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科技服務創新能力實踐與研究

時間:2022-12-07 10:17:50

導語:高職科技服務創新能力實踐與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科技服務創新能力實踐與研究

摘要: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和支持科技工作,對如何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和創新型國家建設、推動科技事業有明確的要求和具體的部署。隨著高職院校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如何提升能力服務區域經濟的發展已成為各高職院校發展規劃中的重中之重。由無錫市新吳區科協與無錫科技職業學院共同建設成立的“無錫科技職業學院中小企業科技服務平臺”,努力探索科技服務創新能力實踐研究,大膽創新、不斷進取,積極為地方企業、園區、街道等提供高質量高水平的科技服務,促進地方經濟更好更快轉型發展。

關鍵詞:科技服務;能力創新;實踐

1高職院校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的意義

面對國家高職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和無錫高新區的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要求,搭建一個由政、校、企、街、園的科技服務平臺,即可以加快學校內涵提升發展,又可以增強服務區域發展能力和水平,更是全面、深入的詮釋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的概念,因此,這也是學校在重要的歷史時期,實現跨越性發展一次難得的歷史性機遇。1.1實踐科學技術服務創新能力的提升。近幾年,無錫市政府、無錫市科協大力積極推動科教興市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制定出臺《無錫市科協“企會協作協同創新計劃”方案》等相關文件,鼓勵相互協作搭建平臺,加強科技服務工作的建設,尤其是在搭建和完善科技社團上提出更高的要求,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科學技術工作者服務。無錫市新吳區作為國家高新區也積極貫徹落實相關會議和文件精神,并推出《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關于推動科技創新創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和措施。新吳區科學技術協會和無錫科技職業學院作為新吳區科學技術工作開展的職能部門和科學技術研發、科技人才培養及科技服務的主要單位,責無旁貸的肩負著科技服務能力創新的歷史責任。為此,雙方簽訂技術服務合同,并建立“無錫科技職業學院中小企業科技服務平臺”,為新吳區的各功能園區、中小企業和六大街道開展科技服務、科普宣傳工作的指導和服務工作。按照政府要求,結合各科技服務需求,以搭建中小企業科技服務平臺為平臺,不斷探索、積極實踐、深入研究,努力提高科技服務創新能力。1.2實現全方位的科技服務。依托無錫高新區雄厚的產業、人才、技術背景,憑借企業密集、新技術、新資源需求量大的有利條件,充分發揮平臺的優勢,努力搭建和拓展科技服務領域,技術服務合同服務內容包括科普、學術交流及科技工作者活動項目服務,通過項目和平臺的建立,拓寬科技服務、科普宣傳的工作平臺,完善科協工作體系,為新吳區諸多中小科技企業、功能園區、街道社區等單位在科技交流、創新論壇、市場拓展、行業研討、科普宣傳、科技項目申報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有力的服務和指導工作。1.3促進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無錫科技職業學院作為“高新區辦學、辦在高新區”的一所高職院校,學校大膽實踐“政府主導、學校主體、企業主動”的辦學體制和“政產學研、協同創新”的運行機制,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內涵提升、人才強校”的發展戰略,借助無錫高新區獨特的區位優勢,始終堅持“立足高新區,依托高新區,融入高新區,服務高新區”的辦學宗旨,主動聯合、成立中小企業科技服務平臺,為地方經濟轉型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成為無錫高新區轉型發展的“助推器”、人才成長的“加油站”、招商引智的“磁力場”的同時,更進一步的拓展了中小企業科技服務的空間和能力,加快了區域內中小科技企業的快速發展。1.4加快學校內涵建設的提高。平臺的建設時值學校的“十三五”建設期間,為學校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的建設提供非常有力的支撐,創新了“政產學研”緊密合作的體制機制,促進了科技開發“大聯合”,推動了人才隊伍“大交流”,形成了校企文化“大融通”的良好局面,把學院打造成符合無錫高新區創新型經濟要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服務基地、新興產業緊缺人才培訓基地,構建江蘇高等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的“高新區模式”,成為國家級高新區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成功典范。

