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設備管理問題及優化研究
時間:2022-06-02 08:46:18
導語:醫療設備管理問題及優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解決醫療設備管理過程中時間成本高、人力資源消耗大等問題,該文通過分析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問題及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提出簡化管理流程,加強制度執行力度,引入先進信息化管理,加強人才培養,從而提升醫療設備資源利用率,節約時間成本和人力資源,優化醫療設備資源配置。
〔關鍵詞〕醫療設備;管理;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
醫療設備安全、可靠、高效運行是保障臨床救治效率的關鍵。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一般分為論證采購、驗收入/出庫、維護維修及報廢處置4個階段[1-3],通過對大量醫療設備管理實踐的總結,發現其存在時間成本高、人力資源消耗大等問題。醫院大多數工程師在進行在院期間醫療設備管理時,沒有從全局、全流程把握,缺乏整體觀念,導致管理問題頻發,影響臨床科室使用[4-8]。本文討論醫療設備在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其原因,并給出可行有效的優化方法,提升醫療設備管理效率,為其他醫院提供參考。
1我院的醫療設備及管理
我院現有醫療設備價值19億余元,數量大、種類多,新舊比例失衡,大多數設備使用壽命達10年,部分設備使用壽命達15年。同時,我院每年采購和報廢的醫療設備數量大,2019年采購數量達1700余臺,報廢數量達1800余臺。此外,我院每年維修數量較大,2019年維修數量達8965次。我院采用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見圖1),工程師重點負責驗收、維修維護、報廢處置等,而在此流程中均需繁雜的填表、簽字等工作,花費大量時間。
2設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時間成本高
(1)論證采購時間長:論證采購流程繁雜,需花費大量時間。(2)驗收時間長:驗收階段包括核對技術參數、設備使用培訓等,需耗費大量時間才可完成。(3)維護時間長:定期維護需在醫療設備空閑狀態下進行[9],而醫療設備位置分散,空閑狀態不定,不能集中地點及時間維護檢測,因此花費時間較多。(4)維修時間長:由于我院醫療設備配件儲備不充分,更多情況需要從原設備供應商或第三方公司購買,導致維修時間過長;同時維修流程(圖2)煩瑣,簽字多,涉及人員多,耗費時間長。
2.2人力資源消耗大
在信息化管理不充分的條件下,對如此大量的醫療設備進行管理,需投入較高的人力成本。醫療設備的搬運、驗收、維修、計量等工作,涉及不同類型的工作人員,包括工程師、計量員、工勤人員等,除設備管理科室工作人員外,臨床科室設備管理人員也要參與到日常管理中,例如質量檢測,每年需對生命支持類醫療設備(呼吸機、監護儀、麻醉機等)實行質量檢測,而此類設備只有在空閑狀態下才能進行檢測,無法實時監測設備的空閑狀態,需要管理人員隨時關注設備動態,在合適的時間進行檢測。
2.3調配困難
臨床科室在收治患者多、手術量大時,會出現醫療設備匱乏的情況,需向設備科借用或全院調配。雖然設備科已成立應急設備調配中心,但是設備儲備有限,加上臨床科室借用較多,導致調配存在困難。根據應急設備調配中心數據可知,2019年我院借用設備達229次,調配設備僅15次。借用需求如此之大,僅依靠應急設備調配中心難以滿足全院救治需求。此外,雖然我院醫療設備數量巨大,但是使用狀態不明,需要全院調配時,僅通過人工查找各科室醫療設備的臺賬情況,再通過電話溝通調配,效率低下。
2.4追溯困難
每年清理各科室醫療設備的臺賬,不可避免地出現部分老舊設備遺失、設備申請無實物報廢的情況。同時,臨床科室大多重視救治患者,欠缺對醫療設備的管理,交接無記錄或記錄不完整。此外,雖然已經制定完整的醫療設備管理制度,但是執行力欠缺,導致設備損壞或遺失。
3原因分析
3.1管理流程復雜
管理流程復雜,導致時間成本高,人力資源消耗大,例如在維修階段,設備的維修簽字流程比較漫長,簽字完畢領導同意后供應商方可配送配件,此過程時間不定;除簽字環節,還視供應商配件儲備情況而定,如供應商配件不足,還需從原廠家發貨,導致維修過程延長。
3.2制度執行力度欠缺
我院已經制定完整的醫療設備管理制度,包括衛生裝備質量驗收、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維修保修管理、周期性檢測/檢定、原始記錄及檢定證書、報廢處置等,但是依然存在操作不規范、原始記錄不完整、設備丟失等問題,相關人員對制度的執行力欠缺,未按照制度章程完成工作。
3.3管理方式落后
醫療設備檔案信息大多采用紙質保管,信息化記錄較少,而紙質檔案記錄信息有限,日常保養維修記錄更是欠缺,需設專人管理,浪費人力;同時,無法動態把握醫療設備信息,科室之間溝通以電話為主,導致緊急情況下進行全院調配困難。此外,未實現醫療設備資源共享,對醫療設備資源浪費較大。
