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學結合的導游英語課程設計
時間:2022-01-17 08:58:41
導語:工學結合的導游英語課程設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湖北省英語地接導游人員的所需能力分解
導游英語課程的主要任務為培養合格的湖北省英語地接導游,根據此崗位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性質,同時以工學結合課程改革所要求的基于工作過程的思路對目標崗位進行分解,筆者認為,我省一名合格的英語地接導游人員必須至少具備五種能力,且各分解能力權重比。因而,在導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應按不同能力科學排序的方法逐步去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這也是英美等國的應用語言學者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提出的ESP教學理論在實際教學中合理運用的體現。(二)跨文化交際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溝通過程中,由于文化差異而出現的溝通障礙而提出的。對于導游從業人員而言,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在其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基礎之上,對其能力組合提出更高要求而需具備的一種交際能力。英語是世界上第一語言,不但以英語為母語的西方國家為數不少,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同時在一些母語非英語的國家和地區,英語也能暢行無阻,如亞洲的新加坡、菲律賓以及歐洲各國。我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首先要求學生了解我省主要客源國的文化習俗和文化禁忌、游客的不同心理需求和特點。繼而從語言角度出發,學習更適應他國語言的的表達方式和講解方式,消除文化屏障。(三)帶領和組織團隊能力帶領和組織團隊的能力是一名合格導游人員必備的專業能力。根據我省英語地接導游的普遍情況統計,一個外團的人數一般在20-40人的規模,這就導游人員的組織協調能力是一個考驗。導游人員作為一名服務提供者,除了要樹立“游客是上帝”的服務觀之外,在帶領游客參觀游覽的過程中,一定的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在必要的時候,還要樹立導游人員在團隊中的權威性,以保證旅游活動的順利完成。(四)講解能力對于英語導游人員而言,講解能力是在其已掌握該語種語言能力和一定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基礎之上,結合講解對象的歷史背景和目前現狀所逐步培養起來的一種表達能力。優秀的講解能力必須以導游人員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見聞為基礎,要“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雞毛蒜皮”,才能將歷史人文典故、自然科學規律等深奧的知識饒有趣味地娓娓道來,讓游客在游玩的過程中能充分獲得旅游目的地的各方面信息,進而提升旅游層次和游客滿意度。(五)應變能力應變能力是根據導游人員工作的特殊性而提出的一種職業能力。第一,導游人員無固定工作場所,其工作地點涉及到旅行社、各旅游景區景點、餐廳、購物場所等多個部門,從而要求他們具備在特定環境下面對特殊問題的靈活應變能力。第二,旅游團隊成員結構復雜,游客的性格、愛好、要求等都因人而異,這就要求導游人員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來處理多樣化的游客需求。第三,由于旅游的異地性,一個團隊在異國他鄉難免發生一些始料未及的意外情況,同樣要求導游人員擁有豐富的經驗來從容應對。再者,旅游過程中的不可抗力事件往往會延誤整個團隊的行程,此時導游人員的應變能力是協調安排好整個團隊的重要保障。
二、導游英語課程教學設計
(一)設計思路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的導游英語課程在第2.3.4學期(第1學期為基礎通識課和專業通識課的學習;第5、6學期為頂崗實習期)開設,共96課時,筆者認為,該課程的時間安排和課時量安排是合理的。該專業的學生經過第1學期的專業入學教育和專業通識課的學習后,對專業特點、所需技能和就業方向都有了基本認識,在第2學期開始專業語言課程的學習,是一個良好的時機。該課程的教學設計思路主要基于以下兩點:1.將上述所分析的湖北省英語地接導游人員要求具備的各項能力貫穿于該課程3個學期的教學內容中,對學生進行能力的日常教學滲透和逐步培養。每個學期的學習內容將側重于培養學生與之相關的能力。但是,各職業能力之間并不是有截然界限的,各職業能力的培養應貫穿于整個學習階段(包括頂崗實習)。如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則是滲透于各學期教學內容之中的。2.各學期不同的學習內容決定了各學期該課程不同的設計理念。英語地接導游人員的帶團流程是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學習該課程必須首先掌握的內容。結合我省英語地接導游人員的實際帶團過程,筆者認為,基于工作過程的對課程內容進行分解,是讓學生能夠最快熟悉并掌握英語地接導游人員帶團流程的方法。第2學期的湖北省十大景點講解能力和第3學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教學,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設計思路則相對略顯局限。筆者考慮將我省十大景點和跨文化交際中的各項問題作為一個個項目來進行教學,采用項目導向的方式,會更加適應教學內容的需要。(二)課程設計框架。
三、課程內容不同設計理念的具體說明
(一)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內容設計工學結合課程的改革要求以突出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為目標,故以基于工作過程的理念來分解和組織教學內容成為了工學結合課程改革的主要嘗試。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第2學期導游英語課程中導游帶團流程的學習,結合崗位能力特點和學習內容特點,筆者將以湖北省英語地接導游人員工作過程的理念來組織各模塊教學內容,見圖2。同時,在英語地接導游人員工作過程的八大內容中,每一項工作內容同樣有更加細化的工作流程。這也從另一方面證明了該項課程內容適應于工學結合課程改革的理念。以入住酒店服務為例,該項工作內容又有更加細化的規范工作流程:(二)基于項目導向的教學內容設計在工學結合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對于學習內容不適合運用基于工作過程理念來進行構建的課程,可以采用其他的先進教學理念進行改革,如項目導向式。在項目導向教學中,學生是參與的主體,教師以啟發引導式的方法,去指導學生完成一個個項目任務。在導游英語課程第3.4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情景創設、角色扮演、分組討論等方式,逐步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和相關專業能力。在項目教學中,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造性實踐活動,注重的不是最終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過程。在具體操作中,筆者將教學內容情景化,每一個情景確定相應的教學項目,并制定出教學步驟。通過布置項目任務,在完成項目的工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終達到教學目的。以黃鶴樓導游項目為例:1.提出工作任務———黃鶴樓導游教師講述清楚要完成黃鶴樓導游工作的要求,包括專業詞匯和句型的掌握、游覽線路說明、黃鶴樓景區內各景點的講解、景點導游帶團技能等,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2.嘗試完成工作任務要求讓學生嘗試完成任務,教師適當指導;如果由于學生缺乏必要的景點知識與涉外導游技能準備而難以完成任務,則盡快轉入下一階段。3.提出問題根據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提出問題;例如,完成黃鶴樓導游之前需要先做哪些工作?需要先獲得哪些知識?可能會出現哪些應急問題?4.查閱并理解、記憶知識內容,掌握技能技巧。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查閱其他資料,整理相關的英文解說詞和英語句型或通過教師講解獲得古建筑導游所需要的景點知識與帶團技能經驗。5.回歸工作任務最后還要把所獲得的景點知識、應急處理辦法與任務聯系起來,看看在掌握了這些之后、能否把黃鶴樓導游工作任務完成得更好。這一步有利于促進知識與導游工作任務的整合。
作者:劉麗莉單位: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旅游與航空服務學院
- 上一篇:試議旅游管理教學體系創新
- 下一篇:小析旅游管理的變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