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旅游區園林建筑特點
時間:2022-06-27 08:19:04
導語:避暑旅游區園林建筑特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避暑山莊學”是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清史研究所長戴逸先生提出來的。1983年,他以《應該建立“避暑山莊學”》為題撰文,提出了建立“避暑山莊學”的構想。并且,信心十足地說:“我們一定能夠建立起這門新的學科”。顧名思義,“避暑山莊學”是以避暑山莊為研究對象的學科。這門“新的學科”,其主要內容屬于社會科學中的學問。胡適先生在《清代學者的治學方法》中說:“凡成一種科學的學問,必有一個系統,決不是一些零碎堆徹的知識”。“避暑山莊學”,同其他社會科學的學問一樣,也應該是有系統的知識。多年來,避暑山莊研究領域,由于許多學者的努力,發表和出版了不少論文和專著。這些論著,既含有關避暑山莊方面的知識,也包容不少學術理論,它們為“避暑山莊學”的建立與完善奠定了基礎。現在避暑山莊研究領域,需要有這樣一本著作:它能把避暑山莊研究中“零碎堆徹”的知識和學術理論問題,從橫向和縱深方面系統化,并能把過去、現在和今后的研究聯系起來,從總體上反映出“避暑山莊學”的狀貌,并能發揮一定的引導作用。聞名中外的避暑山莊,也被稱之為清帝夏宮或承德離宮。戴逸先生在《應該建立“避暑山莊學”》一文中說,“避暑山莊具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她屬于建筑學科的研究對象,但也不僅僅屬于建筑學科;她屬于園林藝術,但又不僅僅屬于園林;她屬于宗教、民族、歷史學;但又不僅僅屬于這些學科。我認為,避暑山莊是與許多學科相關的一種綜合性學科?!惫P者對戴逸先生這段話的理解是:避暑山莊包容建筑藝術、園林藝術、繪畫雕塑等多種藝術成份,并與諸多學科相關聯。因此,對避暑山莊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研究。本文從園林角度,對避暑山莊的園林藝術特征進行探討,并從六個方面加以闡述。
一、峰巒岑嶺,爭奇競秀
山水是中國古典園林第一要素,任何一座中國古典園林,都是與山有關聯的。但是,避暑山莊的山,它所占據的地位更為突出,是哪一座園林也難以與其相比擬的。康熙皇帝以“避暑山莊”四字題額,它所表現的重點就是“山”。避暑山莊“以山得名”,就是因為這里的山多。避暑山莊外,可以說是群山環列。據《熱河志》記載:“山莊西北隅最高處,一峰拔起,構亭其上,圣祖題額曰‘四面云山’,聯曰:‘山高先得月,嶺峻自風來’。是亭切漢凌霄,群山拱揖,各開生面。東眺天橋,云垂檐際,南則玉冠諸峰,望如屏列;北則金山、黑山屹峙;廣仁嶺迤西諸峰,盤礴壯大案衍,絡繹奔赴。憑虛縱覽,萬景天合?!薄稛岷又尽匪?,指出避暑山莊外,諸峰環列,東西南北環拱著各種狀態、各種風貌的峰巒岑嶺。山莊之東有形如彩虹的天橋山,上接云天。南有如戴玉冠的高峰及其山勢逶迤的崗嶺,遠望猶如排列在那里的畫屏,北有金山與黑山,氣勢雄渾。莊之西,以廣仁嶺為代表的峰巒,連綿橫列。避暑山莊不僅山莊外有如此之多的山,山莊內的山與平原區、湖泊區相比,其所占的地位也是非常突出的。在564萬平方米的避暑山莊內,層巒疊翠的山,約占山莊總面積77%。避暑山莊,不僅山多,而且峰奇。這里有許許多多的奇峰怪石,散落在環山莊層巒復嶺之中。這些形態各異的怪石,有的像棒槌,有的像羅漢、有的像僧冠,有的像蛤蟆,有的像駱駝,有的像雞冠,有的像天橋,有的像椅子,有的像酒壺,還有的像蹲在峰頂上的猴子……。