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績效管理中激勵機制探析
時間:2022-03-23 04:35:22
導語:公務員績效管理中激勵機制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政治體制的不斷深化和改革,公務員管理受到社會越來越普遍的重視,而績效管理和激勵機制作為政府部門的兩種重要管理手段,將其二者進行有機結合,不僅可以調動公務員的工作積極性,提升政府部門的整體工作質量和效率,同時還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好的服務,提升人們對政府工作的滿意度,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和發展。基于此,本文通過對當前公務員激勵機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究,并相應的提出完善公務員激勵機制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績效管理;公務員;激勵機制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公共管理運動的不斷展開,我國政治體制改革也在全面進行,而公務員作為公共部門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行使一定的行政權力,所以其工作績效對公共部門的形象樹立和工作水平有著極大的影響。但是,我國公務員具有著較強的“官本位”的思想意識,普遍存在工作熱情不高、工作效率低下等問題,而且公共部門在績效管理中采取的激勵機制不合理,如激勵形式單一、激勵措施過于形式化以及缺乏合理的晉升依據等,不僅影響激勵效果的發揮,而且還不利于公共部門整體工作效率的提升,需要采取措施進行完善和解決。
二、績效管理的含義
績效管理就是指領導者在政府活動中對下屬人員的工作狀態和效率等進行定期考核,從而促進公務員個人發展目標和政府既定目標之間的有效溝通和共同實現的一種管理行為。在績效管理中主要就是運用科學的評估方法,根據一定的考核標準針對公務員在某一段時間內的工作成效進行公正、客觀的評價,對考核結果進行分析之后,及時修正和完善公務員工作中的相關問題,并且對公務員工作采取相應的培訓和獎懲,有效確立約束和激勵機制,改善政府的工作狀態和氛圍,合理利用政府人力資源,最大限度的提升政府的整體工作效率,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
三、公務員激勵機制中出現的問題
1.激勵形式單一。我國主要采取的激勵形式分為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等兩大類。其中精神激勵就是為公務員提供一定的表揚、榮譽稱號授予以及嘉獎等激勵,使得公務員獲得精神上的滿足。物質激勵就是為公務員發放一定的獎金、補貼以及福利等,通過增加經濟收入使公務員獲得物資上的滿足。但是,政府部門普遍存在著注重精神激勵,而忽略了物質方面的激勵作用。當今社會發展環境下,包含政府公務員在內的每一個人都非常注重最大化利益的實現,在以往計劃經濟中的精神激勵,已經無法滿足目前公務員的需求,而且起到的激勵效果也極為有限。同時,在物質激勵方面,因為物質激勵存在能力弱的現象,調節手段相對有限,使得物質激勵的效果低。
2.激勵措施過于形式化。當前,政府采取的激勵措施普遍存在形式化現象,使得激勵作用很難得到發揮。考核作為一種重要的激勵手段,它不僅能夠明確公務員的工作方向,調動他們的工作熱情和主動性,而且還可以將公務員的晉升、獎金與考核結果相掛鉤,在滿足公務員在物質方面的需求時,還能夠在政府內部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但事實上,政府在公務員的考核工作中存在很多不合理之處,如全體都稱職、平均主義等,使得公務員的熱情很難調動起來,不僅起不到良好的激勵效果,而且還會讓一些公務員產生惰性。
3.缺乏合理的晉升依據。晉升作為一種重要的激勵手段,其不僅是員工積極性提升的重要動力,而且還是員工實現自我價值的有效途徑。但由于我國法律和制度不是很完善,在晉升制度方面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如地方性政府領導的任用普遍注重資歷,而沒有充分考慮到公務員的實際能力;靠財務、關系得到晉升機會,買官賣官等情況普遍存在。這種現象具有極大的不公平性,一些擁有真才實學的人員沒有發展空間,長此以往工作積極性也逐漸降低,影響著整體的工作效率。
四、完善公務員激勵機制的有效措施
