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休閑旅游產業開發問題及措施論文
時間:2022-12-15 11:19:00
導語:探析休閑旅游產業開發問題及措施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旅游業發展拉動了休閑消費,文化娛樂、運動休閑、商業、農業在廣西成為休閑消費的時尚,并呈現出了多元化的休閑產業特點。但是,從政府到企業,從交通部門到旅游服務業,許多部門和商家在“食、住、行、玩”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只有提高旅游產業水平,大力發展文化娛樂業,發揮旅游帶動作用,才能促進休閑產業發展。
關鍵詞:休閑產業休閑消費產業鏈建設
休閑消費與休閑產業
(一)旅游業發展拉動休閑消費
旅游業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發展最為迅速,前景最為廣闊的產業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回歸自然、訪古探幽的興趣高漲,旅游顯示出無窮的魅力。旅游這種休閑消費把旅游情結、文化娛樂、體育健身三者融合在一起,很受各類人士的喜愛。這種休閑消費既使消費者增加了閱歷、陶冶了性情,又享受了人生、健全了體魄。隨著旅游業發展,休閑產業會更突顯其多元趨勢。
(二)文化娛樂成休閑消費時尚
近年來,廣西各地文化市場成為市民和游客休閑觀光的重點。人們在休閑中追求文化品位、文化享受,感受文化氛圍,接受文化熏陶。利用休閑時間進行文化娛樂是人們休閑消費最主要、最普遍的需求。在廣西南寧、桂林等城市的市民常常選擇在家觀看電視、錄像、家庭影院,或外出觀看電影、觀賞節目、聽音樂、跳舞。還有的經常以親朋好友為群體,或切磋棋藝,品嘗茶藝,喝咖啡或盡情享受泡吧文化和網絡文化的樂趣等。這些積極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不僅使人們得到高尚有益的休閑消費,而且還可以得到高雅美好的藝術享受。從文化市場的種種跡象表明,無論報刊、圖書,還是電影、音像,近年來廣西各地文化市場潛力巨大。
(三)運動休閑消費市場發展勢頭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人們愿意把休閑時間和部分收入花在強身健體上,廣西各地都市的游泳館、網球場、羽毛球場、跆拳道館、旱冰場、男子健身房、女子健美中心、臺球廳、保齡球館、瑜珈館等,已經成為人們節假日或休息時間常去消費的場所。像高爾夫球高消費項目也吸引了不少顧客。至于觀看足球、籃球、排球、體操等比賽,更是多得不可勝數。由此可見,運動健身在廣西各地都市的市場空間較大,這種休閑消費的市場前景看好。
(四)商業街呈現休閑時特性
現代的商業街里,商場、超市林立,各種專賣店、餐飲店、應有盡有。加之城市及城鄉之間交通便利,在廣西人們已將“逛街”看成首選的休閑方式,商場也就成為休閑產業最大的窗口之一。從中心城市到縣城不少商廈和專賣店十分注重美化購物環境,許多商場引進盆景、鮮花、燈光噴泉、藝術雕塑乃至假山魚池,使購物環境充滿活力,成了溫馨世界,讓顧客在瀏覽購物之中得到美的享受。在南寧、桂林、柳州、梧州、北海等地不少商廈和購物中心特意辟出場地作為顧客的共享空間,實行開架售貨、電腦管理,并設立咖啡間、休息廳、展覽角、娛樂區等空間。還有更多的時裝專賣商場推出流行服飾展覽、名師獲獎作品展、時裝模特表演,讓人領略到一種文化氛圍,增添不少藝術渲染力,使顧客感覺不是單純的購物,而是置身于特定的藝術環境中,成為一種享受。
(五)休閑農業受到城市居民青睞
隨著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們崇尚大自然、回歸大自然的生態意識不斷增強,因而出現了休閑農業。在南寧等地眾多城市居民利用節假日和家人或朋友到近郊的農業園和農村去從事種地、觀賞、采摘等活動,親自感受辛勞,并獲得田園情調的休閑度假和輕松、愉快、寧靜的精神享受。這種耕作體驗、品嘗消費、療養修身型的休閑農業旅游是近年廣西城市居民主選項目之一。
