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指標體系探究

時間:2022-07-21 02:45:59

導語: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指標體系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指標體系探究

摘要:在互聯網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持續增長和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國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評級的體系中仍存在許多缺陷與不足。本文通過查閱文獻,問卷調查,統計分析等方法,分析現行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評級體系存在的問題,完善指標設計,進而提出優化方案。

關鍵詞:互聯網;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指標體系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科技型中小企業依托這一大環境快速興起,其在我國市場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往往眾多科技型中小企業在發展時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這凸顯出我國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方面的問題與不足。本文針對互聯網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評級體系的發展現狀、現存問題進行全面分析,進而提出相關優化建議,以使得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用評級體系更加完善,更好地適應互聯網環境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1互聯網背景下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評級體系現狀

1.1體系現狀。在我國,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信用評級系統不斷完善,信用評級體系趨向規范化、統一化。但是,投資者和企業經營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的矛盾仍不可忽視。目前,包括商業銀行在內的各類評級機構,其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信用評級的方法和體系中均存在諸多缺陷與不足。整體來看,這些體系的針對性不足,沒有充分考慮“互聯網+”的大背景以及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自身特點。這也導致了融資難的問題,沒有實現科技資源與金融資源的有效結合。結合當前國情,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眾多,存在資金需求量大、信用風險難以識別與控制等特點。建立信用評級指標體系應當充分考慮其特點,同時,也需要根據“互聯網+”的大環境作出相應變化。這是健全我國信用評級體系的一個重要方面。1.2企業調查。為了進一步了解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問卷調查,采取隨機抽樣從2018年杭州市所公布的69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中選取110家樣本企業作為調查對象。本次調查發放的問卷有兩種形式:一是紙質問卷,將設計好的問卷打印并由調查對象直接填寫;二是電子問卷,通過問卷星在線電子問卷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被調查者通過點擊網址鏈接進入網頁進行填寫并提交。剔除無效問卷后,共得到有效問卷97份。從調查中可以看出,企業最看重的還是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等傳統指標。因此,結合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自身特點,將二級指標進行相應調整。同時,針對互聯網背景,85家受調查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占比為87.63%。對輿論評價的測量項,78家受調查企業持完全同意和同意態度,占比為80.41%;對網絡關注度的測量項,50家受調查企業持完全同意和同意態度,占比為51.55%。因此,考慮將互聯網背景下的企業形象也納入一級指標,將輿論評價和網絡關注度納入對應的二級指標。據此,調整相應指標,進一步完善評級體系。

2互聯網背景下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評級體系存在的問題

2.1信用評級指標選擇問題。在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信用評級時,很多情況下采取的評級體系是針對于傳統大型企業所設定的,這種方法對于企業全面性要求更高,會更加看重企業自身的資產規模。科技型中小企業由于其與大型企業相比仍具有一定差距,其資產規模較小,且財務數據可供參考的項目較少,所以可能會導致現行的信用評級體系在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評估時難以產生準確且有效的結果。除此之外,現有信用評級體系往往存在評估周期長,且步驟繁瑣的問題,對于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新興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來說,往往會影響其評級效率。2.2定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占比問題。在我國現有評級體系中,定量分析所占的權重往往達到60%-80%,因而使得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用評級很大程度上依靠其財務數據進行評估,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財務數據較傳統大型企業相比較差,導致評級結果不夠理想,進而導致這些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科技型中小企業從開始到發展一般是經歷前期加大研發投入,然后等到技術逐漸成熟,生產模式也逐漸穩定會產生利潤。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較大,且利潤來源主要是高科技的產品,來源較為單一,往往評估結果會因此受較大影響。而在評估體系中更多的關于企業領導的素質及才能、創新能力、管理水平這些可以影響產品開發進度以及產品質量、企業盈利等的定性分析指標往往由于占比過少,使得這一部分定性分析所能帶來對于企業信用評級結果的影響較小。最終,綜合評估下來往往不能反映企業的真實情況。

3互聯網背景下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評級體系發展建議

3.1評級體系需要融會變通。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科技型和中小企業的雙重特點,其中小企業的特點決定了其借貸資金的資金量方面不會很大,其科技型的特點導致了技術的投入決定了公司的發展,其借款需求一般要求速度快,保證其資金鏈的供應。這就要求商業銀行在進行審核時,需要去掉冗雜的審核程序,用一套優化的信用評級體系來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用給予新的評級,在指標的占比以及一級、二級指標的選擇上進行優化,比如增加一級指標中的非財務指標在評級中的占比,使評級體系真正可以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如科技型中小企業緊急缺少資金的情況亦可進行融會變通,可以對其快速放貸來拯救危機中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這樣一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存活率可以得到保障。3.2提高信用評級體系針對性。科技型中小企業具備科技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的雙重特點,因此商業銀行原有籠統的信用評級指標體系與方法并不適用,因而無法進行完整的評判。比如,科技型中小企業無形資產比重高,若不對通用的企業信用評級標準進行調整,由此直接套用,得出的評級結果通常偏低。我們建議在對其進行信用評級時,除了考慮傳統的財務指標以外,應該針對特定的某一類型的企業在評級指標體系上做出靈活的調整,與時俱進。將多元化的信用信息來源渠道進行整合,生成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標準。具體來說,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比一般的中小企業的風險更高,而其在創新能力上的優勢非常明顯,創新能力也會制約其償債的能力。因此主張考慮將創新能力,將研發投入、研發人員和專利數納入指標范圍。同時,在如今的互聯網環境下,信息飛速傳播,主張將企業的輿論評價和網絡關注度納入指標范圍。良好的企業形象和高度的網絡關注能給企業帶來網絡流量,更甚于廣告效應;且網民的關注度能夠同時起到監督作用,促進企業的管理與規范。3.3減少信息不對稱的現象。信息不對稱是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又一大重要原因,由于其體量小、科技含量高,充滿較多的不確定性,導致較多的商業銀行不愿意貸款給這些企業。為了解決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問題,企業要從內部和外部著手。一方面科技型中小企業需要從內部著手,減少企業內部所存在的問題,通過授權、權責分離以及相關的物理控制等方法,完善企業的內控措施,從而減少企業內部員工舞弊的發生;通過信息輸入細節控制、合理的風險評估處理系統、對控制行為的有效監控等方法,減少企業發生重大失誤的風險。另一方面,這些科技型中小企業可以每年接受普華永道等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或者立信等國內八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從而提高公司財報的可信度,審計師事務所也可以對于公司的管理經營的風險進行一系列的評判。業績良好、公司經營健康的公司可以通過像商業銀行出示其審計報告證明其公司的穩定性,從而減少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提高融資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張洪源.淺析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征信理論問題[J].新商務周刊,2018,(6):112.

[2]翟淑萍,畢曉方,王玥.戰略差異、CFO財務執行力與企業信用評級[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8,40(11):95-109.

[3]趙麗麗,陳超.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評級行業的發展現狀探究[J].價值工程,2019,38(5):10-12.

[4]余劍.陜西省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中國商論,2017,(11):123-124.

[5]鄭秀君.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評級實證研究[J].征信,2015,(9):54-58.

作者:張澤珩 胡俊彧 仇雪陽 龔漪波 楊博森 單位:江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