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黨建研討及實踐
時間:2022-06-10 08:40:00
導語:高校黨建研討及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航海高職院校與航海本科院校相比,在生源素質、基層組織建設以及對學生黨建工作的認識水平等方面還存在差距,加之學生在校時間相對較短,這些都給學生黨建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航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既要滿足社會對人才的一般需要,同時也要滿足航運事業發展對人才的特殊需要。對此,我們要深入研究航海類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所面臨的新任務和新問題,努力提高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效率。
一、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面臨的新挑戰
1.少數學生入黨動機錯綜復雜、參差不齊與其他高校一樣,航海類院校的學生的入黨動機也存在多樣性。有的學生黨員重專業知識學習,對政治理論學習漠不關心,對為什么要入黨發生認識上的模糊,有的把入黨當作了就業的鋪路石,為了找一個好單位;有的是為了自己有一個政治光環,顯示自己高人一等;有的甚至偏離了黨組織的教育與培養的軌道,為了獲取什么好處。個別學生黨員對黨的基本理論缺乏了解,把入黨當作了增加自己評優評獎、擇業競爭的砝碼等等,這些表現雖然是極少數人,但高校學生入黨動機功利化的不良傾向出現,一方面說明高校黨組織的學生黨員教育與培養要加強,另一方面,也給高校黨組織對學生入黨動機的考察的難度增大。
2.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的結構不夠合理高職院校的學生黨員量少,一般情況是低年級無黨員,到學生畢業前才增加發展黨員數,造成高年級的學生黨員多,畢業生一旦離校,學生黨員的比例就快速下降。此外,由于某些黨組織把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重點放在對學生干部的培養上,結果是學生干部能發展為黨員的比例高,普通學生連成為入黨積極分子或黨員發展考查對象的概率都不大,很難感受到黨組織的政治關懷。高校黨建工作出現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隊伍人數少,學生黨員發展對象的選擇余地小,學生被發展為黨員的比例小的現象出現。
3.部分學生黨員模范作用發揮不明顯一般情況下,一個大學生從被列為入黨積極分子到走進黨組織大門,時間至少要一年以上,還要通過政治素質、學習成績、生活工作表現等綜合條件的考核,滿足標準才能發展成為一名學生黨員。因此,發展學生黨員工作常常從大二開始,而學生在大三的大部分時間在校外進行畢業實習,學校新發展的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就面臨著畢業。此外,有些學生黨員為了獲得某一輔導員的信任和重用,忙于入黨前的所謂表現;有的學生只是埋頭學習,不愿意花時間組織學生參加有益活動,不愿意花時間為同學們服務。
4.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觀念陳舊有的人為劃定基層黨組織發展學生黨員的比例,把發展學生黨員人數作為衡量學生黨支部工作開展的成效。結果是有的學生黨支部只重視每年的組織發展計劃,而對學生黨員培養教育工作認識不夠、重視不夠。同時,由于部分學校黨建工作者的思想觀念還比較陳舊,工作方法單一,面對新形勢新問題不能及時求變和創新。他們認為,優秀學生的標準主要是看考試成績是否優秀、是否聽老師的話、是否是學生干部等,對那些工作積極性高但個性較強的學生往往抱有偏見。
二、以科學發展觀指導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
1.加強教育,注重教育內容上的針對性在高職學生黨建工作中,要根據高職學生特點及其成長規律,把工作的重點放在教育培養上,更要注重教育內容上的針對性。一是要根據高職學生層次差異性大的特點,對不同的教育對象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大學生頭腦,重點是要組織學生認真學習、深入貫徹、全面落實黨的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戰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三是要把教育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加強實踐鍛煉,給學生黨員交任務、壓擔子,讓他們擔負一定的社會工作;針對高職院校學生實訓時間長的特點,采取校企掛鉤,共抓黨建的方法,使他們在學習和工作實踐中增強黨性鍛煉,保持和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2.創新載體,注重組織形式上的有效性為了提高學生黨建工作的實效性,高職院校黨委要重視學生支部建設,在政策上給予關心支持。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監督”三位一體的工作制度,保證學生黨建工作的有效開展;積極探索支部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思路,如要以班級為基礎,結合年級、專業建立學生黨支部;適應高職院校學生活動社團化的趨勢,積極嘗試在學生公寓、社團、學生社區中建立學生黨組織,擴大工作覆蓋面。此外,舉辦黨的知識競賽、有獎征文、演講比賽、主題文藝演出、支部創新活動、“三下鄉”、進社區等生動活潑、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活動,也能收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3.堅持標準,注重發展對象的綜合素質高職學院學生黨建工作中以提高培養對象綜合素質為核心,不僅要注重學生黨員發展速度和數量,更要注重發展的質量和效果。應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及時將符合黨員條件的學生吸收入黨。培養發展中應堅持質與量的統一,既不定指標和比例,又要堅持標準,確保質量。在標準的把握上,既要防止求全責備,抬高“門檻”,使申請入黨的學生望而卻步;又要防止降低要求,曲解標準。要規范“推優”工作,堅持“推優”和發展公示制度,加大推優工作的透明度,確保所有學生黨員的質量,使學生黨員經得住時間的檢驗。