2高職院校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的內涵

結合以往常見問題,總結各方經驗,確保平臺能夠順利運行,并且深入的發揮作用,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組織實施,加強平臺建設。2.1集中優勢資源,提高服務水平充分發揮區域優勢,整合資源。新吳區科協作為具有政府職能的群團組織,既有指導區內科普工作的開展功能,又有對各街道科技工作的考核職能,同時也為科技工作的開展提供必要的服務和支持。無錫科技職業學院作為一所高職院校,肩負著為區域發展服務的責任,在師資力量、人才支撐以及各類教學場地等方面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新吳區科創平臺、微納園等相關功能園區,也需要利用區域優勢積極為園區企業廣泛開展科技服務或創新交流等。各街道社區,為了豐富活動,積極組織開展各類科技服務、科普宣傳等活動。集中政、校、企、街、園的資源優勢,形成的科技服務團隊,利用無錫科技職業學院中小企業科技服務平臺作為交流服務平臺,發揮強大的科技服務和功能水平。2.2形成書面合同,建立常態的工作機制。平臺以新吳區科學技術協會和無錫科技職業學院為主要牽頭單位,主動承辦相關科技服務活動,同時組織、協調、協助各相關單位開展科技創新類活動。為了便于平臺工作的開展,由新吳區科學技術協會和無錫科技職業學院簽訂“科普、學術交流及科技工作者活動項目服務”橫向技術服務合同,雙方各指定固定聯系人,并每周一進行工作對接交流,形成完善的工作計劃和周工作備忘錄,建立周密的整套運行體系,不斷維護和提升平臺的功能。每月組織一次科技創新論壇、學術交流、項目路演等;每季度組織承辦企業融資、市場拓展、行業研討等交流活動;每年承辦1-2次有影響力的行業性或綜合類創新創業峰會、展覽、大賽等,有計劃性的開展各類科技服務活動,日常指導、協助各單位開展科技服務活動。同時,政、校、企、街、園各方搭建幾個網絡交流平臺,確保信息的交流溝通,以及工作開展的時效性。

3高職院校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的對策分析

3.1在服務內容上拓展與突破。積極拓展中小企業服務內容和領域,創新服務功能,針對中小企業在各發展階段遇到的不同難題,建立完善三類服務內容:一是科技服務:技術交流、創業輔導、管理咨詢、能力培訓等;二是要素服務:金融服務、人才培訓、信息服務、市場開拓、協作配套、產學研合作;三是政法服務:政策服務、法律援助服務,圍繞這三類服務。服務覆蓋企業發展周期,逐步建立完善的服務鏈,全面拓展服務領域。3.2利用互聯網、行業協會與聯盟等資源創新服務方式。通過建立微信群、QQ群、公眾微信賬號等網絡互動平臺,及時為企業、街道、園區等推送政策、服務信息、產品資訊、科技工作指導等內容;搜集企業基本信息、跟蹤企業經濟指標了解企業經營現狀與困難問題;匯聚一批優秀機構,提供優質服務內容;通過建立基層科協技術協會、企業行業協會、行業聯盟等組織,自律行業行為,形成發展合力,大力提高服務水平。3.3積極開展服務活動,成效顯著。平臺自成立以來,積極主動開展各項工作,活動密集,為各園區、街道、中小企業提供有利的服務。主動尋求服務對象,積極開展走訪調研企業、街道、社區等,走訪中了解對方的需求,有目的性的開展相關服務工作,受到走訪單位的熱烈歡迎,切實提升服務質量;組織各園區、街道共參加或舉辦活動十余場,參與者達2000多人次,主辦、承辦、組織、參加各類活動,如新吳區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沙龍活動、無錫市第二科普宣傳周活動、智匯新吳以色列項目專場路演、創新行動計劃項目介紹、“智匯無錫”大學生創業項目路演、“互聯網+”企業服務創新研討會、“聯企連心,護航創新——保護知識產權我們在行動”講座等豐富的活動;目前,已經在積極籌備成立新吳區老科協及相關基層科協組織,進一步拓寬科技服務領域、加強科技服務能力。并與下半年成立企業科協等基層科協單位,拓展和促進科技服務平臺和質量。

4結束語

平臺成立時間尚且短暫,但是成立以來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搭建的工作架構和機制有利于工作的拓展和創新。平臺將以此為契機,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加快科技服務的步伐,提高科技服務的質量,提升科技服務的能力。

作者:曹方建 單位:無錫科技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李振輝,莊麗娜.地方高校協同創新能力提升機制研究[J].科技與創新,2017,(1).

[2]周紅煒.通過校地協同創新構建區域性科技創新情報信息服務平臺之實踐[J].圖書情報導刊,2013,23(17).

[3]胡堅達,方磊.高職院校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構建初探[J].才智,2013,(16).

[4]宣慧.提升高職院校科技服務能力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