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對金融支持富陽市旅游業發展的思考

時間:2022-03-11 02:35:00

導語:小議對金融支持富陽市旅游業發展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對金融支持富陽市旅游業發展的思考

摘要:旅游業作為朝陽產業,引起了許多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通過分析富陽市旅游業以及金融支持旅游業的現狀與不足,結合實際提出金融業進一步加強對旅游業支持力度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金融支持;旅游業;建議

旅游業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興行業,當前已成為浙江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今年以來,富陽市旅游行業以新一輪解放思想大行動為指導,以旅游服務質量提升年為契機,積極打響“富春山水、運動休閑”品牌,不斷加強“新富春山居游”的宣傳力度,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旅游業對富陽GDP的貢獻率并不高。因此,探討金融如何支持旅游業可持續發展,對于進一步促進富陽旅游業乃至整個經濟的快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富陽市旅游發展概況及金融支持的基本情況

(一)旅游業發展概況

富陽地處“西湖—富春江—千島湖—黃山”國家級黃金旅游線的前站,既賦山城之美,又具江城之秀,是典型的江南山水城市。一川如畫的富春江橫貫境內;有華東地區最大的野生動物世界(國家AAAA級景區),保留明清建筑特色的孫權后裔聚居地龍門古鎮(國家AAAA級景區),再現造紙印刷兩大發明的中國古代造紙印刷文化村,亞太地區第一洞廳的碧云洞(所在富春桃源景區為國家AAAA級景區),以及富春山居國際高爾夫球場、度假勝地富春桃源、鐘靈毓秀的鸛山、天鐘山等。

1—9月,全市接待國內外游客418.11萬人次,比去年同期407.19萬人次,增長2.68%。其中,國內游客414.78萬人次,比去年同期403.60萬人次,增長2.77%;入境旅游者33332人次,比去年同期35923人次,減少7.21%。實現旅游總收入28.08億元,比去年同期25.85億元,增長8.63%。其中,國內旅游收入27.45億元,比去年同期25.16億元,增長9.12%;外匯收入901.65萬美元,比去年同期968.47萬美元,減少6.90%。

全市共有收費旅游景區8家。其中,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3家,國家AAA級旅游景區1家,其他景區4家。1—9月收費景區接待一日游游客148.76萬人次,比去年同期161.59萬人次,減少7.94%。實現門票收入7127.83萬元,比去年同期7261.72萬元,減少1.84%。

(二)金融支持情況

隨著富陽市旅游業的迅速崛起,各金融機構切實更新經營理念,積極拓展信貸業務,不斷改進金融服務,金融業逐步介入旅游行業。截至2010年10月末全市銀行類金融機構中,目前有8家向旅游企業及相關產業發放貸款,大部分貸款是用于賓館、酒店、飯店等企業升級改造和支持景區建設。其中,住宿及餐飲業貸款10525萬元,占36.93%。旅游景區貸款15400萬元,占54.03%,如永安山莊從杭州銀行、民泰銀行、農村合作銀行等共獲得900萬元貸款;富春山居國際高爾夫球場從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共獲得12000萬元貸款;野生動物世界從中信銀行獲得1500萬元貸款;新沙溫泉度假村從杭州銀行獲得1000萬元貸款,用于前期景區建設。其他旅行社及相關企業貸款2578萬元,占9.04%,

截至2010年10月末,富陽市各商業銀行貸款余額為478.17億元,與旅游業相關的貸款余額為2.85億元,只占商業銀行總貸款余額的0.6%,相對旅游業占GDP的8%~10%的產值份額而言,與旅游相關的信貸投入所占的比例明顯偏低。

二、旅游業發展和金融支持存在的問題

(一)富陽市旅游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品牌效應不明顯。富陽市雖擁有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3家,國家AAA級旅游景區1家,但其知名度還主要局限在浙江省內,品牌效應遠未得到充分發揮。

2.旅游業對GDP的貢獻率偏低。近年來,富陽市旅游產業鏈尚未充分延伸,旅游業收入主要靠“游”這個環節產出,收入總體偏低。據資料顯示,2007—2009年富陽市旅游業收入分別為25.1億元、31.3億元、34.68億元,旅游業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8.70%、9.13%、9.84%,相對其他主要產業而言,旅游業對GDP的貢獻率偏低。

3.金融機構支持不足,產業發展緩慢。一是金融支持旅游業發展能動性不強。金融與旅游產業發展未能有效對接,信息溝通交流不夠,支持旅游發展的相關優惠政策也不完善。二是金融資金對旅游業的投入不足。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10月底全市各金融機構共發放旅游及相關服務產業貸款分別為7646萬元、22308萬元、20677萬元、26515萬元、28503萬元,分別占全部貸款總額的0.41%、0.98%、0.75%、0.67%、0.6%。從金融機構貸款的數據來看,旅游貸款占全部貸款余額的比例遠遠小于旅游收入占GDP的比例(見下圖),并且2007年后旅游收入占比逐年增加,而旅游貸款占比逐年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金融機構對旅游業及相關產業的資金支持還遠遠不足。