在眾多的奇峰異石之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磬錘峰,它上粗下細,確如僧人敲磬的木錘,又像民間用來錘衣的棒槌。俗稱棒槌山的怪石,它比非洲納米比亞“上帝拇指”顯得更為奇特。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在這座光禿禿的怪石的半腰,橫插著一株枝葉紛繁的老桑樹,使其在晴空的映襯下,構成一幅奇美的畫面。康熙在《錘峰落照》詩中寫道:“縱目湖山千載留,白云枕澗報深秋。巉巖自有爭佳處,未若此峰景最幽?!笨滴跽驹阱N峰落照亭上東望所見景象,引起他思緒萬千。在他看來,千年以前就已經用文字記載下來的磬錘峰,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景色極為優美。天下奇峰異石,都有可以與他山媲美的優勢,但誰都比不上磬錘峰的景色最為清幽秀美。在康熙的筆下,不僅有贊美磬錘峰的詩,還有許多描繪和頌揚山莊峰巒岑嶺、爭奇競秀的篇章。比如他在《四面云山》一詩中說:“殊狀崔嵬里,蘭衢入好詩。遠岑如競秀,近嶺似爭奇?!彼拿嬖粕骄痈吲R下,站在敞亭里,不僅能近觀山莊內秀景,而且可以遙望山莊外奇峰異石。因而,他置身于四面云山亭里,常被山莊內外連成一氣、融為一體的山巒秀景所吸引,于是寫下“遠岑如競秀,近嶺似爭奇”的詩句。同皇祖康熙一樣,乾隆也非常喜愛山莊內外的山。他在賦詩,或題寫額聯時,不僅歌頌山莊之山的奇美與峻秀,而且運用比喻的手法,贊美這里山巒秀景勝于仙境,比如他為水心榭題寫的橫額“圓嵩澄霞”、“閬風滌翠”,都是說群山環抱的避暑山莊猶如仙境。前者是說,霞光映照山莊峰巒碧水,美如佛教勝地的嵩山;后者是說,山莊內外高聳的峰巒,就像昆侖閬風仙山青翠欲滴。言外之意,山莊內外有秀美的山巒,這里猶如仙境。透過康熙的詩和乾隆的題額,可以體會到峰巒岑嶺、爭奇競秀,是避暑山莊園林藝術的一大特征。
二、峰落湖心,山水相連
避暑山莊,“以山得名,勝趣實在水”。如意湖、上湖、下湖、澄湖以及銀湖、鏡湖、西湖(內湖)、半月湖構成的水面,號稱十里塞湖。遠望塞湖之水,波平如鏡;近觀湖區風光,美如畫卷。筑于微波漣漪湖水之中的長堤,蜿蜒曲折,徑分三枝,連接著環碧、如意洲、月色江聲三個洲島,“形若芝英、若云朵、復若如意”。洲島錯落的湖區風光,最引人注目的是:峰落湖心,山水相依,這就形成了避暑山莊園林藝術的第二大特征??滴趸实郏凇度词凇吩娦蛑幸弥祆鋬删湓姟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意在說明山莊的湖水清澈潔凈,是因為有充足的水源。據文物局徐興志在《巧于自然理山水》一文中介紹:山莊水系來源,主要三個途徑。一為熱河平地涌泉,這是湖區水的來源之一。二為山區眾多山泉與溪水徑流,為湖區增添水量。三為武列河與獅子溝河的引入,這是山莊湖水的主要來源。避暑山莊內,有許多山泉。由于自然環境的變化,如今的避暑山莊,自然山泉溪水大減,但著名的熱河泉仍然不斷地從地下涌出甘美清澈的泉水。積聚成池的熱河泉水,直接流入山莊的澄湖,常年為湖區補充水量。當年引武列河水,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武列河是由固都爾呼河、茅溝河、賽音郭勒河匯合而成,繞避暑山莊之東,南流折入灤河。
