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區旅游業發展的建議透析
時間:2022-05-19 09:37:00
導語:川南地區旅游業發展的建議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川南旅游開發的導向、人才和資金預備及產業協調等新問題進行了探索,提出了川南旅游資源地域開發的時空模式,建議加強重點景區的資源保護和開發建設,以及加大對本地區特色旅游商品的開發和提倡生態旅游。
一、川南旅游業的目前狀況
本文所指的川南旅游區,包括四川盆地南部的宜賓、自貢、瀘州三地市。川南旅游區資源豐富、區位條件、區域經濟及交通條件均較好,但在四川省規劃發展的五大旅游區中,是開發最差的旅游區之一。針對重慶成為中心直轄市之后,川南旅游區在四川省宏觀布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對川南旅游開發的一些戰略性、方向性新問題進行了探索。
四川盆地南部的宜賓、自貢、瀘州地區,是我國沿海地區和長江流域組成的“T”字型生產力布局的底部。旅游開發的自然、經濟基礎都比較好。川南國家級風景名勝蜀南竹海、自貢恐龍博物館在國內外早已聞名。此外,西秦會館、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焱海井等也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川南三大城市宜賓、自貢、瀘州皆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川南旅游區還有各類省級風景點7處,市縣級地方性景點更是數不勝數。省級景點“石海洞鄉”、“人懸棺”、“巡司溫泉”等名聞遐邇。該區不但旅游資源豐富,級別高、吸引力強,而且類型復雜多樣,旅游行為類型和功能結構完善,層次結構、地域組合優越。自然、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相映成趣,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該區處于成、渝兩大客源地夾峙之下,區內、區外客源潛力都很大。重慶成為直轄市之后,四川省調整了旅游業宏觀布局,川南旅游區被列為下一步重點開發的旅游區之一"。
二、開發川南旅游業的重要意義
旅游業既是一個新興的經濟產業,又是一項重要的社會事業。開發川南旅游資源,發展川南旅游業將對川南社會、經濟各個方面產生重大影響,主要表現在摘要:(一)發展川南旅游業,將加速資金積累和回籠,增加外匯收入,使區域經濟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眾所周知,旅游業投資少、見效快、資金回報率高,因此國內外只要有條件的地區都爭先發展旅游業。川南地區旅游業雖剛起步,但已帶來了明顯的經濟效益。(二)旅游業屬勞動密集性行業,對勞動者的專業技能要求相對較低,從業人員需求量大,可緩解川南勞動力就業緊張的新問題。據有關資料統計,旅游部門每增加一個直接就業人員,可增加間接就業人員2人~215人。因此,川南旅游業的發展將為該區創造一個良好的就業環境。(三)將促進川南地區城鎮建設。隨著景區的開發,游客的增加,各種基礎設施、旅游設施將日益完善,從而大大推進新、舊城鎮的建設。(四)有利于在川南重工業經濟區中建立區域性的環境保護體系,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美化區域環境。在規劃中,川南屬于重化工、能源基地,此類經濟區域易受到環境污染的威脅,而發展旅游業,有利于人們重視環境保護和治理,建立一個山清水秀、環境美麗的川南旅游區。無論是在經濟效益上,還是在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上,川南旅游的發展都將造福于人民和子孫后代,應引起川南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
