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本利分析法在醫療設備管理的應用
時間:2022-08-23 03:56:04
導語:量本利分析法在醫療設備管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通過量本利分析法將成本、工作量與利潤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清晰的呈現,對大型醫療設備進行成本效益分析,為醫院設備管理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應用量本利分析法分別對某醫院CT、MR、乳腺鉬靶X射線機等大型醫療設備2017年的成本效益進行分析,計算設備成本效益及盈虧平衡點(保本工作量)。結果:2017年CT、MR工作量均超過保本工作量,產生了經濟效益;乳腺鉬靶X射線機工作量未達到保本工作量,未產生經濟效益,處于收不抵支的狀態。結論:在醫療設備管理中運用量本利分析法全面剖析醫療設備成本、工作量、收費價格和收支結合之間的關系,可為醫院管理者全面分析和探討提高科室收益和降低運營成本提供參考,優化醫院決策。
[關鍵詞]量本利分析;大型醫療設備;成本效益;盈虧平衡點;優化決策
大型醫療設備是醫療機構開展醫療、科研、教學服務等各項工作的物質基礎,也是衡量經濟實力、規模大小和醫療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盾婈犪t療設備管理規定》對大型醫療設備的定義是:列入軍隊大型醫療設備管理品種目錄,以及整套單價在500萬元以上的醫療設備。大型醫療設備投資金額大、投資回收期長,具有較高的投資風險性[1]。量本利分析法的特點是將成本、工作量、收支結余這3個方面的變動所形成的差量相互聯系起來進行分析,可較清楚地提示出成本、工作量、收費價格和收支結余之間的關系,直觀地反映醫院保本工作量、盈利區和虧損區三者之間的變動趨勢[2],在醫院成本控制管理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本文通過提取2017年某部隊三甲醫院部分大型醫療設備的年收入、工作量、成本數據,采用量本利分析法分別測算出各臺設備的成本效益及保本工作量,并對結果進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議。
1大型醫療設備量本利分析概述
大型醫療設備量本利分析是指對設備的工作量、成本、利潤三者間的相互關系和規律進行研究,通過分析成本與收入的平衡關系,進而確定設備的盈虧平衡點(保本工作量)。三者之間的關系表達式如下:利潤=醫療收入-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工作量×(收費價格-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單位貢獻毛利=收費價格-單位變動成本當醫療收入等于醫療成本,即利潤為零時,可求出該臺設備的盈虧平衡點(保本工作量),計算公式如下:保本工作量=固定成本/(單位收入-單位變動成本)當工作量大于盈虧平衡點(保本工作量)時設備盈利,反之虧損。
2數據來源
2.1收入。工作量、醫療收入數據來自醫學影像科影像歸檔和通信系統(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由于不同檢查部位收費不同,通過計算2017年各臺設備的醫療收入與工作量比值,求出每部位平均收費價格。2.2成本。成本由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組成,其中固定成本包括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社會保險費、公積金,設備折舊、維修成本,房租和物業管理費等,變動成本包括材料費、藥品費、消毒費、洗滌費等醫療服務保障成本及其他管理成本。設備折舊和維修成本來自固定資產數據庫,人力成本、房租、物資管理費用、材料、藥品、醫療服務保障成本及其他管理成本來自該院科級核算管理系統。
3結果與分析