據避暑山莊文物研究所張雙秋在《惟有源頭活水來》一文中介紹:康熙皇帝為建造避暑山莊選址時,曾經考察過水系,發現武列河不僅水源充足,而且沿途有很多熱泉。建造山莊之初,為了引武列河入園,在山莊東北隅設水閘,閘上建閣,康熙命名“暖流暄波”,并列入康熙三十六景之中。武列河水,經暖流暄波流入山莊,沿山莊北山山麓流淌。當年,山莊北山崖壁間,噴射出一股泉流,落到山腳下,形成半月湖。引入山莊內的武列河水,經水渠流淌至此與半月湖匯合,然后再經水渠西行,匯入松云峽之山泉,流到文津閣分為兩支。一支順水渠沿山根向南流,至梨樹峪與涌翠巖瀑布匯合,然后繼續南行注入西湖(內湖)。另一支沿文津閣東側南行,也注入西湖。山莊西湖與中部湖區的如意湖、上湖、下湖是相通的。引入的武列河水,經西湖輸送給中部湖區的幾片湖泊,并通過水心榭下八孔閘入銀湖,再通過德匯門東的五孔閘泄出。上有不斷引入的水源,下有日夜泄出的水流,因而山莊內的湖水不僅豐盈,而且是不停流動的活水。山泉多,溪水清,湖水盈,為山莊建造美景提供了優越條件。水本無形,得山而媚,山水相依,可顯一園之精髓。避暑山莊周圍環山,園中的湖水波平如鏡;青峰翠嶺倒影于湖水中,呈現出山水相融的狀貌。這虛實結合的優美意境,常常吸引康熙或乾隆皇帝,于湖堤岸邊流連忘返??滴踉凇冻尾ǒB翠》詩序中說:“如意洲之后,小亭臨湖,湖水清漣澈底。北面層巒重掩,云簇濤涌,特開屏障。扁舟過此,輒為流連?!鼻∫苍鵀椤冻尾ǒB翠》賦詩“峰翠落湖心,悠然意與深。游魚尋覓樹,飛鳥迓迷林?!痹谇〉墓P下,青翠的山峰,倒影于澄湖之中,層層疊疊,使湖水顯得更為透碧深遠。因為湖水清澈透碧,山巒上樹木草叢,倒影于湖水中,其紛繁的枝葉十分真切,致使游魚和飛鳥都產生錯覺?!坝昔~尋覓樹,飛鳥迓迷林”,既描繪魚和鳥都把倒影中的樹木枝葉誤以為真,又表現詩人因為迷戀眼前虛實結合的意境,而久久不肯離去,專心致志地欣賞水中畫面。山莊周圍,不僅山巒層迭,而且有形態各異的奇峰異石,磬錘峰就是其中最奇特的怪石。奇特之峰,其態在變,水之流動宛轉之致,更顯山石變幻之妙。為了在山莊內欣賞磬錘峰,康熙在接近湖區的西嶺上建造了“錘峰落照”亭。乾隆在《賦得錘峰落照》一詩中寫道:“一柱標云漢,千峰最上層。亭亭明夕照,煜煜蔚霞蒸。落景連空翠,騰光入碧澄。西岸翻直影,東戶引閑憑?!表噱N峰像一根挺立在空中的石柱,直插云天,它高高地立于千峰萬嶺的最上層。夕陽返照,亭亭玉立的磬錘峰,閃著耀眼的光輝。它倒影于山莊內的湖水之中,隨著碧波蕩漾,時曲時直,韻味無窮。其實,磬錘峰影落湖心所構成的山水相連的畫面,不用登錘峰落照亭也可看見。每當夕陽西斜,漫步在芝徑云堤上,磬錘峰的水中倒影極為清晰,令人感到這虛實結合、山水相連的景象,真是妙不可言。
三、山林古秀,清涼幽靜
古秀的山林,以其清涼和幽靜,帶給人以舒適和愉快,這是避暑山莊的第三大特征。構成園林的三大要素,除了山水之外,還有花木。這里所說的花木,包括花草樹木,現在我們先來談談樹木。明末計成在《園冶》中說:“園林惟山林最勝”,這就是說園林造景,往往是以山林取勝的。古秀的山林,可使園林創造出清涼幽靜的景觀,而清新、涼爽與幽靜,有利于避暑和避喧,這是避暑山莊馳名中外的重要原因。避暑山莊,無論是山區、平原區,還是湖泊區,都生長著多種多樣的樹木。特別是山巒區,由松云峽、松林峪、梨樹峪、榛子峪、西峪所構成的峰嶺溝壑,遍布的林木更為繁多。從《熱河志》的記載來看,山莊“北山多楓,葉茂美蔭”;松云峽“山陰多古松,不辨何年種”,松林峪“峰上蒼蒼多古松”;梨樹峪“萬樹梨花,素艷幽香”,榛子峪“榛樹尤多”,兼有“虬松”、“古櫟”;西峪是“翠柏千秋色”?!稛岷又尽返哪E,充分反映出山莊的峰巒溝壑,由于樹木繁茂構成了千峰疊翠,萬壑流青的勝景。山莊的平原區,嘉樹也很繁茂,特別是萬樹園,成林的樹木,種類多樣,既有榆、槐、楊、柳、楓、樺等雜木,又有枝葉濃青的古松,并兼有丁香、郁李、忍冬、榆葉梅、六月雪等灌木花叢。湖區的洲島岸邊,楊柳成行;伴著亭臺樓閣,既有參天的松柏,還有銀杏、白杜等稀有的樹種。在避暑山莊內,無論是密林,還是散落的一株株嘉木,都以其濃青或鮮綠,為避暑山莊增添秀色。中國園林,苑景區的樹木,皆有地方特色?!叭綐淙f種,就顯老松佳”,乾隆在《松風》里的兩句詩,說明山莊的樹,種類繁多,松是最美最好的樹。