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本科復合型人才培育思索

時間:2022-03-05 05:13:00

導語:旅游管理本科復合型人才培育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管理本科復合型人才培育思索

目前,有的高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在人才培養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辦學理念不清、學生專業思想不牢、教學環節偏重理論化、忽視對學生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培養等問題,因此,需要轉變專業人才培養理念。筆者在此提出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思想,其內涵是知識儲備復合、擁有多種能力、創新意識較強和綜合素質較高,以下是我們構建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思路。

一、改革課程體系與培養方案

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的構建,需要對以往“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相對封閉、僵化的課程體系進行改進。根據學校建立通識課程體系的要求,我們對2008級及其以后的旅游管理本科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系統改革,采用了通識課程與模塊式課程相結合的新型課程體系,課程體系總體上分:思想政治教育課程(17學分)、通識教育課程(師范專業方向50學分、非師范專業方向39學分)、專業教育課程(師范專業方向74學分、非師范專業方向80學分),個性發展課程(6學分)。專業教育課程又包括學術型課程模塊(師范37學分、非師范39學分)、應用型課程模塊(師范25學分、非師范27學分)、復合型課程模塊(師范12學分、非師范14學分)和實踐教學環節模塊(23學分,主要包括專業技能、專業見習或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

二、打造優秀師資團隊

我們考慮到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很少接觸旅游行業實踐,幾乎是從學校到學校的情況。針對這種現狀,旅游學院可考慮聯系不同類型的旅游企業,建立多種類型的實習基地。同時,利用寒暑假的機會有計劃地選派教師到旅游企業去掛職鍛煉,以熟悉旅游企業的管理和運作。另外,除引進外,還可通過舉辦講座、外派訪問學者、攻讀學位等方式提高師資隊伍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

三、實行主輔修制與雙專業雙學士制

旅游管理本科專業的學生,在主修旅游管理專業的同時,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旅游業綜合性強的特點,跨學科輔修另一專業,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或培養其他技能,提高綜合素質。我校從2010年6月開始實行主輔修制,這對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形成復合型知識結構有積極意義。對于旅游管理本科專業的學生來講,考慮到復合型旅游人才的培養要求和旅游行業國際化視野的需要,可引導學生首選外語、市場營銷、國際貿易、會計、計算機應用等專業。

四、強化實踐教學環節

在2008版旅游管理專業培養方案中,實踐教學環節模塊給了23學分,主要包括專業技能(實驗)、專業見習或實習、畢業綜合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部分內容。為了使實踐教學落到實處,需要給予配套支持。首先,制定實踐教學大綱和相關制度;其次,建立導游模擬實驗室、酒店餐飲實驗室,并保證有關課程購買實驗材料的經費。我們學院已投入資金建立酒店餐飲實驗室,未來還需建立導游模擬實驗室,并提高實驗室的利用率;第三,保證學生專業課程外出的見習次數;第四,強化畢業實習,加強實習環節的管理。目前,每年的第六至第七學期之間(每年7月至12月),我們安排學生在實習酒店實習半年,使學生熟悉酒店管理業務,效果較好。

五、規范教學管理與改進教學方法

規范教學管理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本保障。要對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規范,包括教材使用、教學進度表、教案檢查、聽課次數、期中教學檢查等。我們每學期在全院進行兩次公開課教學。對于教學方法,則鼓勵教師根據課程特點認真總結和改進。在傳統講授的基礎上,目前,旅游專業教師多采用多媒體教學,聲像并茂,視聽結合,效果良好。盡管如此,筆者仍然建議與粉筆板書結合,效果更理想。至于教學方法,應結合課程內容綜合運用案例分析法、操作示范法、情景體驗法等,以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六、改革辦學體制,加強橫向交流

旅游管理專業的運用性、綜合性特征,客觀上要求我們建立開發型辦學機制,這就是加強校企合作與橫向交流,走產學研一體化道路。如旅游企業為旅游學院提供辦學條件,院校為旅游企業提供人才、研究成果,為企業發展獻策獻力;企業和院校人員可相互兼職,既可較好地解決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問題,也有利于彌補旅游專業教師實踐技能不足的缺陷,達到學校與企業雙贏的局面。同時,應加強與省內外、國內外旅游院校的交流與合作,把其先進的旅游教育理念、辦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管理思想吸收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