1.構建績效管理體系。首先,在制定績效目標工作中,應該讓公務員廣泛參與進來,方便他們了解具體的制定環節和要求,保證績效目標的合理性,讓公務員可以將自身發展目標與績效目標進行有機結合。而且還需要根據政府工作目標來制定公務員績效目標,讓公務員目標實現可以推動政府目標更好的實現,促進公務員目標和政府目標的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和進步。其次,保證績效考核的公平性和科學性。一方面,注重考核工作的重要性,充分發揮績效考核的激勵作用。并且在開展過程中做好一系列的宣傳工作,通過思想教育活動,讓公務員正確認識到績效考核在管理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結合起來,合理確定考核指標,提升考核體系的可行性。此外,還要借鑒其他企業的先進考核模式,通過現代化考核方法,提升考核工作的效果。如全方位考核法,推動績效考核的多元化發展。
2.完善薪酬體系和標準。薪酬激勵是績效管理中普遍運用到的一種激勵手段,為了更好發揮薪酬激勵的作用,公務員的部分薪酬與績效相掛鉤。而一種有效的物資激勵,可以將強制性的工作要求轉變成公務員主動行為的推動力。應該將公務員薪資與社會發展相結合,使其能夠與經濟水平和社會發展實現協調統一發展,將公務員薪酬和工作專業性、績效以及效率緊密結合起來。一方面,政府應該根據實際制定薪酬標準,保持與其他企事業單位同崗位或者相似崗位員工的薪資相近,提升公務員的社會地位,在滿足公務員物質追求的同時,更好的滿足其精神上的需要。另一方面,使得薪酬標準內容更加詳細。在政府工作中,公務員不僅要履行基本的行政職能,還要具有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如某些部門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所以政府的行政質量和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這些專業人員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影響。因此,政府工作應該重視這一部分專業人才,將專業類和行政類的公務員進行區分,更加細化的制定薪酬標準,使得薪酬體系更加完善和科學,讓每一個人都能在工作崗位中實現自我價值,提升工作滿意度和積極性,防止公務員人才的流失,確保政府各項工作的高效進行。
3.建立健全競爭制度。由于公務員工作具有較強的穩定性,他們在工作方面的競爭和生存壓力相對較低,普遍缺乏較高的工作積極性。所以,政府部門應該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充分發揮競爭激勵在公務員績效管理中的作用。把公務員績效當做其培訓、獎懲以及職位晉升的重要依據,確保公務員之間競爭的公平性,讓公務員可以發揮自身的工作能力,提升工作績效,從而獲得更加廣闊的晉升空間,在政府部門中營造一個良好的競爭工作氛圍,促進公務員之間的競爭和提升,最終實現政府的績效目標。此外,政府在公務員管理工作中應該積極實行聘用制,進一步調整和改進辭退制,轉變“終身聘用制”的傳統做法,將公務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和績效水平來決定其去留的依據,加快公務員隊伍的更新換代,最大限度的增強政府工作績效。
五、結語
總而言之,公務員作為政府部門的主體,其是績效管理的重要內容,因此,政府部門應該重視公務員的管理工作,將績效管理和激勵機制有效結合起來,構建科學的績效管理體系,完善和細化公務員的薪酬標準,建立健全公務員競爭機制,在滿足公務員精神需求的同時,還要盡可能滿足其在物質方面的追求,調動公務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提升政府的整體工作效率,推動公務員和政府二者績效目標的共同實現。
作者:王哲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舒全豪.稅務系統公務員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2]申秦.以績效管理為基礎的我國公務員激勵機制研究[J].現代商業,2016,07:62-63.
[3]鄧小豹.我國公務員績效管理的激勵機制研究[D].山西大學,2013.
[4]張勖.基于績效管理的我國公務員激勵機制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10.
[5]陳素霞.新疆公務員績效管理中的激勵機制研究[D].新疆大學,2012.
[6]牛軍.我國公務員績效考評的激勵功能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2.
- 上一篇:物聯網技術在港口生產管理中的運用
- 下一篇:供電企業績效管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