(二)金融支持旅游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旅游企業的先天性缺陷削弱了金融機構的支持力度。一是多數旅游企業規模小,抗風險能力較弱,客觀上限制了銀行信貸資金的投放。二是商業銀行與旅游企業的融資信息不對稱。金融機構對旅游管理、發展規劃、項目開發、融資需求不甚了解,對項目前景、預期收益、風險程度等難以作出準確的判斷,致使銀行信貸投放難以適應旅游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2.旅游企業缺乏有效擔保抵押物,影響信貸資金的投入。目前我市旅游企業、旅行社、景點的基礎設施建設信貸資金需求量很大,項目建設時間長,經濟效益產生慢,創收能力弱。大多數旅游企業只有景區承包經營權,沒有取得土地使用證,導致在申請貸款時難以提供足值有效的抵押擔保物,制約著銀行對其發放貸款。

3.缺乏金融支持旅游業發展的整體規劃。由于旅游業貫穿著“吃、穿、用、住、行、游”等多個開發建設和消費領域,產業鏈條長,覆蓋范圍廣,各金融機構的金融支持事實上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和考驗。加之深入調研少,缺乏各方溝通和協作,導致金融支持旅游業發展的整體規劃性較差。

三、金融支持旅游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一)政府應積極支持旅游企業并將其做大做強

一是搭建銀企溝通、合作平臺。通過政府牽頭,定期召開銀企洽談會、推介會等,增進政、銀、企之間的關系,讓銀行和企業了解政府部門支持旅游產業的優惠政策;讓企業充分展示其良好的發展前景;讓銀行對其最新信貸投向、金融產品及貸款發放的必要程序進行說明,達到相互了解和信任的目的,促進相互合作與發展;二是積極落實擔保優惠扶持政策。對有市場、有效益的重點旅游項目(如新沙島、農家樂等),實行積極的財政稅收政策,對其貸款實行貼息扶持,適當降低銀行貸款風險。針對融資困難的旅游企業,建議政府開辟綠色通道,適當減免旅游企業的房產、土地證等費用;三是積極做好旅游市場營銷。以依山傍水的生態環境為依托,緊緊抓住“西湖—富春江—千島湖—黃山”國家級黃金旅游線前站的優勢以及杭黃高鐵即將建成的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做好旅游營銷文章。通過網絡、電視、報刊宣傳相結合深入宣傳富陽旅游,推出富陽運動休閑之城形象宣傳專題頁面,打響“富春山水、運動休閑”品牌,不斷提高城市旅游知名度。

(二)金融機構應合理調整信貸結構,切實加大信貸投入,改進金融服務

一是優化信貸結構,擴大基層行信貸審批權限,逐步把一部分資金投向旅游擴建改造及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上。金融機構要及時了解旅游業發展的重點投資領域,積極參與旅游項目的調查研究,形成旅游信貸支持與金融風險控制的長效機制;二是開發新的貸款品種,嘗試推出門票收益權質押、景區設施抵押等擔保貸款產品。同時結合新農村建設,對開發前景廣闊的特色旅游產品生產給予優惠的信貸扶持,對農民群眾興辦的“農家樂”給予農業貸款扶持,對有創新性和帶動性的旅游項目安排一定的政策性貸款,逐步形成全方位的金融支持體系;三是提升金融服務水平,不斷完善金融配套服務工作。拓展金融服務領域,調整和優化網點布局,在主要景點設立自動存取款機,安裝刷卡終端,提供外幣兌換等金融服務。通過多種金融服務方式,創造一個良好的旅游金融服務環境。

(三)人民銀行應積極發揮窗口指導作用,全力為旅游企業搭建金融服務新平臺

一是充分發揮牽線搭橋的紐帶作用,幫助金融機構找到金融與旅游產業供需的結合點,將有限的金融資源投放到有市場前景的旅游產業中。同時協同其他相關部門,結合市政府對旅游業的規劃做好金融支持旅游業發展的整體規劃;二是加強調查研究和征信建設工作,充分利用信貸征信系統提供的相關信息,引導商業銀行將資質好、信譽高的旅游企業作為優先放貸對象;三是加強軟環境建設。協調配合做好銀行卡聯網測試工作,不定期對POS、ATM標準化改造,幫助金融機構解決游客在本地旅游刷卡消費時出現的各種問題,為游客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務環境;四是加強宣傳與協調。做好富陽旅游發展的正面宣傳,積極鼓勵金融機構向各自的總行、分行反饋當地旅游業發展現狀和發展前景,激發金融機構支持旅游產業發展的內在動力,爭取更多的金融支持和政策傾斜。

參考文獻:

[1]人民銀行麗江市中心支行課題組.金融支持麗江文化產業的現狀、問題與建議[J].西南金融,2005,(12).

[2]王德業,惠建華,孔磊.金融支持地方旅游經濟發展探析[J].濟南金融,2006,(5).

[3]饒文津.江西省旅游產業發展及金融支持策略選擇[J].金融與經濟,2010,(1).

[4]段愛明.金融支持張家界旅游文化產業問題探討[J].武漢金融,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