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企業團干部隊伍建設研究
時間:2022-10-12 01:09:00
導語:獨家原創:企業團干部隊伍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國有企業的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當代青年思想的多元化,企業的共青團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果團干部在不積極,基層團隊的工作根本無法落實。基層團干部作用發揮的多與少,直接影響到基層團組織工作落實的好壞。本文將主要闡述如何進行基層團隊的建設。
[關鍵字]團干部,企業團委建設,企業建設,團委建設
在團省委和公司黨組領導下,一直緊緊圍繞公司發展戰略目標,致力于構建和諧企業,服務于云南電力發展,近兩年來始終堅持思想育人,項目育人,活動育人的工作途徑,全面活躍公司青年工作,在公司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時代的發展,企業對員工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員工的素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學習力。根據《青年員工學習調研報告》中體現的問題,大多數青工都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而且當前工作壓力比較大,青工都有一種緊迫感和危機意識,學習的欲望都比較高,但因為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不夠,學習條件還有待完善,需要我們認真分析、解決。
一、當前青年的思想工作現狀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呢?
一是公司由于團員較分散,共青團員分別在不同部門、不同崗位工作,加上該公司近年來工作任務相當繁重,要全部集中起來相當不容易,成為組織建設管理中的一大難題;二是團支部制度在完善和落實方面不夠,支部“”制度沒有按期組織。支部活動量少而且形式單一,沒有為廣大青年構建良好的交流平臺;三是團員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老化。從該公司團員的年齡結構來看,27歲以下僅有3人,組織吸收不了新鮮血液,力量逐漸削弱;四是團員的文化水平和知識結構較單一,其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難以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且部分團員的工作作風、工作能力有待加強,成為制約團組織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一個因素;五是團組織在自身建設中沒有爭取到公司黨支部的足夠重視,造成團支部缺乏應有的組織作用,在廣大青年中起不到帶頭作用。
青年員工中存在著急功近利,追求新潮,無視傳統等現象集體主義觀念淡漠,講求工作條件和工資待遇,以自我為中心、個人私利為中心的極端個人主義的思想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于青年員工身上。這些現象的存在,與團組織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有著直接的原因。
二、確保團干部適應本職工作
青年的成長對于企業的發展非常重要,團干部是團員青年的先進代表,是企業各項工作中的骨干力量,企業的黨政領導要從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關心支持團干部,經常給他們壓擔子、交任務、教方法,做到既關心愛護,又嚴格要求,對政治覺悟高、工作能力強、群眾基礎好的團干部要列入企業人才庫和后備干部培養名單中,采取送培、定期幫促談話等多種形式進行重點培養,合適的時機予以大膽提拔和重用。在對團隊伍建設中,任何事情都要從源頭抓起,所以在選拔、任用團干部是就要嚴格控制做到優中選優。在選擇中必須堅持這樣幾個原則:
堅持德才兼備、任人唯賢的原則
干部首先應該是一個團員,是廣大青年團員中的先進分子。要德才兼備,就必須要求具備有良好的理論素質、思想品德、知識才能,能在時間中全面貫徹工作團為的線路、方針和政策。
堅持公開公正的選拔原則
公開競爭上崗,大膽的把高素質、知識能力強的青年人才選拔到共青團干部的崗位上。堅持把團委單于考察,站在全團工作發展的角度提出參考意見,堅決打破陳舊的提升觀念的束縛,防止內部人員按照個人好惡選拔干部。
堅持走群眾路線原則
共青團是聯系廣大青年的強梁和紐帶。在選擇干部上,要緊緊依靠廣大青年,不斷的拓寬青年參與的范圍與程度,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把青年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作為選擇的一項重要依據。并在此基礎上征求青年以外的職工群眾的意見,是選拔具有較好的群眾基礎。
兼職團干部隊伍建設
在市場經濟規律下,企業進人的渠道變“窄”了,但引入人才的質量卻大大提高了,因此要打破那種在生產和工作中發現團建人才的舊思路,把新引進的人才作為團建新生力量加以重點培養,從他們一進入企業、進入單位開始,就要主動出擊,與人事部門密切聯系,了解他們性格和特長,適當安排他們參加團的活動和組織工作,對他們的團建工作熱情加以引導和培養,做到有的放矢,使有限的力量發揮出最大的效應。
三、建立和完善的干部培訓制度
業務知識學習的重點是履行團的崗位職責必備的知識。基礎團務的學習要了解共青團建立與發展的歷史,學習共青團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學習了解青年的心理生理特點和成長規律;學習把握共青團的性質、職能和根本任務,共青團的組織制度,團員發展、教育和管理的方針、原則及程序,團干部選拔、培養和管理辦法,團干部的領導藝術和工作方法。工作實務的學習要掌握團組織服務黨的工作大局、服務青年開展工作和活動的基本任務、方法和一般規律,了解共青團的重點工作及各條戰線的品牌活動,基層團的工作的熱點、難點和重點問題,特別要注意學習把握團中央根據黨的要求和形勢任務的需要作出的重大部署,成為勝任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
相關學科學習的重點是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法學、公共管理、領導科學等學科的基礎知識,特別是本學科主流的理論方法和分析工具。要加強與團的工作密切相關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提高綜合素質,培養科學思維,增強創新能力。
年輕的團干部理論知識相對的比較的缺乏,嚴重的影響著共青團工作的開展的效果。因此,加強培訓,增強基層團干部的理論素質和業務能力、工作熱情,為團干部隊伍注入生機和活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深化教育培訓的內容
一方面,要增強理論學習的系統性和針對性,加強學習相關的政治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要確保培訓內容的專業性。一定要抓住團的業務知識、技能這個環節,將鍛煉實際業務水平為教育的重點。
建立干部教育培訓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把團干部理論學習的情況作為衡量團干部政治素質的重要標準,逐步建立和完善團干部教育培訓制度。定期對干部進行考核評定,對工作表現突出的要表彰,反之要批評。建立教育質量培訓評估體系,對培訓質量進行監督和評估,保證團干部教育培訓的整體水平和質量。
四、拓寬思路,突出特點,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開展好團組織活動。
“生命在于運動,組織貴在活動”。一個組織如果不經常組織開展活動,就沒有活力,就沒有凝聚力,就會失去生命力。團組織更是如此。活動是團組織活力的源泉,是凝聚青年的平臺,在實現活動目標的過程中,廣大團員青年不斷加強溝通,促進了解,增進友誼。那么,如何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針對團員青年特點,寓教于樂,開展好各項特色活動就需要團干部集思廣益,開動腦筋,拓寬思路,每一個成功者都得益于“剩余精力”的充分發揮利用。通過健康向上的活動豐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鍛煉體能。
五、建立干部培養機制
由于團干部崗位經常換人,使得一部分團干部認為反正也不會在這個崗位上干太長時間,工作上就難免有被動性,這個影響帶團工作的開展和落實,所以必須建立有效的培養機制,在通過各種團組織活動中不斷的發現人才,將人才引入培養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