廣西休閑旅游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旅游產業化水平不高。首先,各旅行社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桂林、北海、南寧一些主要的旅游線路上,從促銷宣傳、人員組織安排及資金的投入上都重點向旅游熱線傾斜,導致游客對旅游地點的選擇過于集中。由于現有旅游基礎設施超負荷運行,難免接待質量會出現問題,得不到保證。其次,旅游點營銷手段太少,旅游產品品種單調,層次較低,缺乏休閑內涵。再次,各旅游景點在軟硬件配套設施方面,在旅游信息傳輸協調等方面還欠缺很多。最后,旅行社無序競爭,使旅游市場競相壓價,旅行社生意火爆利潤卻平平。
消費者消費不夠理性。一是消費意識不成熟,存在盲從心理。表現在出外旅游對景點盲目選擇,喜歡跟風,人家去什么地方游玩、觀賞,自己也跟著去;購物時見商場打折讓利就有購買沖動,只顧價格便宜,不管是否需要;休閑娛樂也喜歡隨大流,不會尋找新的消費途徑。二是消費權益保護意識不成熟,對自己的權利與義務缺乏正確認識。一方面不了解如何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利,另一方面是當消費利益將遭受損失時,不懂得及時采取措施把未產生的損失降到最低。三是消費觀念有待提高。
休閑旅游產業開發不足。目前休閑熱僅僅是邁向追求生活質量的新階段開始。溫飽之后,不僅有享受可供追求,更有發展的需求和動力。廣大消費者對身體健康的向往、對精神生活的渴望、對自身文化素質的提升、對職業技能的尋求同樣有著迫切的要求。這些都是亟待大力開發的領域。在南寧、桂林、柳州、梧州等城市對民眾的精神生活和身體健康等行業產品開發較好,但其他城市可供追求的產品仍缺乏。以歐美發達國家為例,較長的假日里,旅游勝地固然游人大增,但也有相當多的人利用這一良機為自己、為子女的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的提高而花錢。在發達國家的城市里,各類圖書館、博物館為數眾多,各具特色,成為市民乃至學生的第二課堂,讓人流連忘返,百看不厭。這類場所,吸引的大多是附近居民,很少給假日的交通增添大的負擔。由此而見,休閑產業,不僅要滿足消費者旅游和購物等基本需求,從長遠來看,還要滿足人們休閑發展的愿望,豐富假日大餐的內容,真正把消費者在假日的各種消費需求挖掘出來并最大限度地加以滿足,政府、企業、行業應予重視。
促進廣西休閑產業發展的策略
(一)發揮旅游帶動作用促進休閑旅游產業發展
廣西旅游資源十分豐富,除了一些現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景區外,許多景區由于長期以來產品開發欠綜合考慮,又缺乏高水平的策劃包裝,加上財力有限,促銷乏力,因而不能對國內外市場產生更大吸引力,造成廣西旅游資源沒能發揮更高效益。只要增加這些景區的基本配套設施投入,加大促銷力度,這些景區就能產生強有力的吸引力,既能分流過熱區的部分客源,又可以擴大旅游市場的需求總量。旅游城市要在提高自身承載力上下功夫,改變旅游管理體系中條塊分割、職能弱化等弊端,使旅游管理一體化。此外,還應發展城市周邊旅游和城郊旅游,以分散游人。引導本市居民在假日到郊外旅游,以便把更多的空間留給外地游客。目前區內的旅行社大多處于小散弱差狀態,無論在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都沒有很強的競爭力。因此,廣西各級政府主管部門一方面要扶優扶強,使具有優勢的旅行社得以不斷地發展擴大,另一方面要鼓勵旅行社組建聯合體,內部統一步調,規范運作,優勢資源互補,推出精品,開辟特色,提供優質服務。
(二)加強休閑產業鏈的建設
1.科學規劃加強管理,大力發展文化娛樂業。據調查,長假期間,市民的消費結構中文化消費占家庭、社會消費的比例在不斷提高,市民花錢觀賞文藝表演、參加各種文化娛樂活動的已越來越普遍。隨著休閑旅游產業的發展,應積極發展報刊、圖書、電影、音像等傳統文化行業,舉辦書市、花市等富有特色的廣場娛樂項目,適當增加文藝演出,開展各種娛樂項目。廣西有發展文化娛樂業的良好基礎,如有日趨發展的消費群體,良好的市場環境等。因此,要不斷增強娛樂性,注重參與性,提升假日的附加值,深化假日的吸引力。并適當增加運動場等青少年樂于參與的娛樂場所,使他們盡情享受娛樂文化的樂趣,在滿足個性化需求方面提高營造能力,用豐富多彩的消費方式來創造消費、引導消費。