松也有不同種類,有天目山松、黃山松、泰山松等等。避暑山莊多油松,這種樹約占山林面積50%,主要分布在松云峽陰坡及榛子峪南北兩坡。大片松林,碧浪滾滾,風卷松濤,“如笙鏞迭奏聲”??滴踉凇度f壑松風》中,用“如笙鏞迭奏聲”來描繪松濤聲,其蘊意為層疊的山巒、條條的溝壑,青松覆蓋其上,千山萬壑送來悅耳的松濤聲。山巒溝壑片片的松林,不僅濤聲悅耳,而且松色也極為佳美。嚴寒的冬季,冰雪封地,萬物蕭疏,濃密的松林,仍然以其蒼碧青綠之色,使山莊顯得生機盎然??釤岬南奶?,松樹那“偃蓋龍鱗”的枝葉,遮蓋強烈的陽光,給山莊帶來清涼。避暑山莊內,不僅有占地面積廣闊的松林,而且有一株株參天的古松。蒼勁的松貌,濃密的松林,使這里的山林顯得更為古秀。避暑山莊古木甚多,紛繁的枝葉,可以形成大片樹蔭,被樹蔭遮蔽的殿堂齋舍,免受陽光的照射,室內分外涼爽??滴?、乾隆以及嘉慶,都寫過一些詩篇,贊美古秀山林的清爽與幽靜。比如康熙《延薰山館》一詩中寫道:“夏木陰陰蓋溽暑,炎風款款守峰銜。山中無物能解慍,獨守清涼免脫衫?!痹娭械摹跋哪尽?,意為高大的樹,這里指如意洲上高大濃密的樹木;“炎風”,意為東北風,古人稱八方之風的東北風為炎風。
全詩的大意:茂密高大的樹木,遮住了如火的陽光,使大地顯現出一片濃蔭,消除盛夏的酷熱。東北風從宮殿附近的兩山之間徐徐吹來,使這里顯得極為涼爽。山中沒有任何東西能清除炎熱給人帶來的煩惱,只有清新和涼爽之氣才能令人不脫衣衫也感到涼爽而舒適。這是康熙坐在“延薰山館”中的感受。地處如意洲的延薰山館,殿前殿后都生長著繁茂的樹木,打開窗戶,風吹樹擺,清風入室,非常涼爽,因而他在詩中序說:“啟北戶,引清風,幾忘六月”。再如乾隆的《喬樹》:“喬樹有嘉蔭,仙境稱避暑。停輿坐其下,繖張過丈許。況復透風爽,實不覺炎苦。”在乾隆的筆下,枝葉茂密的大樹形成一片美好的樹蔭,這里似同仙境,堪稱為避暑勝地。停下肩輿,坐在樹蔭下休息,翠綠的樹冠,很象張開的大傘。它不僅遮住炎熱的陽光,而且透著涼爽的清風,真是令人感受不到一點炎熱的痛苦。古秀的山林,不僅帶給人以涼爽與舒適,其清幽與寧靜,更值得贊嘆。在避暑山莊內,有許多百年以上的古樹,諸如古槐、古柳、古櫟、古松等等,其中古松最多。松樹顏色穩重,軀干挺拔龍鱗班駁,特別是古松,老枝蒼虬,顯得更為古樸而莊重。山莊的設計者,喜歡松之古樸與清幽,建造了許多依松為室的景觀,諸如,萬壑松風、松鶴齋,松鶴清越、羅月松風、松霞室、松云樓、松柏室、古松書屋、就松室等等,這些就松造屋的景觀,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環境清幽。坐在以松為鄰,特別是濃密松林之旁的殿宇齋舍中,耳聞陣陣松濤聲,就會產生松聲入耳心愈寧的感受。乾隆在《萬壑松風》一詩中,表現的就是這種體驗?!吧n翠郁氤氳,巖端細徑分。四時無改色,眾木有超群。蓋影晴仍暗,濤聲靜不紛。髫年讀書處,終是愧尊聞?!边@是乾隆于1752年寫下的一首詩,他贊美郁郁蔥蔥松林上空光色與云氣相映的景象,稱頌四季常青不畏嚴寒的松樹的品格,欣賞松樹以動顯靜的陣陣濤聲?!吧w影晴仍暗,”,寫松蔭之清幽;“濤聲靜不紛”寫松濤以動顯靜的特點。松蔭的靜美,是乾隆之所愛;松濤掩蓋一切雜亂的響動,使乾隆在靜謐的環境中感到心緒安寧和愉快。古秀的山林,清幽靜雅之美,在康熙、乾隆的詩作中,不僅被充分展示出來,而且深蘊誘人的魅力。
四、草原鹿鳴,野趣無窮
