格的合同履行現象

部分承包商中標后悄悄將工程轉給資質比較低或者根本不具有施工資質的隊伍,有些甚至假借分包的名義將中標得來的工程倒手轉包從中牟取保利,這些行為都嚴重違反了合同約定。發包方經常不依據合同的規定按期足額支付工程款,有時甚至出現無故扣減工程款的現象。因為缺乏硬性時間的約束以及沒有系統的違規處理方法,使得發包方掌控整個工程的進程,致使施工單位的資金無法按時收回。

4.不到位的合同監管制度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建設工程合同統一實施備案制度。雖然相較于之前的審查制度有一定的進步,但是在實踐操作中多數地區對備案的合同存在一定的把關不嚴現象,有些甚至會出現把關問題,對于合同執行情況的監管也不到位。之所以建設工程合同管理會出現這些問題究其原因在于相關部門的職責范圍不明晰、監管不到位;行業中介組織的作用發揮不夠以及公眾監督的觀念不強。大部分的公眾不能很好地認識到自己享有的權力以及需要履行的義務,因缺乏這方面的認識導致不能很好地對建設項目的參與方形成約束。

二、加強完善我國建設工程合同管理建設的策略

1.加強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

加強完善招投標法律體系建設,規范相關的法律法規,招投標過程的不完善很容易為工程建設帶來不必要的安全隱患,因而要進一步完善招投標的相關法律體系以及明確實施的細則。及時修訂統一的工期定額,避免發包方盲目壓縮工期給施工單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加強完善我國建筑市場的信用體系建設

嚴格審查承包商的資質并對其進行監督管理,對不符合資質要求的施工隊伍要減小其規模;著重對發包方進行管理監制,建立發包方的市場準入制度,明確發包方資金能力的證明形式等。努力推進建筑市場的信用體系建設;要嚴厲打擊地方保護主義現象,切實做好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加大失信懲戒力度,對于不遵守信用體系的企業可實行罰款、降低資質等懲戒措施,促使企業信用度提高。

3.推進工程擔保制度建設,減少合同違約行為

努力推動工程擔保制度的執行,運用信用手段加強工程各方之間的聯系,轉移工程風險,保障工程順利完成。當前我國建設工程合同多采用質量保證金,這就為發包方以后延緩退還質量保質金提供了可趁之機,為了減少施工企業的壓力,避免施工單位的損失,應提倡用保函取代質量保證金甚至可以效仿國外的做法,采用保修擔保來維護承包方的權益。

4.科學構建合同管理體系,促進市場對合同的認同

政府部門要轉變自己的職能,要改變以前的行政監管角色,進而向提供服務轉變。伴隨著我國建設行業市場監管制度的逐步完善,政府部門應該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提高自己的服務能力。同時也要發揮相關行業的中介作用,促進行業自律。公眾在建設行業也有監督的權利與義務,應積極培養公眾的監督觀念,讓觀眾參與到建設項目的監督當中,建立科學有效的公眾監督與信息反饋機制。

5.做好合同精細化管理工作

首先,要能夠保證合同申報的標準化,合同文本需要結合標準示范來擬定,還要能夠保證合同相對人資質文件達到標準化的要求;其次,保證審查以及審批鑒定的規范化。審查內容需要達到可行性、合法性、效益性的要求。其中可行性表示接受審查的合同需要能夠達到技術性可行性的要求;合法性表示合同審查的內容沒有觸犯任何法律條律,合同對方具有法定的經營范圍以及資格,合同保證達到法律規定的相應手續要求,合同條款還要能夠完備,明確相應的權利和義務,文字表達更加清楚;效益性則表示審查的合同履行要能夠給施工單位帶來更加明顯的經濟效益。合同完成審查之后,需要安排審查人在審查表格上面簽署相應的意見,審批嚴格結合合同管理辦法來進行明確,審批程序保證達到的穩定、嚴肅的要求,沒有經過審批不可隨意進行調整,結合授權管理的要求,若遇到合同審批者休假、出差現象,需要結合履行授權的程序來達到上級領導要求.其次,保證合同履行達到制度化的要求,合同履行監督屬于合同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做好合同履行管理和監督工作需要能夠建立起具有可操作性、實際的監督機制和制度。合同管理部門需要結合履行過程中出現的進度、設計范圍變更做好相應的監控工作,保證合同能夠嚴格實施。合同在實際履行期間,當事人要能夠保證各方來往會議紀要、函件、電子郵件文件達到法律效率。若出現糾紛之后,這也是對責任進行區分的主要證據。因此,對合同履行的所有環節書面材料要能夠達到完整的要求,建立起合同履行的預警機制,針對超期履行的合同需要明確其原因,安排相關單位出具相應的書面說明,針對需要繼續簽訂的合同則需要補充相應的協議,對合同履行期限進行重新安排,盡可能解決各種法律風險問題。

三、結語

在社會的各個行業合同都發揮著一定的作用。合同管理制度的加強對于維護雙方的合法利益意義巨大。在當今社會,合同管理人員素質的提高是企業發展的迫切需求。然而合同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和技術性,只有高素質的合同管理人員才能適應合同管理工作,因而企業為了健康發展就得重視合同管理人才的培養,公開合理選拔人員,充分利用優秀的人才,同時企業也要加強合同管理人員專業素質的培養,提高他們的責任心,為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做準備。

作者:汪玲 單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趙詩濤.淺議大型EPC總承包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價值工程,2013(15):115-116.

[2]王鵬.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鐵路工程造價管理,2012(5):37-40.

[3]高峰.建設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包鋼科技,2015(2):69-71.

[4]徐軍紅.我國建設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4(7):49,51.

[5]陳美榮.淺談建設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07(36):181.

[6]唐瑜.淺談工程合同管理——公司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風險防范[J].科技信息,2012(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