3.4創新性不足
醫療設備更新速度快,種類越來越豐富,這對相關工程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目前,落后的管理方式需要大量人力去完成重復繁雜的工作,大多數工程師花費大量時間在溝通協調和簽字流程上,接觸新知識的時間較少,與先進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交流的機會更少,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同時,經驗豐富的工程師離職或退休,人才流失,年輕的工程師缺乏經驗,不熟悉業務、辦事不流暢,導致專業人才緊缺。
4管理優化
4.1簡化管理流程
在醫療設備管理過程中,應盡量簡化流程,合并簽字步驟,縮短簽批時間。我院采用“壓縮流程,并行執行”方式優化醫療設備維修流程(圖3),在簽字審批階段同步通知供應商或廠家準備配件,送貨后由設備科或授權公司進行維修,提高了維修效率,縮短了維修等待時間。圖3醫療設備維修具體優化流程
4.2加強制度執行力度
加強制度執行力度,由專人保管醫療設備,確保每一次操作都有記錄可追溯,避免設備遺失,同時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制定設備管理考核標準,即《千分制考核標準》,形成激勵和懲罰機制,每月嚴格按照標準考核臨床科室,實行考核后醫療設備的操作更規范,記錄更詳細,使用效率得到提升。
4.3引入先進信息化管理
以往醫療設備檔案信息大多采用紙質保管,增加了時間成本和人力資源消耗,不符合信息化時代的要求。引入先進信息化管理可以詳盡地記錄醫療設備信息,方便查詢、調用數據信息及分析設備健康狀態,優化設備資源配置,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節約紙質資源[11]。基于物聯網和信息化管理技術實時監測設備狀態及技術參數,能夠對維修和調配起到積極作用,解決全院設備資源共享問題,提高設備使用率。
4.4加強人才培養
(1)加強對工程師的培訓力度,定期培訓,例如開展培訓會議,制造引進先進管理技術的機會;(2)采取能夠避免經驗流失的措施,如開發相關專家系統等,保留離職或退修工程師的經驗,使年輕的工程師更好更快更全面地學習和發展;(3)鼓勵創新,提高工程師責任感,從被動維修向主動維護保養發展,把握主動權,避免設備故障,減少損失。此外,我院設備科每周邀請不同廠家工程師對醫療設備原理、維修方法及維護保養進行系統性講解,提升院內工程師的技能;積極整理離職或退休工程師的維修經驗,形成電子檔文件,定期匯總編輯工程師維修經驗,錄入專家系統知識庫,避免經驗流失。通過優化管理流程,提高了設備使用效率,提升了患者對醫院服務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山其君,周力.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研究與實踐[J].中國醫療設備,2019,34(9):121-123,135.
[2]鄺曉敏.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設備工程,2019(12):25-27.
[3]李承君,閆士舉.醫院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的精細化管理[J].中國醫療器械雜志,2019,43(3):220-222,229.
[4]翟博雅,尹亞麗,郭元利.問題清單管理在醫療設備采購流程中的應用[J].中國醫療設備,2019,34(12):144-147.
[5]王衍森.醫療器械電子設備維修中存在的問題與管理對策[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9(22):110-112.
[6]宗士偉,李耀輝,杜蒙蒙.醫療設備驗收及常見問題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33):177-179.
[7]孫少平,李元峻,周云波,曾福東.醫療設備調配中心監護儀集中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醫療設備,2019,34(3):132-135.
[8]鄭青.醫療設備報廢的問題及對策[J].醫療裝備,2018,31(3):97-99.
[9]劉錦初,管青華,劉琳.醫療設備質控檢測與預防性維護規范探討[J].中國醫療設備,2019,34(12):114-117.
[10]劉永蓮,陳兵.談醫療設備管理人才的作用[J].醫療裝備,2002(4):41-42.
[11]韓梅,韓力,于囡.醫療設備信息化管理的意義和模式[J].醫療裝備,2019,32(20):59-60.
作者:袁先舉 萇飛霸 單位: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學工程科
- 上一篇: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模式分析
- 下一篇:鄉村品牌化建設現狀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