通過對各臺設備2017年收入、成本進行匯總,按照量本利分析法測算出各臺設備的利潤及保本工作量(見表1)。3.1CT成本效益分析。從表1中可以看出,2017年3臺CT儀工作量均超過保本工作量,產生了經濟效益,其中寶石CT保本工作量為5704個部位,投資回收期為6.62a,安全邊際為3601個部位,說明該設備實際工作量接近保本工作量,應引起重視。出現此情況的主要原因包括兩方面:(1)寶石CT每年都需更換球管,其費用為138萬元,變動成本較高;(2)7月份正值患者檢查旺季,設備出現故障后未能及時修復,導致一部分檢查患者分流到其他型號CT,檢查工作量減少,收入下降。3.2MR成本效益分析。2臺MR設備工作量均超過保本工作量,產生經濟效益,但2017年2臺設備工作量大致相同情況下,1.5TMR保本量小于3.0TMR。出現此情況的主要原因包括兩方面:(1)3.0TMR設備價值比1.5TMR高613.5萬元(40%),而該省現行MR平掃(>1T)的收費標準為500元/部位,未體現不同型號設備的收費價格差異,因此在檢查人數及收費價格相當的情況下,1.5TMR經濟效益比3.0TMR顯著;(2)根據新版《軍隊醫院會計核算管理辦法》規定,2009年1月1日起購買的設備,折舊年限由10a縮短為6a,3.0TMR是2014年購買的,折舊年限為6a,相對于1.5TMR(10a)的折舊年限,固定成本較大,保本工作量也相應增加。3.3乳腺鉬靶X射線機、數字胃腸X射線機成本效益分析。乳腺鉬靶X射線機、數字胃腸X射線機2017年實際工作量均未達到保本工作量,未產生經濟效益,處于收不抵支的狀態,主要原因是檢查人數不足,設備使用率不高。3.4量本利分析的局限。運用量本利分析這一實用技術,可以使管理者對單位的量、本、利3個關鍵指標做到“胸中有數”,以幫助決策者正確制定價格政策、營銷策略,制定有效的成本管理、控制和考核措施。但是,不同行業、不同單位、同一單位不同分析期的分析模型也是不相同的,且無論是固定成本還是變動成本實際上都是運動變化的,這里的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往往是科學根據與主觀判斷的結合體[3]。由于量本利分析法是建立在成本性態劃分和變動成本法基礎上根據歷史數據推算出來的[4],所以,需要在客觀因素發生較大變化時及時對分析模型作相應調整和修正,以提高分析的準確性,更好地為單位決策服務。
4討論及建議
從量本利分析的計算公式不難發現,在收費價格相對固定的前提下,影響設備效益的因素分別為工作量、固定成本及變動成本,其中工作量與利潤呈正比關系,成本與利潤呈反比關系。因此,提高設備效益要從提高檢查人數、降低成本、提高設備使用年限入手。4.1改善服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對于檢查人數有保證、收益較好的大型醫療設備,在確保設備正常及檢查質量的前提下,應從以下3個方面加以改善:一是從改善服務流程、提高效率上下工夫,如制訂個體化的掃描方案、實行檢查預約登記制度,縮短患者檢查等候時間;二是挖掘8h以外的工作潛力,提高日檢查量,有效緩解臨床科室檢查需求壓力;三是不斷完善績效分配方案,細化不同部位檢查的勞動報酬,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對于使用率不高、投資收益較差的設備,在考慮其功能定位特殊性的同時,應重點關注盤活設備、實現扭虧為盈的問題。首先,醫院應制訂大型醫療設備管理規定,組織財務人員對使用率低、收益差的設備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其次,建立臨床相關科室與檢查科室互動的激勵機制,加大對相關疾病及治療方法的宣傳力度;第三,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越來越重視乳腺的定期檢查,可根據此類群體需求,將乳腺檢查項目增設到體檢項目中,既可以提高乳腺疾病的早期診斷率,又可以提高設備工作量。4.2加強軟、硬件維護,嚴格控制成本支出。大型醫療設備工作的延續性,關乎醫院醫療工作的協作性和持續性,因此應加強軟、硬件方面的維護。軟件方面:由于目前醫院各類檢查輔助系統較多,為確保數據準確性,系統間的對接尤為重要,建議由不同系統廠家定期對儀器設備軟件程序進行檢測和維護,尤其是檢查各類系統與“軍衛一號”的銜接,避免漏費現象的發生。硬件方面:一是要規范檢查使用流程,對設備進行定期保養和預防性維護,例如:制訂正確的CT球管維護方案,最大限度延長CT球管的使用壽命;控制膠片及造影劑等耗材變動成本的支出。同時,周期性對設備進行系統性檢查、性能檢測、部件的潤滑及更換等維護。二是要提高故障診斷和維修效率,及時發現并排除小問題、小故障,避免設備“帶病”運轉,縮短停機維修周期。三是做好設備使用后的質量信息反饋以及使用過程中出現的異常和不良事件記錄,為設備風險控制提供可靠依據[5],確保設備持續運轉,提高醫療設備的應用質量。