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林生產管理模式研究
時間:2022-07-06 08:26:03
導語:營林生產管理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針對林業造林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分析了當前營林生產管理的現狀及改進措施。就林業發展工程,提高森林資源社會價值方面做出了具體闡述。
【關鍵詞】生產管理;管理模式;建設森林
營林生產管理是推動林業工程建設的基礎。近年來,森林資源破壞日趨嚴重。可見,加大對森林資源的管理力度至關重要。強化林業資源生產和管理,開展植樹造林,提高林業項目的生產效率,維護社會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成了營林工作的主要目標。目前的工程林業主要是技術力量薄弱,總體是指在技術創新、技術開發、人員開發方面不積極,投資強度小。人工林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應高標準嚴生產,嚴格控制。從幼苗選擇種植苗木,要強化市場監管,苗木產品投放上要加大檢查力度,從而推進林業工程的穩定發展。
1林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
1.1苗木生產問題。我國在林業生產建設中,缺少對育種技術的研究,究其原因是受到了資金不足、區域和技術的限制,以導致林業生產的不足。同時,生產技術和苗木質量也不高,這樣會耽誤生產時間。1.2森林的數量和質量不一致。綠化工程建設中,相關部門急于求成,不合理規范建設,不注重造林質量,只追求數量;在林業建設,科學建設中不太注重從業人員觀察能力、心理素質的訓練,因業務不熟練,最后導致森林的數量和質量不一致。1.3缺乏規范的管理方法。實行林業生產經營方式的全面管理,有利于提高林業生產效益。確保投入產出與管理模式成正比例。由于從基層到地方不注重整體業務轉型,缺少對長期經濟效益問題的監管,從而遏制了林業工程的建設步伐。1.4資金不足問題。在林業生產林建設項目中,經濟需求很大,需要引進專業人才,當然資金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國在生產投資方面還不夠,財政支持渠道不多,無法建立各種形式的投資。1.5生產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森林生產各方面互不溝通,森林生產過程低效,林業生產體系不健全,沒有有效的生產監督管理機制。
2提高林業生產管理的具體措施
2.1基地建設規模。加強林木種苗基地建設是開展森林工作的關鍵,只有培育優良種子,才能提高林木規格的綜合質量水平。在所有工作中林業生產是關鍵,首先,我們必須加強種子園建設的規模,研究育種方法。其次要注意母樹的更替,用年輕的同類樹種來取代母樹的基本生產機制,這樣才能提高林業生產質量。2.2生產標準化。林業生產是林區生產過程中森林生產的評價標準,這一措施能反映林業生產的實際情況。因此,森林生產的具體意義和價值應以林木生長和生產成活率作為森林生產的主要尺度。把林木成活率生產作為消除林業單位盲目種植行為的主要措施,不但可以減少經濟損失,而且也規范了林業生產行為,保證了林業生產的合理性。2.3低產林改造。低產林影響了中國的林業生產整體發展水平。目前,我國的低產林不在少數,這些低產林導致經濟水平和經濟價值較低,不僅會造成資源浪費,而且還會造成與森林種植有關的損失。因此,我們必須加強低產林的工作變換,降低次品的森林面積,森林植物進行合理的更換工作。2.4滿足市場需求。林業發展要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掌握林木種子市場的需求,有利于促進林業工程的發展。為此,我們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培育高價值用材林和短周期速生樹種,可以創造新的更高的市場價值,促進林業項目的發展。2.5人才隊伍建設。人才引進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加強現有勞動力的培訓工作,這也是促進我國林業工程發展的有效途徑。目前,中國的林業部門人才需求較大,但由于某些激勵制度和管理制度的缺失,人才問題不能得到相應的救濟。因此,我們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模式和激勵機制,加強人才引進工作,加大對員工的培訓,以促進中國的快速發展林業項目,以確保中國的林業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
3加強林業生產管理加強林業生產管理,促進林業工程發展
3.1林業生產機械化。要實現林業生產機械化,就必須加大生產投入的機械化程度。一方面是提高生產效率,另一方面是大幅度減少人力,提高生產的穩定性。在未來,我們必須加強林業生產現代化、大眾化營林機械的產品化,促進現代農業發展。3.2完善林業經營體制,拓寬資金渠道。營林工作應該朝著市場發展的方向,通過績效體系、質量評價、激勵、營銷績效評價等方法。加大員工獎懲力度,確保森林生產的優質高效。同時,需要加大林業產業建設的投資渠道,政府投資比例應以另一種方式減少,投資應進一步增加。為保證工程質量,改進林業工程管理,實施依法抓項目管理責任,確保林業生產工作順利開展。3.3提高森林生產經營管理水平。要提高森林生產經營管理水平,必須重新進行合理的森林生產經營模式的規劃,科學造林。同時對苗木質量、產品質量進行多樣化評價,利用經濟法對林業生產管理評價系統進行系統規范,從而來提高生產管理質量。3.4提高苗木撫育質量。林業生產發展不單純是規模化發展,應將立體化發展原則應用于育種工作的實際生產中去。為此,一是按照科學標準培育和管理苗木提高苗木質量。二是加強栽培對苗木移栽、生產質量嚴格控制、病蟲害防治、科學合理的栽培空間建設,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和更新采伐活動,同時還要開展植樹造林活動。3.5加大防護林建設。林業防護林是預防火災工作的主要工作。根據林業工程發展需要,科學指導日常工作。一是加強林業建設的疾病預防和管理能力,二是制定與疾病預防控制有關的計劃,以確保及時有效地控制疾病。同時還要做好防火保護工作。
總之,加大林業工程的生產質量管理,對提高林業經濟效益和林業生產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林業工程建設中,要解決森林生產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遵循多元化、現代化的發展原則,突進實現林業建設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石勁松.退耕還林背景下耕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2012(11).
[2]黃奕博,加強營林生產管理進一步加快林業工程發展【J】,科技林業,2012(09).
[3]王艷.新時期下還林背景下耕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2012(07).
[4]王建偉,營林生產管理與林業工程發展的協調性【J】,農業科技,2013(06).
作者:魏慶臣 單位:黑龍江省亞布力林業局石頭河子經營所
- 上一篇:企業采油生產管理措施
- 下一篇:農機安全生產管理現狀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