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酒店管理與崗位對接探討
時間:2022-11-26 02:53:48
導語:高職酒店管理與崗位對接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理論課程開設的比重大于實踐課程
高職教育是以能力為基礎的教育體系。酒店工作崗位也需求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可見在實踐教學的加強是教學過程中培養滿足酒店工作崗位需求的重要途徑之一。酒店管理在我國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它的實踐教學經過十幾年時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探索出一套具有“時代特色”并被各大高職院校普遍采用的實踐教學模式。隨著我國酒店業的高速發展及酒店管理專業在全國各大高職院校的開設,在實施原有實踐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尤其是實踐課比例大大低于理論課程。
(二)高職高專人才的培養滿足不了酒店行業的需求
學生都是在課堂上完成所有課程的內容,對所學專業的感性認知教育幾乎是一片空白。學生有的只是一些有關的理論和結構框架,而在頭腦中幾乎勾畫不出較完整的具體圖片景象。例如:不能較完整地描述酒店前廳的布局、沒有見過中西餐菜單、沒有用手觸摸過客房的床單、沒有經歷過會議布置和現場接待、更不熟悉洗衣房和廚房的設施設備和實際操作……這樣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難以迅速勝任工作就不足為奇了。
(三)實踐性教學與教學計劃脫節
首先,帶隊教師不一定是專業教學,不了解學生日常的學習情況;其次,指派指導教師有很大的困難:第一,酒店管理專業教師本身的課務繁重,分身乏術;第二,指導教師的工作量計算也沒有在制度上進行明確規定;第三,指導教師的作用因受到學校、學生、酒店等因素的干擾而難以發揮。
二、導致培養人員不符合酒店需求的原因
(一)專科教學是向本科教學過渡的一個過程
許多高職高專學校的開設,從長遠上考慮都會向本科方向發展,在教學計劃制定上會偏向本科的教學模式,把重心放在理論知識的學習,在實踐教學方面投入的資源有限。大多高職高專院校,設立的實訓室模塊單一,多數只有中西餐廳和客房實訓室,實訓室中的教學設備也極為簡陋,例如客房實訓室的建設。在社會企業中對專業的要求也很高,客房打掃的順序、客房清潔的方法的注意事項、各式做床的方法都是要學生要掌握的實踐技能。而在客房實訓室的建設當中,院校只是在房間中簡單的擺設幾張床,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只是簡單的示范鋪床的方法,甚至因為教學資源的不足,一次課結束后,學生連動手操作的機會都沒有。
(二)“雙師型”教師的匱乏
現有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師也嚴重不足,特別是具有酒店實際從業經驗的優秀教師,更為缺乏。各大院校對教師隊伍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學歷高、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高等“三高”要求,還要具備基本的實踐動手能力。而在中國現有的教學模式中,許多高校中輸送出的人員多收都是理論型人才,沒有實踐鍛煉的機會,就直接進入到各大院校中任教,從一個“學生”的角色轉變成為“教師”的角色。而有酒店從業經歷的人員,卻沒有高學歷,文化程度難以達到學校的要求。
三、完善教學過程滿足工作崗位需求的思路
(一)實踐“工學交替”,提高動手能力
酒店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包括校內實訓、校內實習和校外頂崗實習。學校每年可組織、安排學生在各類酒店及餐飲企業集中頂崗實習,頂崗實習的形式按時間分為一年、半年、三個月、一個月、雙休日、宴會鐘點工等。也可安排學生在前廳、客房、餐飲、酒吧等崗位進行輪崗,熟悉這些崗位的服務流程,同時保證在畢業實習時安排學生進行管理培訓,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水平,實現該專業的培養目標。
(二)鼓勵職業技能考核證書
從專業特色的角度考慮把職業技能考核證書與畢業證是非常必要的,學生可考取的技能證比如調酒師、酒店餐飲技能證、酒店客房技能證等,增強實用性,提升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提高學生參加職業技能考核的熱情。
(三)適時發揮校外兼職教師的互補作用[2]
高職高專院校為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人才,必須加強酒店教師隊伍的建設。這就有必要適時發揮校外兼職教師的互補作用。學校可以邀請校企合作的專家為學生們擔任指導教師或不定期來學院做專題講座,讓學生們身在校園就可感知到酒店的風風雨雨。這對學生們提高職業認識、拓展實踐知識、了解最新的酒店服務及管理信息和動態都大有裨益,同時,專業教師也可借此機會與酒店精英們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大大緩解或彌補現有師資嚴重不足,解決和改善人才結構不合理的問題。
(四)加強教學計劃中實訓內容的安排
在安排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做好理論與實踐教學的銜接。現在所采用的酒店管理專業教材都是以系統的酒店管理理論為主要內容的,另附加一些案例,還需要進一步補充實踐教學內容。另外在課程安排設置上,建議理論知識與實訓教學交叉進行,這樣可以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及時轉化為生動具體的學習內容,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化理解和掌握,通過實訓學習和操練,縮短了與以后到實際工作崗位勝任工作的距離。
總之,高職高專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現階段實踐課程的開設存在一定的弊端,本著“一切為學生”的原則,以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優質學生為出發點,需要各大高校和專業教師的不懈努力研究和探討。
本文作者:陳艷琦張紅艷周小梅工作單位:海南工商職業學院旅游藝術系
- 上一篇:高職酒店管理的合作模式探索
- 下一篇:醫學院校藝術教學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