四是加強對設備工程技術人員進行維修技能的培養,提高維修效益,減少因設備停機對臨床工作帶來的影響。通過加強軟、硬件維護,有效提高設備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4.3緊跟國家醫改政策,提高醫療設備采購效率。醫療設備投資是一項系統工程,投資定位要找準,論證過程要充分,資金來源要保障,人才技術要跟得上,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忽視。隨著新版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范的頒布和實施,大型醫療設備檢查治療項目不再按照設備的型號區分收費檔次,這給軍隊醫院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因此,醫療機構制訂《醫院大型醫療設備申購論證管理辦法》很關鍵。目前,我國大多數醫院都建立了大型醫療設備采購評估機制,將設備使用科室提出的采購計劃與醫院近遠期發展目標、社會影響力、近遠期醫療需求、新舊設備的銜接[6]及設備的投入與產出相結合,進行全方位綜合研判,提出立項采購意見[7]。醫療設備采購應當遵循國家及所在省市的相關法律法規,如我國財政部令第87號———政府采購貨物服務招標和投標管理辦法第十條:采購人應當對采購標的市場技術或者服務水平、供應、價格等情況進行市場調查,根據調查情況、資產配置標準等科學、合理地確定采購需求,進行價格測算。目前,軍隊系統的采購政策已發生較大變化,大型設備配備應嚴格按照配置標準進行申報,單價在200萬元以上的設備配備為總部論證審批,100萬~200萬元的設備采購權限為對應的采購服務站集中采購,100萬元以下的設備采購權限為各大單位統一招標采購。因此,醫院應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進行科學嚴謹的投資決策分析和可行性論證,進一步明確醫療設備的生命周期、投資項目的風險以及投資環境的影響因素,通過掌握投資決策指標和投資決策分析方法,形成最終方案,確保不盲目投資。4.4完善成本效益分析手段,提高分析的有效性和科學性。醫院的成本核算是以科室為單位進行的,由于科室內部醫療設備類型不同,加之醫護人員的流動性,會造成直接或間接成本分攤的困難,無法精確計算單機成本,降低了醫療設備使用、分析、評價的準確性。因此,醫院職能部門建立一套設備效益分析信息管理系統十分必要,通過信息化技術可以保證數據來源的穩定和數據規則的完整,實現數據的自動提取和計算,減少人為因素影響產生的誤差,達到效益分析的連續性。
5結語
量本利分析法在醫療設備管理中的應用,不僅在于它能揭示利潤、業務量、成本三者之間的關系,還在于它提供了一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人們根據有關因素的變動及時采取應急措施,通過制訂科學的計劃,降低不利事件的出現帶來的損失,增加醫院抵抗風險的能力,對醫院整體經濟管理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陳麗娜.某醫院百萬元以上大型醫療設備成本-效益實例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013,32(7):88-90.
[2]何春飛.量本利分析法在醫院成本管理中的運用———采用量本利方法實例分析醫技科運行狀況[J].會計師,2016(14):70-71.
[3]羅榮英.量本利分析在企業中的運用意義及其局限性[J].財務與會計,2003(11):42.
[4]江金花,唐勝輝.量本利分析在醫療設備管理中的應用[J].金融經濟,2013(24):209-210.
[5]劉元明,劉歡.基于風險分析的醫療設備管理與風險控制[J].醫療衛生裝備,2015,36(5):140-142.
[6]趙書臣,李文平,應立剛,等.醫療設備更新需考慮的幾個因素[J].醫療衛生裝備,2016,37(2):141-142.
[7]王智文.風險控制在醫院大型醫療設備管理中的應用[J].醫療衛生裝備,2017,38(8):145-147,150.
作者:張 瑢 葉英姿 王界厚 單位:武警煙臺特勤療養中心信息科
- 上一篇:小型基建工程風險管理探索
- 下一篇:港口電氣設備管理問題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