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現狀及對策
時間:2022-11-01 10:33:26
導語:食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現狀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食品生產企業逐步流向國外市場。企業質量管理方面,根據ISO9000標準的相關要求和考核機制等,逐步形成了符合國內基本國情的現代化質量管理體系。本文針對食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現狀進行了分析,結合企業現存問題對相關原因進行了探討,提出質量管理運行中的相關對策,旨在為食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工作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價值。
關鍵詞:食品生產企業;管理現狀;對策;現狀
一、食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現狀
改革開放至今,國內食品行業相關企業的發展經歷了諸多階段,當下已經初步形成系統化規模,成就較高,但食品質量問題仍不容忽視。食品質量常見問題包括:食物表面添加劑、激素、化肥等有害殘留物質較多;假冒偽劣產品多;生產原料不合格等問題。從國內生產方式的角度進行分析可發現,生產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具有較高影響,其管理模式、運行狀態等是否達到市場要求均會產生明顯影響作用。當下國內部分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處于守舊落后的狀態,如某些企業為了追求產品表面光鮮度,隨意進行有害物質的添加使用,諸多問題已經得到社會各界媒體的關注。再者部分企業由于廠房衛生條件差,部分企業存在缺失健康證、衛生許可證等違規現象,企業負責人與執法部門實行“游擊戰”策略,部分企業甚至采取暴力手段拒絕相關部門的出訪,社會負面效應極為突出。食品質量問題一方面會影響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另一方面食品質量要素是危害大眾健康程度、影響生命健康度的主要要素。加強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優化具有極高重要價值。如現階段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HACCP)便是國際領先企業常用的質量控制方法,如圖所示。
二、食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現狀問題
1.缺失與企業配套的質量管理保障機制。當下國內大部分食品企業,包括國內偏遠地區的小企業在進行食品加工中,最為典型的特征是家庭式作坊。企業存在缺乏質量管理經驗的問題,企業負責人和管理方并不具有完善的理論體系,僅從市場需求、質量管理文件出發進行簡單應付,目的是應對國內外相關執法機構的檢查處理。但是企業管理存在脫離實際的問題,這類企業會從網上下載質量管理文件,有的采取抄襲、借用的運作模式,文件與產品的相關度極低。對應文件無法起到提高質量管理效果、運作控制流程的功效。此外,企業管理方為針對相關文件和考核要求等進行學習,執行中從完成任務、填寫記錄的角度出發進行處理,無法落實現場核查等要求,缺乏持續有效的理論支撐框架,更無法真正意義的發揮質量管理體系的功效。2.質量管理體系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能力低。食品生產企業中,由于相關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存在能力一般的特點,有時無法滿足國際化高水平的質量管理要求。當下國內從事食品生產的相關人員具有文化程度低的現狀,大部分管理和技術人員僅停留于高中、中專水平,對新型管理理念的接受能力差,僅依靠傳統技術經驗的模式進行管理。將新型管理體系看作繁文縟節、形式主義的需求,刻意回避企業融入新型管理體系的大趨勢。再者,食品生產技術人員存在綜合素養差的問題,大部分員工僅熟悉與個人工作相關的工藝流程,一旦其出現質量缺陷問題缺失對應解決能力,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企業應急培訓較少。受企業成本支出等主要壓力因素影響,管理方很少安排內部員工參加外部培訓,同時內部人員對食品質量安全的理解不足,對企業內部培訓關注度低,導致企業員工工作培訓流于形式,無法真正落實質量管理的基本要求。3.企業組織機構不健全、產品質量控制無法保證。食品生產企業在生產經營、運作管理中必須將質量管理機制看作基本保障,食品生產企業在進行企業擴展環節中,缺少必要的質量管理機制,導致對應規章制度形同虛設,大部分企業仍保留傳統管理模式、職能結構簡單,企業多為廠區一人負責制,各部門之間無法形成相互牽制、相互彌補的局面,且一旦發生質量問題,大部分企業存在推諉責任的狀況。由于監管部門缺失,導致企業管理制度無法充分落實;各部門之間職權劃分不清,最新質量管理體系的落實難度顯著增加。此外,職權部門不健全也是導致產品質量缺陷的主要問題。雖然當下部分食品企業建立了“一切為了消費者的滿意”等諸多目標,但是目標內容不明確、可操作性較差,企業員工對類似目標過于麻木。相關監督機構無法從食品加工源頭進行控制管理,不執行相關管理標準,這種做法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產品質量的升級優化,對應工藝操作存在不嚴密等問題,究其原因在于企業指導和檢驗操作具有較高相關度,檢驗人員的綜合能力、監管部門的實際做法等都會影響企業質量管理執行效果。
三、提升生產企業質量管理水平的措施
食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水體的提升都需要良性的系統工程與之相配合,不僅需要充分結合企業的管理現狀,而且還需要在實施和執行的過程中,針對企業因為產品質量問題而帶來的各種負面問題,按照質量分析-資料收集-建立預防機制-監督反饋-問題處理的順序,進行解決和處理,形成周期性的管理方式。為了能夠保證質量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提高認識,建立健全與企業發展現狀相符的質量管控體系。要想建立健全食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體系,需要企業管理層及普通員工充分認識到質量管理的重要性,并且保證全員都投入到生產質量管理中,這是提升質量管理水平的根本,企業的管理層應該聘請有豐富經驗的講師,將質量管理的核心內容傳達到每一位員工處。企業的發展需要管理層的正確引導和英明決策,和企業各個部門間的密切配合,保證質量管理體系能夠在生產的各個環節中充分的發揮作用,同時要充分調動起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使其更加積極主動的投身于生產質量管理的工作中,不斷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只有每位員工都能做好自身的本職工作,才能夠使得產品質量得到充分的保證。全員參與質量管理(TQC)是將產品質量保障工作細化到人,然后劃定其應有的責任,保證質量問題能夠第一時間被發現。要想提升食品企業質量管理工作水平,就需要企業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將企業文化理念融入到質量管理工作中來,建立健全符合企業發展實際的質量管理體系。2.定期進行員工培訓,強化產品質量把控。企業各部門應該根據自身在質量管理中的責任和具體工作內容,制定行之有效的員工培訓計劃,并保證其落實,對于生產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需要組建專門的攻關組進行問題的解決,并將此作為案例,在企業的內部培訓中進行講解和輔導,使生產過程能夠穩步順利的開展,尤其是銷售部門及生產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定期組織專家到廠家培訓或者到高校進行知識更新,這樣就能夠有效的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使產品質量得到有效保證。3.對現有生產工藝進行改良、提升生產過程的監管力度。相較于其他行業,食品行業需要嚴把質量關,企業對生產工藝進行優化和完善,國家應鼓勵食品生產行業進行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并給予資金以及政策上的支持,以便開發出更適于我國國情的食品行業新技術、新工藝,這也是促進我國食品行業進一步發展的基礎。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企業日常生產過程的檢查,對于生產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進行監督,對食品生產執行標準進行更新和優化,并強化其落實情況。同時制定嚴格的獎懲制度,加大處罰力度,保證食品生產企業的合理合法性。
參考文獻:
[1]畢新娜.質量監督體系的建立在中小型食品企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9):92.
[2]趙雯,郭紅.食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J].經營管理,2015(31):94-95.
[3]屈廣濱,張梅.食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探究[J].大眾科技,2013(15):57-58+88.
作者:楊春秀 單位:黑龍江科技大學管理學院
- 上一篇:淺析國有林區林業經濟增長影響因素
- 下一篇: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