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對危舊橋養護管理的提議
時間:2022-07-11 02:50:15
導語:淺析對危舊橋養護管理的提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轉變觀念提高認識。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對公路交通的運輸條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橋梁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行車的舒適安全以及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的安全。根據公路行政等級,明確相應的公路養護部門管養的職責,真正做到有橋必養徹底改變“養路不養橋”和“重建輕養”的傳統思想顯得尤為重要。(2)繼續加大資金的投入改造是硬道理。要徹底改變目前危舊橋的現狀,只有加大部、省補助的力度和地方財政的投入,根據輕重緩急,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快改造危舊橋的建設步伐。(3)加強對橋梁的日常養護管理。保持橋面清潔,泄水孔暢通,伸縮縫整潔;及時處理橋面不平整和橋頭跳車,以免車輛產生的沖擊力對橋梁使用壽命的影響;及時修復橋梁欄桿,恢復橋容,增加橋上車輛、行人安全感;及時維修結構構件的病害。根據橋梁技術狀況類別,采取相應的加固、維修技術和相應處治措施,能夠有效消除橋梁行車安全隱患,延長橋梁使用壽命。(4)加快橋梁養護工程師制度的實施。對于縣一級的公路管理機構而言,目前很少有專職的橋梁養護工程師,相當一部分技術人員被借調從事工程建設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路管理部門的技術力量。近年來,隨著農村橋梁的數量大大增加,加劇了技術人員的缺乏。還有,目前的橋梁檢測評定主要靠目測,加上技術人員的實踐經驗和專業水平的參差,難于達到統一的標準。因此,通過引進、培訓等形式來增加橋梁養護管理專職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的數量,提高橋梁養護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使這一工作落到實處,顯得越來越緊迫。(5)添置必要的檢測儀器設備。目前對橋梁的檢驗、檢測僅僅停留在采用簡單的儀器、鋼尺上。難于科學地評價。因此,在縣、市一級公路部門配備一些必須的常規的橋梁檢測儀器、設備,使橋梁檢查能準確發檢現病害。(6)盡快建立農村公路橋梁養護管理的工作制度。交通部制定的《公路橋梁養護管理工作制度》適用于國道(含國家高速公路網)、省道的橋梁養護管理工作,其他公路橋梁的養護管理參照執行。因此,有必要制定農村公路橋梁養護管理的工作制度,在管養職責、人員、經費等等方面進行明確,由于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責任主體是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這也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7)加強橋梁普查登記,建立和完善橋梁技術檔案。應該說國省道、縣道的橋梁技術檔案是比較齊全的。但是農村公路(鄉、村道)的橋梁原始資料是殘缺的。因此,在一定條件下,規定時期組織一批技術人員進行一次橋梁專項調查,系統地、完整地查清橋梁的技術狀況,建立和完善橋梁技術檔案是十分必要的。(8)積極開展四新技術的應用。橋梁的損壞,有歷史、外界的原因,也有人為的因素,是不可避免的,目前,對危舊橋統一采用拆除改造的方法,既不科學,也不經濟,因此,積極研究在橋梁加固中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藝、新技術的開發、推廣應用,有效地用好有限的資金,是一項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有效辦法。(9)加強對超限、超載運輸車輛整頓治理的力度。各級交通、公安等管理部門,要認真履行《公路法》、《道路安全法》等法律、法規所賦予的職責,從源頭上加強對超限、超載運輸車輛管理處罰的力度。在現有已建固定檢測站上的基礎上,有目的地增加農村公路流動檢測點的設置。(10)增設橋梁各種標志。對出現的危橋應設立明顯的各種限重、限速、限寬、限軸重等各種禁令性標志。根據橋梁結構的不同情況,有條件地設置各類警告警示標志,防撞必要的安全設施。(11)建立應急預案制度。各地應結合本系統的實際,對橋梁突發事件建立應急預案制度,包括搶修隊伍、材料、設備、交通管制、臨時道路、臨時便橋,報告、值班制度等等。
危舊橋的養護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只有統籌考慮建設、日常養護、舊危橋加固改造的全過程,系統解決工程結構的耐久性、抗疲勞性、人與行駛的安全性、養護維修的可行性、防災減災的有效性以及環境景觀的協調性等問題,才能實現公路橋梁使用壽命更長久,通行環境更安全、更舒適,投資更省的總體目標。各級政府、交通公路部門必須從思想上引起重視,加大經費的投入,提高廣大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在橋梁加固中采用推廣四新技術的應用,加強對超限、超載運輸車輛整治的力度,盡快加固、改造現有的危舊橋,從思想、經費、人員、管理制度等方面真抓落實,是確保公路的安全暢通的保證。
本文作者:康平工作單位:五常市公路管理站
- 上一篇:武山縣農電安全管理分析
- 下一篇:藥品企業購進渠道的實踐與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