“園林惟山林最勝”,苑景則不可缺少花草。中國園林栽植花草,不僅僅是為了綠化,也是為了畫意。窗外花樹一角,即折枝尺幅。避暑山莊,以自然山水園林著稱于世。當年,康熙、乾隆在創建山莊時,就十分注重樹木花草的保護與栽培。在山莊的發展過程中,不僅注意移植和栽種花草,還從全國各地引種養殖花草,諸如敖漢荷花、內地白蓮、五臺山金蓮花以及梅、竹、蘭、桂,都從不同地區引進山莊。這些奇花異草,有些散落在山川草原,有些則在樓臺殿閣前后起點景作用。無論是坐在“湖山罨畫”殿內,還是置身于“春好軒”堂里,從窗內向外望去,都能瞥見花樹一角,猶如呈現在眼前優美的畫幅。避暑山莊,不僅有一枝枝、一朵朵奇花異草,在古建筑物旁起點綴作用,還有遍布于平原區、山巒地帶的山花翠草,形成一種樸野、自然的風格。這種風格,堪稱為避暑山莊第四大特征。避暑山莊的試馬埭、萬樹園、馴鹿坡,生長著繁茂的翠草。乾隆在《綠毯八韻》詩序中說:“山莊土美草豐,連岡遍野,而以鹿多恣食,不致蔚長,鋪地不過寸余,誠綠毯也……”。在乾隆的筆下,由于土肥水美,這里的山岡、平原,生長著繁茂的翠草。大片的草原,因為被群鹿啃食,草長不高,猶如鋪在大地上的綠毯。因為喜愛似同碧毯的草原,乾隆還以充沛的熱情加以贊美:“綠毯試云何處最,最為避暑此山莊。卻非西旅織裘物,本是北人牧馬場。雨足翠茵鋪滿地,夏中碧罽被連岡。鶴行無礙柔叢印,鹿龁那容密剡長……”乾隆在詩中,以比喻的手法,把試馬埭的草原視為綠毯,并且明確指出它不是西域人進貢的絲織品或毛織物,而是北方蒙古族的牧馬場。雨水充足時,翠綠鮮嫩的草鋪滿大地,夏季里連岡遍野的草地上,散落著點點繁花,似同繡著花紋的地毯。“鶴行無礙柔叢印,鹿龁那容密剡長”兩句詩,以鶴與鹿為代表,反映當年的山莊大草原,放養許多野生動物。柔軟碧綠的草原,有無拘無束的鶴自由往來,還有一群群鹿在啃食豐茸的嫩草,時而發出呦呦鳴叫。乾隆的詩,真實地描繪了山莊試馬埭的景象,生動地再現了北國的草原風光。試馬埭草原之東是萬樹園,種類繁多的樹木枝頭,鶯鳴鳥語動聽有趣。萬樹園之南,有一小亭,康熙命名為“鶯囀喬木”,并賦詩寫序:“‘甫田叢樾’之西,夏木千章。濃陰數里。晨曦始旭,宿露未唏。黃鳥好音,與薰風相和,流聲逸韻。山中一部笙簧也?!笨滴跛浴包S鳥好音”,是指黃鶯在枝頭上婉囀啼鳴,悅耳動聽。他常常坐在“鶯囀喬木”亭中觀賞萬樹園、試馬埭的草原風光,傾聽猶如樂曲般的黃鳥之音,并寫詩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昨日聞鶯鳴柳樹,今朝閱馬至崇杠。朱英紫脫平原綠,月駟云驪錯落駹。”當年康熙每次赴木蘭圍場之前,總是在山莊試馬埭草原試馬。平坦碧綠的大草原上,開放著“朱英”、“紫脫”等各種野花,各色各類的駿馬,交錯地排列在試馬埭草原上。舉行試馬的儀式頗為莊重,皇帝親自檢閱馬匹??滴醭3T谖某嘉鋵⑴惆橄聶z閱馬匹,他欣賞綠草鮮花的試馬埭,更愛奔跑在草原上的駿馬,因而在《鶯囀喬木》一詩中,透露出一種喜悅之情。萬樹園內也長著與試馬埭一樣的綠草,并放養許多野生動物,穿行在樹木之間,其中鹿的數量最多,它們悠然自得,頗有情趣。嘉慶在《萬樹園》一詩中寫道:“山莊嘉樹繁,雨露栽培久。永承培植恩,盤根遍平阜。一百余年周,土脈滋潤厚。凌云皆老松,近水少楊柳。仙鹿任遨游,蹊儦俟走。眠莎復飲池,或群亦或友。攬轡漫追馳,緩行度嶍嶁。福地甲寰中,蓬閬無何有?!睆募螒c的敘寫,可以看出瀕臨澄湖的萬樹園,樹木佳美繁茂,叢林中有凌云的古松,接近湖邊少不了楊樹與柳樹。漫游于萬樹園草原上的鹿,前后相隨、互相依傍地往來尋食。有的鹿臥在草地上閉目酣睡,有的鹿走到池邊飲水,還有成群結伙的鹿前后追逐,也有三三兩兩結伴為友的鹿,它們十分親密不離不分。面對萬樹園如茵的草地、自由自在往來于草地的鹿,嘉慶也表現得十分喜悅與快活。無論是康熙、乾隆,還是嘉慶的詩,對山莊的草原都進行了具體的敘寫,并生動地描繪生活在草原上的禽與獸,充分反映了北國的草原風光,使我們感受到了生活在大草原中的情趣。綺麗的草原風光及其所蘊藏著無窮野趣,也是避暑山莊的較為突出的特征。乾隆《山中》詩寫道:“鳥似有情依客語,鹿知無害向人親”,高度概括了山莊無窮的野趣,進一步展示了這一特征。五、園林建筑,融于自然前四個部分,是從自然條件方面闡述避暑山莊園林藝術的特征。