三、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六個結合
1.學生黨建工作與公寓管理相結合學生公寓不再單純是學生休息的場所,而逐漸變成學生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社會活動四位一體的主要場所。實施黨建工作進公寓,一方面能使黨建工作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將大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考察、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激發他們接受黨支部考察培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此,系部以學生黨支部為依托,在公寓以不同年級學生黨員及積極分子組成幾個黨建工作小組,并在同一年級不同小組劃分黨建工作小組責任區。組建的這些黨建工作小組定期在各自的公寓責任區為同學開展黨建學習、宣傳、服務等實踐活動,使學生感到黨組織就在身邊;在公寓進行“黨員示范寢室”掛牌活動;在公寓中通過爭創文明寢室、我為黨旗添光彩等系列主題實踐活動;將學生的事情交給學生自己做,把黨建工作深入到每個樓層、每個寢室,不斷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能力。同時,每學期對其工作進行考核,在黨建工作小組述責的基礎上,結合公寓物管、班級同學及小組間評價來橫向評比,不斷促使黨建工作小組作用的發揮,增強黨組織在公寓中影響力。
2.學生黨建工作與社團活動相結合學生黨建工作與社團活動相結合主要從三方面入手:一是構建組織平臺。大力扶持學生理論社團建設,比如成立青年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會、鄧小平理論與實踐研究會等一大批優秀的學生理論社團,以文化節、講座、讀書會、研討會等豐富多彩的形式,使其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組織平臺。二是加強思想引導。對社團的教育管理,可配備專門的黨員教師,在對社團進行業務指導的同時對學生社團負責人和骨干分子進行培養引導,有效發揮黨建工作對學生社團的政治引領和思想引導作用。三是開展主題活動。搞一些有益的社團活動是增強學生黨員感召力的一個很好途徑,特別是在重點時期,如:黨的重大活動時、學生畢業時、新生進校時等,抓幾個重點活動,收效很好。
3.學生黨建工作與網絡教育相結合實現學生黨建工作與網絡教育相結合須抓好兩個環節:一方面抓黨建工作網絡化建設。不僅要高度重視黨建工作網絡化,在資金保障上加大投入力度,配備滿足黨建工作網絡化的硬軟件;選聘一些既懂網絡技術又懂思想政治工作的輔導員,建立一支德才兼備的黨建工作網絡化管理隊伍,實現黨建工作網絡化的專人管理;另一方面抓黨建工作網絡化的效果。建立黨建專題網站,開辟網上支部社區,進行網上黨員公示,開展網上組織生活,開設“網上課堂”、建立“網上支部”等,利用傳媒載體建立網上黨建工作新陣地。在黨建工作網絡化的效果上下功夫,堅持滾動學校和國內外的重要信息,黨建知識宣傳教育與黨建活動互動并舉,開通網上互動式欄目,增強黨建工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4.學生黨建工作與專項教育相結合將學生黨建工作與“心理有困惑、學業有壓力、經濟有困難、行為有過錯”等四類特殊學生群體專項教育相結合,是增強高校黨建工作實效性的重要舉措。比如,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針對貧困生的實際情況,各基層黨組織從健全和完善大學生“獎、貸、助、補、減”等五種幫困資助體系入手,使得學校黨務工作者在進行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時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學生實際困難結合起來,避免了只是以說教的方式解決問題,從而充分發揮了學生黨支部的戰斗堡壘和政治核心作用,讓黨建工作落到實處。如通過結對子,開展“思想幫扶”、“業務幫扶”、“經濟幫扶”;開展“黨員責任田”、“二個一”愛心幫扶等活動,讓學生黨員在活動中不僅自己接受教育,使學生黨員不僅從中得到鍛煉,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
5.學生黨建工作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航海高職院校畢業生由于其專業的對口性較強,學生大都分布在全國范圍的各大航運單位,學生中流動黨員分散性、流動性更強,為不斷加強畢業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防止出現黨員培養中的真空情況,學院黨委不斷健全流動黨員管理制度,成立流動黨支部、建立網上流動黨員之家、積極探索流動黨員的檔案管理模式,同時與實習單位黨組織開展共建活動,采取定期聯系、定期匯報、巡回檢查等形式加強實習期間預備黨員的管理和教育,保證黨員入黨前后教育的連貫性。
6.學生黨建工作與學生管理相結合結合不同年級學生特點,將學生黨支部設立在年級,使得黨建工作、學生管理有機結合,便于工作統一布置,有效開展。如一年級學生黨建工作重點是啟蒙教育,為使新生盡快明了入黨程序及基本知識,黨支部在新生動員時及時深入到班集體中宣傳黨的基本知識,積極引導學生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不斷增強黨組織在學生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 上一篇:改制企業黨建工作綜述
- 下一篇:檔案局師德建設指導意見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