三、川南旅游業開發中的重要內容---旅游商品
在川南旅游業開發中我們應該重視對旅游商品的開發,旅游商品能滿足旅游者的生理、心理的各種需要,但不同類型的旅游商品又有很大差異。
(一)川南旅游商品開發要突出特色摘要:第一川南“中國名酒系列”;第二“珍貴水果系列”,包括龍眼、荔枝、抽子等;第三“旅游工藝品系列”,以竹、龍、草編等為主題。要把握好市場,政策上予以扶持,組織管理好生產、銷售的多個渠道。
1.川南“中國名酒系列”摘要:包括盧州老窖,古藺郎酒、宜賓五糧液,早已聞名國內外。
2.龍眼、荔枝等名貴水果系列摘要:龍眼、荔枝屬于南亞熱帶水果,果肉質佳、味美,營養豐富,是市場上最受歡迎的高檔珍貴水果。川南有上千年種植歷史,宜賓尚有幾株當年曾上貢過楊貴妃的千年古荔枝樹。今日荔枝分布區已移向東南,以盧州市為主,其氣候屬南亞熱帶類型,為四川盆地唯一的非凡氣候區,適宜龍眼、荔枝的生長,適栽面積500萬畝,以盧州市中區、滬縣、納溪、合江最宜種植。
3.竹工藝及美術品摘要:川南竹類資源豐富,以楠竹(毛竹)為主,栽植易、產量高,覆被好,可一次造林永續利用,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都比一般林木高。川南可開發的竹旅游商品很多摘要:如竹簧、麻將、竹筷、竹椅、竹雕、涼板、翻簧竹刻、竹簾畫、龔扇等。江安縣有竹簧工藝學校,宜賓市有竹類專業探究所。川南有各類竹藝加工老藝人、技術能手幾百人。
4.草編制品摘要:以燈草為原料。燈草是兩年生耐寒水生草本植物,可于水稻收割后栽植,次年5月收割,利用閑置冬水田栽植,不務農時。用燈草編制的各種生活、旅游用品,既有實用價值,又有觀賞價值,如榻榻米草席,深受日本人喜愛。川南草編制品曾出口日、英、美等三十多個國家。
5.恐龍系列仿制品摘要:可仿制侏羅紀、白要紀各種不同類型恐龍。質地可選擇塑料、陶瓷等多種類型。也可制造各種電動的小型恐龍仿生玩具、工藝品。
6.其它名特產品摘要:金河蘑芋,產于宜賓屏山的金沙江沿巖一帶。宜賓“功夫”茶、敘府糟蛋等也是當地有名的土特產品。
(二)川南旅游商品的分類,按旅游商品的美學特征,可把川南旅游商品分為如下四個大類摘要:
1.實用品又分為摘要:①土特產品,如盧州龍眼、荔枝;②旅游食品,如竹筍,竹蓀;③旅游用品,如竹席、竹簾、涼板、竹筷;④其它非旅游專用的日常生活用品。
2.工藝品又分為摘要:①織繡類,如自貢龔扇;②陶瓷類;③紡織類,如竹編制品;④雕刻類,如竹雕工藝作品;⑤鑲嵌類;⑥傳統工藝、民間工藝類,如剪紙。
3.藝術品又分為摘要:①繪畫類,如川南國畫、竹簾畫;②雕刻類,如竹雕。
4.文物商品及其仿(復)制品如恐龍仿制品。
(三)在進行旅游商品開發時,要注重旅游商品本身所具有的實用性、藝術性和紀念性的屬性。就川南旅游區的實際情況而言,還應注重摘要:
1.突出主題。根據川南旅游區的人文古跡和自然景觀的特色,川南旅游商品的開發,應以“酒、龍、鹽、竹、泉、洞”為主題,在這六個字上多作文章。
2.突出功能和特色。各旅游地域系統(或景區)旅游商品的開發要突出自己的功能和特色,如蜀南竹海的“竹”,宜賓的五糧液,自貢旅游小區的“恐龍和鹽”,廬州的盧州老窯,這些都是各自的“金字招牌”。
3.要系列化、多樣化和小(微)型化。旅游者可能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年齡、職業、性別、喜好、社會階層也不盡相同,開發設計和經營旅游商品要從川南旅游區實際出發,充分考慮潛在客源市場的各種因素,實行多種題材、多種規格、多種原料、多種色彩。還要盡量系列化、配套化,滿足旅游者不同層次,不同趣向的需求。
4.要強調“就地選題、就地取材、就地生產、就地銷售”
不少以當地名勝古跡為題材設計的旅游商品,都是以當地特有材料、傳統工藝生產,并在當地銷售的摘要:如“三峽石”、“劉三姐繡球”等。川南仿造的恐龍、竹雕等類旅游商品,也應立足于川南本土。