后兩部分,將側重探討園林建筑及其與山水、花木相結合所形成的獨特風格。避暑山莊是中國古典園林的組成部分,而中國古典園林同西方古典園林相比其最大的差異是:西方古典主義園林,以建筑為主,自然景物處于從屬地位。而中國古典園林,一般則以自然景物作為園林景觀構圖的主體,建筑只為觀賞風景和點綴風景而設置,從而構成了“山水為主,建筑是從”的關系。所謂“建筑是從”,就是指園林建筑從屬于以山水為代表的大自然。中國古典園林,其建筑與大自然相比,它的相對體量以及在景物構成上的比重,都是比較小的。北京頤和園的排云殿、佛香閣,雖然是比較高大、宏偉的建筑物,然而把它放在頤和園的空間環境中去考察,它并沒有蓋過自然山水,萬壽山和昆明湖這一山一水,才是頤和園的主體。為了突出“山水為主,建筑是從”的特點,中國園林常常以“化大為小”的手段,使建筑融于自然。
所謂“化大為小”是與西方古典園林體積龐大的建筑物相比較而言的。西方古典園林建筑,把不同功能的房間,都集中在一個建筑物中,追求內部空間的構成美和外部形態的雕塑美。中國園林建筑取傳統的木架結構,在一般情況下這種結構的體量是比較小的。由于建筑結構體量小,既可根據功能和需要獨立設置小型建筑物,也可把一個個小型建筑物組合起來,形成院落式的建筑群。無論是個體小型建筑物,還是組合起來的建筑群,都可以靈活地置于優美的自然環境中。由此可見“化大為小”的構園手法,有利于使建筑物融于自然,把自然美與人工美結合起來,創造令人賞心悅目的園林景觀。采取“化大為小”手法,把園林建筑融于自然景物之中,這與避暑山莊的造園指導思想有關。避暑山莊造園的基本立意,在于保持原有的自然風貌。山莊的苑景區,不造大體量的建筑物,而是根據地形地勢或營造獨立成景的小型建筑物,或把幾個建筑物組合成小型建筑群。無論是獨立成景的個體建筑,還是經組合而成的小型建筑群,都能“隨山依水”地置于具有不同特點的自然環境中。那些或傍依山崖水際、或掩映于林木花叢之間的軒館亭榭,皆因體量不大并與周圍環境相適應,而融于自然之中,構成和諧并富有藝術韻味的景觀。比如康熙三十六景的“梨花半月”,就是一處小型建筑群??滴踉凇独婊ò朐隆吩娭袑懙溃骸霸拼耙惺?,月宇伴梨花”這兩句詩說明:軒窗面臨山巖石壁,常有縷縷云霧籠罩其間。月色下殿宇同梨花相伴,似隱似現,別具風韻?;趯滴踉娋涞睦斫?,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認識:“梨花半月”這組建筑群,就是避暑山莊運用“化大為小”的手段,把園林建筑融于自然的典型。避暑山莊所采取的“化大為小”的手段,不僅有助于把園林建筑置于自然景物之中,而且有利于建筑物與自然風景之間相互穿插、相互交融地進行布局,取得建筑與自然相輔成景的效果。所謂“相互穿插、相互交融”,意為園林建筑,可以插入自然風景區建殿造亭,并與山林花木融為一體,構成“花木隱榭、水心點亭”令人觀之心悅的景觀。同樣,自然景物也可深入園林建筑區,形成房前房后“翠木成蔭、花草芬芳”情趣盎然的美景。比如乾隆三十六景中的“罨畫窗”,就是建筑插入山巒自然景物中所構成的一處景觀。乾隆在《罨畫窗》詩中寫道:“霞標云閣小延停,異草仙葩撲鼻馨。涼峭寒天初過雨,近峰遠嶺總來青?!痹娭兴浴霸崎w”,是說殿閣建在山峰上,似乎與云天相接,這里的自然環境是:異草仙花環繞著殿閣,站在閣前遠眺,可見“近峰遠嶺”一股腦送來青翠欲滴的綠色。在乾隆的筆下,隱于馨香與綠色之中的“云閣”,已經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了?!邦划嫶啊笔墙ㄖc山林花草相融的景觀,“水心榭”則是水心點綴景亭的實例。乾隆為“水心榭”題詩寫道:“一縷堤分內外湖,上頭軒榭水中圖。因心秋意蕭而爽,入目煙光有若無。”這首詩先寫建在兩湖之間石堤上的軒榭(三座亭)中的感受。