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健康管理論文

時間:2022-04-25 06:18:00

導語:企業健康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健康管理論文

摘要:自人類邁入21世紀之后,經貿與科技的競爭便日益轉化為人的綜合生產力的競爭,而人的綜合生產力的高低則取決于人力資本存量的多寡。人力資本理論認為:人力資本主要包括知識資本、技能資本、健康資本和流動與遷移資本。在現實中,很多企業都配有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負責員工的在職培訓、績效考核與工資報酬等方面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顯而易見,多數企業對員工健康的關注程度遠遠低于對在職培訓等問題的關注程度;然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員工的整體健康狀況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已較從前越來越重要。鑒于此,筆者認為:為了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為了更好地配合現實的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應當對員工的健康狀況給予足夠的重視,并對員工整體的健康資本進行適度投資,其具體方式即為本文將要探討的“健康管理”。一、健康與健康管理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疾病譜的改變和人口老齡化的來臨,急性傳染病已不再是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禍首,取而代之的是慢性非傳染病、心理疾患與亞健康狀態。2002年5月,中國國際亞健康學術成果研討會指出:中國人口中有15%屬于健康人群,15%屬于非健康人群,70%屬于亞健康人群。而幾乎每個參與市場競爭的個體都或多或少患有慢性病和心理疾患。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生物—心理—社會學意義上的健康定義認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身體缺陷和疾病,還要有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性的完好狀態。”同時,健康經濟學的研究表明:生物-心理-社會學意義上的健康=15%的遺傳+7%的環境+8%的醫療保健+60%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見,現代社會里的健康是可以通過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預防保健的途徑獲得,而不像20世紀30-40年代時的疾病主要依靠醫療科技的進步而得以避免或減少。因此,當代企業才能進入一個可能實現成功的健康管理的時代,同時也滿足了員工對自身健康的普遍追求。所謂健康管理就是一種對個體或群體的健康、疾病因素進行全面干預,以實現“防患于未然”為目的管理過程,其具體做法是評價個人的健康狀況,為個人提供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和治療,最終使個體或群體保持可能實現的最佳健康狀態。企業健康管理就是應用現代醫學科技和信息技術從社會、生理、心理角度來系統地關注和維護企業員工健康。二、企業健康管理的作用與意義理論與實踐表明,企業實施健康管理與“四兩撥千斤”有異曲同工之妙,具體體現如下:1、企業健康管理能降低企業總醫療保健費用。美國的企業健康管理經驗表明:健康管理對于任何企業及個人都有這樣一個秘密,即90%和10%。具體地說就是90%的個人和企業通過健康管理后,醫療費用降到原來的10%;而10%的個人和企業未做健康管理,醫療費用比原來上升90%。原因很簡單,實施了健康管理的企業,其員工的患病率、住院率明顯降低,絕大部分的疾病風險都以各種方式被消滅在萌芽狀態;即使萬一患病,也會因為“三早”(早檢查、早診斷、早治療)而很快得到痊愈。因此,企業在員工醫療保健方面的支出總額明顯下降。2、企業健康管理能大大減少員工因患病或健康事假而帶來的間接經濟損失。由于實行了健康管理,企業員工不僅減少了自身患病的幾率,其也會通過對家人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積極影響而降低他們的患病可能性。這樣,企業健康管理既減少了員工的病假工時,又減少了其為照顧家人的健康事假工時,從而大大減少了因此而給企業帶來的間接經濟損失。3、企業健康管理是一項吸引優秀員工的福利項目。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高層企業家和優秀員工的加盟,在健康日益成為人們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的時代,企業的這項福利措施無疑會吸引許多既渴求事業成功也重視自身健康的優秀人才。這必將成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利器之一。4、企業健康管理能顯著提高員工的勞動生產率。做健康管理的企業,員工人均年產出總值提高了50%以上。人力資源專家經過調研找到了原因:一方面,實施健康管理的企業員工更能感受到企業對他們的關懷,更富有歸屬感和工作熱情,這項福利更能吸引優秀的員工加盟企業,這樣自然就會為企業注入更多的創新思路;另一方面,通過健康管理的實施,企業員工的身心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員工之間更加團結互助,而這能直接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率。三、企業健康管理的主要模式目前,我國企業的健康管理服務主要由健康管理企業來提供,其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大型醫藥集團為依托的健康管理公司。如三九數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該企業在三九集團的背景下,聯合三九醫院、三九連鎖藥店,結合三九遠程醫療系統,建立起一個連續的、全面的健康管理系統。它從個人健康信息的建檔管理、分析、實施,到生病時的針對性治療,再到治療后的病情康復追蹤,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務。其為企業提供的服務包括以下10項:1、為企業提供健康普及講座1次;2、免費為企業提供一名就近醫院的健康咨詢醫療顧問:員工平時有健康問題可以隨時咨詢;3、為員工建立健康檔案;4、提供企業職業病防護方案和流行疾病預防方案;5、企業員工到合作醫院看病免收普通掛號費(常見病);6、代辦大醫院看病掛號、專家號(大病),聯系住院。定期邀請大醫院專家專門會診;7、優惠提供體檢、疫苗接種、健康講座服務;8、代辦購買公司消毒、保健、防護用品、代辦買藥;9、代辦商業醫療保險;10、其他服務:為企業領導聘請私人醫生,為普通員工家庭提供家庭醫療顧問,家庭老弱看護等等。另一種是一些小型的健康管理機構。這種小型機構沒有前者那樣良好的預防保健服務網絡基礎,故其服務內容相對單一些,通常重點是放在“養生與保健”上。即在建立了健康信息檔案并進行評估分析后,主要通過各種調養手段改善參加者的身心狀況。對于以上兩種企業健康管理的主要模式,不同的企業應當根據本行業特點、本企業財情和員工健康狀況選擇適合本企業的健康管理模式(如需要,也可以針對企業中的不同員工群體實施不同的健康管理模式),與企業健康管理相關的具體職責應該由企業中的人力資源部來擔綱。四、結語總起來看,企業實施健康管理與企業投資在職培訓類似,是對企業整體人力資本中的健康資本的一種投資,這種投資確實能為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回報與良好的社會效益,是值得企業大膽嘗試的一項管理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