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專業雙師型教師培養途徑
時間:2022-10-30 03:18:28
導語:旅游管理專業雙師型教師培養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管理專業雙師型教師建設評價標準主要從科研能力、教學能力、旅游實踐指導能力三方面進行評價,主要分低、中、高三個等級。
(一)旅游管理專業初級“雙師型”教師能力
初級雙師型教師能力主要評價標準是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能獨立完成一門或幾門專業課程講授,教師最低要求是有講師職稱,能進行實驗總結能力、取得初級導游資格證或參加過教育部門組織的教師旅游技能培訓。
(二)旅游管理專業中級“雙師型”教師能力
中級雙師型教師應具備旅游專業豐富基礎知識、豐富教學經驗、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具有講師以上職稱、能講授兩門以上旅游專業課程、能獨立進行教學經驗總結。參與過教學改革,發表過專業論文、具有中級旅游資格證書、在企業至少兩年以上工作經歷,能獨立編寫旅游專業文件。
(三)旅游管理專業高級“雙師型”教師能力
高級“雙師型”教師標準具有豐富的教學與實踐經驗,具有高級職稱,能系統化教學兩門及以上專業課程。在教學實踐中,能將最新的旅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教學改革、教學教科研能力取得一定成果。獲得高級導游資格證書,并在企業工作兩年以上,具有豐富的企業實踐經驗,編寫過旅游方面教材,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在實踐過程中能進行實踐創新能力。
(一)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必要途徑
旅游管理專業的發展依靠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但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需要一個過程。改變教師觀念是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必要途徑。觀念轉變是一項事業完成的根本,教師只有從根本上轉變,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旅游學科是一門實踐能力強的學科,其更新速度快,教師應與企業保持緊密聯系,促使自己的知識經常更新,教師要轉變教學思想,經常參加相關培訓,提高實踐教學能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經過審核獲得真正的雙師型教師,不要成為某種意義的雙師型教師。學校應搭建平臺,讓教師經常參加企業的活動,每隔3年要求教師必須到企業工作半年,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成為真正雙師型教師,真正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崗位能力,真正實現學生零距離就業。
(二)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訓制度
許多高校在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通過強化高校與企業的合作來提高“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整體質量。其中包括聘請企業優秀員工、技術專家來高校講學或在校兼職教學,定期組織教師前往企業進行參觀考察、掛職訓練、帶領學生在企業中實習等方式來強化“雙師型”教師質量。遴選一部分教師進入企業參與掛職訓練,教師可通過自己所從事的產業情況、運作流程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將自身在實際工作中了解到的知識、經驗、觀點等投入教學中作為實際訓練的補充說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高校可組織一些教學、實踐經驗的旅游學骨干教師定期對學校的中青年旅游專業教師進行指導,引導青年教師盡快成長,從而為學校快速組建出一支素質水平較高的實踐教學隊伍。
(三)鼓勵專業課教師參與實踐性研究
應用型本科院校專業教師參加實踐性研究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專業課教師是指導學生實踐能力提高的導師,應用型本科教師不僅要具有實踐能力,也應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高校教師應積極參與科研項目,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教師的研究能力提高了,能進一步指導學生,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
(四)完善“雙師型”教師隊伍的相關制度
“雙師型”教師尚未建立完善的激勵制度和考核體系,在考核制度上依然采用傳統的普通教育評價標準。但“雙師型”教師有別于一般類型的教師,“雙師型”教師在技能和技術資格考核中難以并軌,這就需要建立新的考核體系。在構建新的考核體系方面不能只將學歷和學科水平為考核標準,理論知識、實踐能力、職業經歷并重,擺平學術和技術之間的天平。
三、結語
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是教學模式改變的模式之一,現在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是教學改革的目標,教師實踐能力提高是學生實踐能力提高的保障。
作者:李憲平 單位:黑龍江財經學院
- 上一篇:后勤工作精細化管理措施
- 下一篇: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