乾隆的詩,充分展示了園林建筑插入湖心,并與湖波上煙光水色融為一體的美妙圖景。園林中的建筑物可以插入自然景物中,而自然界的花草樹木,也可插入園林建筑的庭院花園,成為建筑藝術的一部分。比如康熙三十六景中的“延熏山館”,地處“無暑清涼”一組建筑群院內。從康熙詩句“夏木陰陰蓋溽暑”和乾隆詩句“花氣露生香”來看,避暑山莊造園是采取移木移花的手段來點綴“延熏山館”大殿,構成了殿前綠樹成蔭、庭院角落花束一叢的清爽而又靜美的景觀。這表明自然景物插入建筑區,在點綴殿宇樓閣的同時,則與建筑相融成為園林藝術中的景觀。
無論是“隨山依水”置景,還是采取建筑物與自然景色相互穿插造景,都能使建筑與自然和諧統一。峰巒環抱的避暑山莊,林木繁茂,湖水豐盈,山巒水色,相映成趣。為了保持原有的自然風貌,避暑山莊在苑景區不造體量龐大的建筑物,而是把獨立成景的個體建筑過經過組合而成的小型建筑群,分散地置于山林地帶或湖心岸邊。這些隱于山林、瀕臨水際、點在湖心的小型別致的建筑,分別與其周圍花草樹木融為一體,猶如一幅幅立體山水畫。在避暑山莊內的湖泊區、平原區、山巒區,到處可見這樣的“畫幅”。由此可見,承德避暑山莊,可以被視為立體山水畫的大展廳。六、北雄南秀,和諧統一建筑不僅是園林藝術三大要素之一,而且是極為引人重視的要素。避暑山莊是由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構成的,這兩部分建筑,因用途及其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其構造與風格也是有明顯差異的。作為清代皇家園林的避暑山莊,把處理國家政務與皇帝后妃休息游覽融為一體。宮殿區為了適應處理朝政與生活起居的需要,其建筑多采取我國北方四合院的格局。正宮與北京故宮的形制一樣,也是九進院落,不僅規模較為宏偉,而且氣勢也顯得雄渾莊重。苑景區包容湖泊區、平原區、山巒區??滴?、乾隆都曾六下江南,由于他們喜愛江南秀景,所以山莊湖區的苑景營造,多有對江南樓臺亭榭的借鑒,從而使北國的雄渾與江南的秀色融為一體,這就形成了避暑山莊園林藝術的第六特征。宮殿區包括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東宮四組建筑。宮殿區的建筑,既是皇帝處理政務的地方,也是他與后妃起居生活的場所,因此,宮殿區的四組建筑,除了萬壑松風建筑布局較為靈活以外,其他三組建筑,特別是正宮,都像北京故宮一樣,也分前朝后寢兩部分。前朝的主殿都處在中軸線上,附屬建筑分列兩旁;后寢部分除了處在中軸線上的煙波致爽、云山勝地、岫云門以外,兩側還有嬪妃居住的偏殿。避暑山莊的宮殿,雖然以樸素淡雅為基調,不像北京故宮因有崇臺偉基、雕梁畫柱而顯得高大輝煌,但也具有皇家的莊嚴與雄渾的氣派。悠久的歷史,漫長的歲月,在中國人頭腦里所形成的觀念中,“尊卑”“主從”是極為分明的。這些觀念,在中國古代建筑中也有體現。避暑山莊的正宮,共有九進,第一進為宮門———麗正門。這座重臺式的城門,既是正宮的宮門,也是避暑山莊正門。麗正門之南,有一座紅照壁和一對雄姿勃勃的石獅雕像,還有下馬石和堆撥房。體積不算小的紅照壁色彩深重,兩座石獅雕像體態生動,雄踞于大門左右。這些附屬建筑,陪襯主體建筑,使麗正門這座重臺式城門,更顯得雄渾壯觀而有氣魄。麗正門上懸掛一塊石匾,其匾額鐫刻五種文字,中間“麗正門”為漢字,是乾隆御書,兩邊分別為滿、蒙、藏、維四種文字。“麗正”二字,出自《易經•離卦》:‘日月麗乎天,百谷草木麗乎土,重明以麗乎正,乃化成天下“,乾隆取后兩句含義,即天地上下一片光明,附著在中正之道上,從而使得天下太平。在中國歷史上,南京臨安宮殿的正門和元代大都,均以麗正門命名。乾隆取“麗正”為題額,除了標志這是山莊正門以外,還表明大清的統治是中正的,其政治措施是圣明的。