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鋼鐵企業完善質量管理思考

時間:2022-02-20 05:16:00

導語:簡述鋼鐵企業完善質量管理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簡述鋼鐵企業完善質量管理思考

摘要:基于全面質量管理在我國應用中存在主要問題的闡述,結合全面質量管理理論和在我國鋼鐵企業實踐的實際,以濟鋼的經驗和不足為依據,提出了我國提升鋼鐵企業全面質量管理水平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全面質量管理應用問題提升策略

一、前言

我國鋼的年產量已經超過4億噸,接近5億噸,居世界第一,但是,從總體上來看,我國要成為"鋼鐵強國"還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在質量上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解決好了,我國才能稱得上"鋼鐵強國"。

自70年代末期推廣全面質量管理(TQM),20多年來的實踐證明,它是一種最有效的廣泛適用的管理。但勿庸諱言,由于長期計劃經濟思維制約,鋼鐵企業缺乏市場競爭壓力和動力,我國鋼鐵企業對于全面質量管理理論的應用出現了重形式而輕實效的"兩張皮"現象。因此,明確我國鋼鐵企業實施全面質量管理的誤區與問題,從質量是企業生命、國家競爭力的戰略高度去探求提升策略是我國鋼鐵企業面臨的緊迫任務。

二、我國鋼鐵企業實施全面質量管理的主要問題

TQM理論在上世紀70年代傳入我國,經過30多年的推廣與應用,為我國鋼鐵企業管理理念的轉變、企業競爭力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國在這些年的不斷實踐中也增進了對TQM的認識,不斷提高了TQM的應用水平,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而言,我們還有著巨大的差距,應用還處于初級階段,存在著以下問題:

1.理論應用滯后膚淺

客觀地評價中國鋼鐵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基本上大多仍然停留在以檢驗控制為主的質量管理階段。即使是宣稱實施"全面質量管理"的企業,也往往為追求及時效益,將TQM硬套于企業之上。提倡者沉迷于理念,而不注意創造成果。結果花費昂貴代價,先期培訓起來的技能因為用不上而荒廢;員工的參與熱情因希望破滅而變成不滿或玩世不恭;一度非常熱情的經理會因拼命工作,成果卻微乎其微而焦躁不安。最終,在真正的收獲到來之前,現實的考慮或其他因素迫使戰略發生轉移,工作重點被迫變化了。

2.重內修而輕市場

部分鋼鐵企業將TQM在企業內部得到了充分的運用,企業內部生產、組織、管理等各個過程都嚴格按照TQM的要求來做,而最后卻仍然以失敗而告終。究其原因,其充分遵循了TQM的操作層面要求,卻忽視了用戶第一的目標層面要求,注意力只集中在組織攻關小組、培訓和改進過程上,而不是把它們置于提高顧客滿意程度、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占有率的大環境下。從而失去了顧客的支持,最終當然不會長遠發展。

3.形到而神未到

在國內,有許多企業,能夠獨立運用TQM,且能夠按照其原則其要求,將TQM運用到企業發展的方方面面,最終也可能取得一些效果,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一些推動作用,卻不見有什么明顯的變化。關鍵在于對TQM精神理念的領會。

4.下行而上不效

作為TQM,其操作要求便是全員參與。而在國內,由于受到許多官僚氣息的,往往出現一線忙的暈頭轉向,高層愣著不知方向。高層管理者以為TQM是質量管理部門的事,是操作工人的事,與其無關。這樣,阻礙了TQM的正常實施,當出現時,責任便全推至質量管理部門,一身輕松。

三、我國鋼鐵企業提升全面質量管理水平的相關策略

要使國內鋼鐵企業能夠與世界級的跨國企業集團競爭,企業迫切呼喚"世界級質量",它的動源就是TQM的深化和落實。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完整準確地把握好我國推行TQM以來的具有特色的基本經驗,勇于實踐,探索深化TQM的途徑,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持續推進。