此外,川南各地、市、縣尚有許多地方名特產品、民間工藝品,可供挖掘整理和開發。一方面,要加強對旅游商品的宣傳工作,既要導“游”,還要導“購”。另一方面,既要通過“挖掘整理和開發”來增加其品種數量,又要通過豐富其“內涵”,來提高其質量和效益。旅游商品的開發是旅游產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川南這個新旅游區的開發中,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
四、開發川南旅游業的重要辦法
(一)加強管理,統一規劃,促進旅游業的發展
開發川南自然、人文景觀旅游資源,要從四川省的宏觀布局出發,制定川南及各旅游地域系統的資源開發和旅游業的發展規劃,使區域旅游資源的開發有章可循、協調發展;要建立和完善管理體制,建立統一的管理機構,盡快糾正實際工作中出現的“條塊分割、政出多門”現象;在有條件的地、市、縣應在政策上給旅游業以優先發展的地位,在財政、用地、稅收、引進資金上制定出優惠政策。旅游業的發展,有賴于相關產業(如交通運輸、郵電通訊業等)的協調發展,有條件的地區應盡快改善基礎設施,非凡是旅游交通狀況差而旅游資源較豐富的地區應迅速改善本地旅游景區可進入性的條件。
(二)在開發導向上應由國內向國外拓展
川南旅游區資源豐富,但開發晚,缺乏象峨眉山、樂山大佛、九寨溝那樣在國內外影響大的旅游景點。自貢恐龍、蜀南竹海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吸引力,但開發晚,缺乏“深加工”,活動項目較單調。因此,本區旅游景區知名度的提高,需要進行宣傳促銷和“時間”。在川南旅游資源開發中,目前應注重對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資源進行“深加工”,主要客源應立足于國內,待基礎設施建設,非凡是賓館等服務設施建設上檔次以后,再逐步向國外拓展客源市場。
(三)重視旅游人才培養
隨著川南旅游業的發展,旅游從業人員和各類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都將迅速增加,因此應在川南部份高校開設旅游專業,培養旅游本、專科學生;或在川南三大城市中選擇一市,建旅游中等專業學校,必要時可建立或改建旅游職業中學,培訓高素質的旅游服務人員。
(四)開拓資金渠道,加大投資力度
旅游資源的開發涉及面廣,基礎設施建設、旅游設施建設等都需要大量投資,全靠當地政府必然有困難,可采取以下辦法摘要:爭取國際項目或國家、省內的支持;多渠道籌措資金,在政策上可統一規劃,做到誰投資誰受益,一家管理,多家開發;把旅游設施建設和一些大型項目的建設結合起來,如川南的煤礦開發項目可和高縣、筠連的旅游資源開發一并納入規劃和建設。
(五)加強旅游資源的保護和管理
目前,川南旅游區有眾多古跡缺乏保護,破壞嚴重,非法占用旅游景區土地和古建筑物的現象時有發生,且景區項目差,環境質量差,因此應實行保護性開發。重點景區應劃定界線,在景區內分別設置下幾個區。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對待,實行不同的管理方法。
(六)加強橫向聯系,開展和周邊地區的協同開發
川南旅游區毗鄰滇、黔、渝,開展和周邊地區的聯合開發,有利于優勢互補。川南瀘州旅游片區南部和貴州西北的習水縣、赤水縣相鄰,習水丹霞景觀旅游資源十分豐富。赤水縣十丈硐瀑布可和黃果樹瀑布媲美,開發價值大,但交通閉塞,若以貴陽為中心進行開發,相距甚遠,交通條件差,開發難度大。瀘州距十丈硐瀑布僅70多km,若以瀘州為依托進行開發,可事半功倍。川南旅游區和貴州西北地區進行旅游資源的協同開發,必將推動雙方旅游業的發展和區域經濟的騰飛。
參考文獻
[1保繼剛等,旅游地理學.北京摘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波,論旅游者空間行為和區域旅游業的發展以川南旅游區為例,地理,2007
- 上一篇:小議旅游營銷的新問題與戰略
- 下一篇:端午節國旗下發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