為了充分表達這一觀點,乾隆還題詩在麗正門背面的門楣上:“巖城埤堄固金湯,詄蕩門開向午陽。兩字新題標‘麗正’,車書恒此會遐方。”更為明顯地體現出乾隆的政治抱負:讓“車同軌,書同文”統一與強大的政治局面,永遠保持下去。麗正門既是山莊的正門,又是正宮的宮門,文武群臣上朝,少數民族首領來朝拜,都要通過此門。乾隆的題額與題詩,所蘊涵的政治清明以及和睦相處的民族思想,使少數民族首領感受大大清帝國是值得尊崇和信賴的。由此可見,麗正門與附屬建筑的配置,突出了城門的莊嚴與雄渾。麗正門的題額與題詩的寓意,既展示了乾隆的雄心壯志,也是炫耀大清帝國值得尊崇的政治地位。
正宮的澹泊敬誠殿,又稱楠木殿。因為取貴重的楠木為建筑材料,寬闊的殿堂內彌漫著楠木的香氣?;实蹖氉仓迷诖蟮钪醒?,華美的陳設,可以體現寶座上的皇帝及其所代表的大清帝國的尊嚴。正宮內的煙波致爽殿,是皇帝的寢宮。此殿北與云山勝地樓可觀賞煙波浩淼的湖區風光??滴踉鴶懙窃粕絼俚貥牵^賞湖山美景的感受:“萬頃園林達遠阡,湖光山色入詩箋。”由此可見,山莊的正宮,雖然不事丹青,石磚砌墻,布瓦蓋頂,不如北京故宮那樣宏偉富麗,但因地處高岡,可鳥瞰山莊峰巒林海、湖光水色,其居高臨下之狀,充分顯示了我國北方園林,特別是皇家園林之雄渾與莊重的風貌。避暑山莊,不僅內涵我國北方園林之雄渾,也納入了江南水鄉園林之秀色。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因六下江南,并喜歡水鄉的秀麗風光,因而避暑山莊的建造,薈萃了許多江南名景。地處山莊澄湖東岸的人工島嶼,是仿江蘇鎮江江心金山建造的,所以也被稱為“金山”。山莊的金山,其上帝閣以及其他殿宇芳洲,同鎮江的金山寺以及其他齋舍樓堂的風貌頗為相似。位于澄湖青蓮島上的煙雨樓,是對浙江嘉興南湖鴛鴦島上煙雨樓的仿建。煙雨樓的原創者,是五代吳越廣陵王錢元。他所創造的煙雨樓,位于碧波環繞的鴛鴦島上,其自然環境本來就很優美,每當如煙的細雨籠罩樓臺殿宇時,就更加富有魅力了。避暑山莊的煙雨樓,在仿建中又有創新。原型煙雨樓的假山不高,山莊煙雨樓山石嶙峋的假山,體量頗大,它聳立于青蓮島岸邊,山頂造一小亭,酷似展翅欲飛的小鳥。俏麗的小亭與假山一并倒影于微波漣漪的澄湖之中,使仿江南名景建造的煙雨樓,顯得更富有水鄉韻味。隔湖與煙雨樓相對的滄浪嶼,仿建蘇州滄浪亭。這座較為古老的名園,初為五代吳越孫承佑別墅,后被北宋蘇舜欽得之,建滄浪亭,園也因亭得名。
蘇舜欽在園之北側小山上建滄浪亭,居高臨下,可觀賞園中水波光影。山莊滄浪嶼借鑒滄浪園,在滄浪嶼西北高崗上建佳趣亭,低于小亭的園中水池,既有多年生的綠色植物,又有色彩鮮艷的睡蓮,登臨佳趣亭俯視,同蘇州滄浪園北山小亭一樣,可觀賞園中秀美的佳景,其意境極為相似。避暑山莊內,仿建或借鑒名園名景甚多,除了以上所談的金山、煙雨樓、滄浪嶼外,還可以舉出許多例子,諸如曲水荷香仿建紹興蘭亭、環碧島與采菱渡亭仿建杭州阮公墩(也叫環碧)和湖心亭、文津閣仿建浙江寧波范氏天一閣藏書樓的布局,又取宋代書畫家米芾“寶晉齋”的意境、千尺雪仿建江蘇吳縣寒山千尺雪瀑布……等等。避暑山莊不僅有仿建名景名園的景觀,還有許多景觀從某一角度借鑒名景,以其多姿多彩的形態散落在湖水岸邊,諸如“鶯囀喬木”對杭州“柳浪聞鶯”的借鑒、“芝徑云堤”仿建“蘇堤春曉”……等等。類似這樣的借鑒不勝枚舉。在避暑山莊內仿建或借鑒江南名景的樓亭殿宇遍布湖區洲島岸邊,使這里呈現出巖奇湖媚、山水相依的畫面。名景薈萃、秀色滿園的避暑山莊,常常使康熙或乾隆興奮不已,并賦詩贊嘆:“何必江南羅綺月,請看塞北水云鄉”、“詞客關山月休怨,來看塞北有江南!”
- 上一篇:開發區監督管理意見
- 下一篇:電子商務市場細分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