1.貫通全面質量管理的上下對接。高層領導者必須在推進TQM中,親自掛帥,身體力行,做到:

(1)堅持走"質量效益型"道路的戰略思維。把質量經營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核心,樹立"大質量"觀,注重培育質量文化,追求質量領先、卓越;實施"用戶滿意工程"、"企業名牌戰略",突出"技術管理創新"、"質量成本管理"。

(2)親自主持企業質量經營戰略、方針、目標和質量程序文件等重大問題的決策、制定和。

(3)樹立質量權威。企業應設置專職質量經理,配備高素質中高級質量工程師和管理人員,授予TQM綜合管理部門應有的權力與權威,創造推行TQM所必須的物質、環境和工作條件。

(4)要有比下級更高的熱情帶頭和宣傳TQM的基本知識,親自抓好TQM工作的落實。

2.努力實現全員協同效應和市場共振效應。一切實體質量的形成、改進和創新都要由人來完成。質量的事業是群眾的事業,只有群策群力才能搞好。因此,必須充分發揮企業領導、質量工作者和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不斷地改進質量中徹底讓用戶滿意,使TQM工作建立在扎實的基礎之上。而要調動人的積極性,組織QC小組就是一種全員參加的極好形式。這也是中國管理哲學"人本思想"的具體體現,需要各級領導給予大力提倡和關心支持,也需要TQM推進者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使之在改進質量、降耗增效、開發智慧、培養人才、提高素質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3.建立質量管理系統。濟鋼在借鑒國際、國內生產制造執行系統的構建經驗,充分考慮濟鋼信息化建設的實際,以及生產過程質量管理的需要,提出了質量管理系統的解決方案。系統實施后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同時也為國內鋼鐵企業質量管理信息化的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借鑒。

4.提高質量成本管理的可行性。目前,我國鋼鐵企業就質量成本管理方面,所存在的問題集中在以下方面:

(1)質量管理與戰略規劃相脫節。全面質量管理發展至今,對于很多企業而言,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對于過程的統計,用來評估質量過程各個方面的績效。而真正把質量管理策略與商業計劃聯系起來的并不是很多,許多質量改進的后果并沒有反應出商業需求與企業戰略盈利目標。

(2)質量管理與質量成本控制相脫節。我國在引進外資的同時,先進的管理系統也隨之進入到企業中。但關鍵的問題是執行的效果差異很大,許多方法使用了很長時間,卻無法與有形的實施結果和收益情況相聯系起來。久而久之,在許多員工心理造成了可用可不用的思想,甚至產生抵觸情緒。由于這種思想的蔓延,在實際工作中,對數據的處理以及分析應付了事,或者僅僅作為一種常規統計。歸根結底,是因為沒有相應的財務績效來測量,沒有把質量管理方法的使用與質量成本降低的實際效果相結合起來。

因此,鋼鐵企業要提高自身在質量成本管理上的可行性,做到質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相結合。

5.廣泛深入持久地進行TQM系統和培訓。質量管理源于實踐、源于研究,依賴教育和培訓。這是各國推行TQM的顯著特點,也是我國成功的經驗。因此,TQM研究和培訓必須作為企業產品質量形成的"第一道工序"和"質量興業"的基礎。要運用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依托科研院所,針對企業領導、技術管理、現場操作等各層次人員的工作特點,選擇重點,反復進行TQM的教育培訓,堅持不懈,才能卓有成效。

四、結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間的競爭日趨激烈,質量競爭已成為競爭的焦點之一,只有取得質量領先,企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要取得質量領先,僅僅依靠員工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將質量管理提升到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企業上下全面落實和執行全面質量管理,,將追求卓越績效和充分體現質量管理的精神相結合,才能謀得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終立春.關于深化企業全面質量管理的探討[J].施工企業管理2001年2期.(30-32).

[2]李靜波.全面質量管理的新發展[J].中國質量.2003.7(5).

[3]劉慧敏.全面質量管理發展新趨勢[J].管理天地.2006.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