2.重視體育健身業,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一是要興建和改造體育健身場地和設施;二是要正確合理地進行引導。關于前者,據統計,目前廣西已擁有350個體育場館,具有一定規模,但人均體育場館面積不足1平方米,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因此,興建一批體育場館,改造一批體育場館,是很有必要的。應該看到,我們的體育健身休閑消費起步很晚,消費水平不高,要從現有的實際出發,合理引導這種休閑消費。
3.抓好餐飲零售業,帶動休閑產業發展。首先,餐飲業要把握好以下幾種節日服務型經營方式:一是主婦型。即飯店為市民家庭配送半成品節日套餐,飯店只收取少量的加工費。二是包辦型。即飯店為市民預訂到飯店就餐的節日家宴。餐館酒店要本著勤儉節約、物美價廉、面向市民、為大眾服務的原則,推出特色的個性化菜譜,擴大目標市場。三是系列型。為適應現代人的消費需求,餐館酒店應推出面向家庭的節日宴席快送、“出租廚師”,向居民開放客房、游藝廳等休閑娛樂設施和場所,以吸引居民到酒店里自娛自樂過假日。同時,餐飲業的經營者,還應在文化品味上做文章,要以飲食文化搭臺、在店內推出書面攝影展覽、音樂欣賞、雜技魔術表演、名廚教授顧客“絕活菜”等活動,讓顧客集食、飲、賞、覽、聽、玩于一體,吃的同時又得到精神享受。商場要在店內外營造濃厚的節日氣氛,除了張燈結彩、披紅掛綠等一般方法外,還要注意布置出自家的特色。節假日商家應以真誠回報顧客消費者為宗旨,開展打折銷售、買大件贈小件、以舊換新等促銷活動,促銷活動要以“情”字當先,充滿濃郁的溫情,打動消費者的心。
4.創品牌,積極發展特色休閑農業。休閑農業是一種商品農業,要有推銷商品的意識,通過廣告宣傳向城市居民輸灌休閑意識,通過各種農事活動(如花卉展覽、民族體育競賽、民間舞蹈、民間絕技等)吸引游客。主動適應市場,積極爭取市場。應大力發展都市農業和觀光農業,利用最先進的農業科技成果,在為市民提供衛生、潔凈、新鮮的農產品同時,為市民創造一個回歸大自然的綠色生態環境,廣西各地城市在發展特色休閑農業方面已取得較好成效,勢頭也好,在這基礎上應創出品牌來。
5.重視技藝培訓。不少人希望利用假期難得的時間學習汽車駕駛、電腦操作、花卉栽培、投資理財、古董鑒賞、書法篆刻和體育、舞蹈、烹調等一技之長。社會各方面應當提供這些方面的機會,促進這些行業發展,以滿足各類培訓的需求。公務員之家
社會發展的現實表明,為休閑而進行的各類生產活動和服務活動正在日益成為經濟繁榮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在大中城市中,各類休閑活動已成為經濟活動得以運行的基本條件。盡管從歷史的角度看,城市的產生和發展主要依賴于制造加工業的繁榮,然而,如今城市的經濟模式已經開始轉向依賴于休閑活動的興旺發達了。因而,城市經濟的良性循環在很大程度上也越來越依賴于休閑要求的實現,這種休閑產業的發展在廣西隨處可見,諸如,在都市中河、湖、港口附近區域的商業開發、娛樂設施、餐飲服務、體育競技,還有旅游觀光、名勝古跡的開發利用,以及節假日和各類慶典場合的商業傾銷,各類非職業技能培訓式的成人教育,眾多高雅藝術的蓬勃發展,所有這一切無不反映出經濟模式在向以休閑為依托的經濟轉變。一個地區如果擁有并建設這些條件,那么,對于日后的經濟繁榮將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基于這樣的認識,許多地方都把他們的娛樂設施、商業網點、鮮花草坪和休閑服務看作是經濟投資的一部分,只要加強休閑消費引導,休閑產業將會迎來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舒權,東明正.休閑消費浪潮與休閑產業的崛起[J].對外開放研究,2000
2.冉斌.我國休閑旅游發展趨勢及制度創新思考.經濟縱橫,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