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管理創新探討

時間:2022-05-26 10:51:50

導語:實驗室管理創新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驗室管理創新探討

摘要:在如今信息化社會之中,運用互聯網將各類數據資源進行整合是一項基本的特點。在如今信息化逐步深入的情況下,高校對教育資源共享問題的重視也逐步提高,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工作也要結合信息化發展。本文從實驗室管理的現狀出發,分析當前實驗室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信息化實驗室的管理模式,并對信息化實驗室管理模式的開展提出一些科學建議,以促進高校實驗室管理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實驗室;信息化管理;資源共享

1前言

在傳統高校實驗室管理中是以手工、紙質為主,如今已經很難滿足海量的數據資源處理和師生的信息需求了。因此我們有必要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對實驗室進行管理,以提高實驗室的管理效率,促進資源使用效率。目前實驗室的管理工作大多存在功能單一、設備重復率高、實驗過程不完善等問題,如何做好實驗室的信息化改革,創新實驗室的管理體制,更好地使用實驗室是當前高校實驗室管理工作亟待研究的問題。實驗室的管理體制創新能極大地提高學校科研、教學和創新水平,對學校與師生的長遠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2實驗室管理現狀分析

2.1功能過于單一

由于學科的限制,當前大多數高校的實驗室都只對理科生開放,即便是理科生也不能隨便使用實驗室,學生要想使用實驗室必須有教師和所在學院的同意,并向實驗室的管理部門進行申請,申請流程復雜困難,阻礙了學生對實驗室的正常使用。每學期只有極少數的課程在上課期間使用實驗室進行實驗研究,實驗室逐步成為了單純的授課用具,限制了高校實驗室存在意義。更有甚者,有些高校建立實驗室只是為了申請到某個科研項目或科研課題,在申請下來之后實驗室很少有人使用,實驗室隨之就被空置下來,不能發揮正常的作用。實驗室造價昂貴,維護也需要一筆不菲的費用,如果造出來只有一兩種功能,其價值也會大打折扣。

2.2設備重復率高

一般在高校不同的院系都有各有側重的實驗設備,例如生物學院要有顯微鏡、培養皿等實驗器材,化學學院則需要燒杯、酒精燈、試管這一類的實驗器材,物理學院需要天文望遠鏡等實驗設備,不同的院系根據自身教學科研的需要購置實驗器材,這使實驗器材的重復率相當高。這種問題的導致的結果是實驗設備的過度重復使之只能為某一學院服務,極大地降低了實驗室的使用價值。

2.3實驗過程的不完善

前文曾提到很多高校實驗室的管理工作仍以手工和紙質為主,這種管理模式使得實驗者在操作實驗的過程中還要進行實驗數據的記錄,一心二用會影響實驗數據的準確性;再有這種管理手段需要實驗者手動操作一切工作,包括記錄數據,制作報表,效率極為低下。另一個問題就是在實驗中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手動操作會醞釀出很大的危害。

3信息化實驗室管理模式提出的背景分析

當前信息化的飛速發展給實驗室的管理模式的改進帶來了新機遇。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的背景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作為一項重大的改革項目應運而生“,卓越計劃”對高校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些都促使著高校實驗室信息化改革的進一步加快。所謂信息化管理,就是根據網絡對信息高效整合的特性,將計算機與互聯網引入實驗室的管理工作之中,通過投入最小的人力財力來實現實驗室管理的最高效率。計算機與網絡將實驗室的實驗設備情況統一到一個數據庫內,記錄并保存實驗過程中的各項數據,對實驗過程中危險性進行評估,將各類實驗數據和資源進行共享,來提高實驗室管理工作的最高水平。

4信息化背景下實驗室管理目標

高校實驗室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目標是努力實現實驗室管理的信息化、科學化和規范化,以此提高實驗室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以此更好地服務教學科研工作的實施,更好地促進實驗室使用價值的提高。傳統實驗室的管理手段存在功能過于單一、設備重復率過高、實驗過程的不完善等問題。但如果將信息化引入實驗室的管理之中,這些問題將迎刃而解。高校實驗室要負責實驗教學、輔助科研等任務,做好信息化管理模式改革勢在必行,但要做好信息化管理模式改革需要高校實驗室在軟件、硬件上進行變革,變革的第一步就要確立正確的目標,具體如下:第一要正確理解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的內涵,打好理論基礎;第二要構建完善的實驗室信息化管理平臺,對實驗室的數據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以提高實驗室的工作效率,提高其服務水平,讓實驗室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學化、規范化;第三要不斷收集實驗信息資源,充實實驗室信息數據庫,并做到資源共享,推動高校學科建設、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的正常發展。

5信息化實驗室管理模式的具體實踐

5.1實驗室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建設

信息化實驗室管理模式的改革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實驗室信息化管理平臺,這要打破以往的管理模式和實驗室教學方式,讓實驗室管理向著“信息化、開放化”發展,建立包括實驗教學管理、日常信息管理、實驗設備管理和信息資源共享四個模塊。實驗教學管理模塊要對實驗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過程進行全程控制;日常信息模塊管理要對實驗室的基本信息進行有效管理,并適時在網絡上推送實驗室各類信息計劃,形成資源共享、信息互動的局面;實驗設備管理模塊是將實驗室所有設備進行統計,全面統籌實驗設備的采購、入賬、日常使用和報廢,了解實驗設備的實時情況;信息資源共享模塊是對實驗室各類資源數據進行保存共享,提供給學校廣大師生。

5.2改革管理模式

實驗室的管理要突破原來的手工、紙質化管理,對實驗數據的記錄、實驗報告的分析都通過網絡完成,保存并上傳至網絡數據庫中,這一方面減少了實驗者在實驗中進行實驗記錄的工作,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實驗數據的共享。實驗室的管理部門要全民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通過計算機和網絡對實驗室進行自動化、規范化管理,實驗室存在的目的是培養研究型人才、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科研空間,實驗室的管理部門要牢記這一點,并利用信息化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科研環境。

5.3加強規范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推行為規范化管理提供了條件,而規范化管理能更好地推行信息化管理的開展。實驗室要針對教師、學生、后勤等不同群體制定不同的規章制度,通過網絡系統建立實驗室門禁系統,并制定所有進入實驗室的人員的行為規范,規定制度的形式確定下來,并通過網絡系統給學校師生,要求所有進入實驗室的人員嚴格遵守,管理者也要進行嚴格監督。不僅如此,還要運用信息化手段更新已有的規范制度,比如運用硬盤保護卡保護實驗室計算軟件,做好網絡維護。通過計算機和網絡將各類管理制度確定下來,對實驗室進行規范化管理。

5.4統一采購實驗室設備

實驗室的各類實驗器材價值昂貴,是重要的學校資產,有必要對實驗室設備的采購問題進行詳細說明。依據實驗室信息化管理平臺中的實驗設備管理模塊對實驗設備的采購進行統籌安排。首先統計各院系對實驗設備的需求狀況,利用計算機對各項實驗設備的需求進行統計,分析以往實驗設備的使用率,重復的實驗設備要增加采購量,使用率低的實驗設備要適當減少采購量,提高實驗室的使用效率,并降低不合理的支出。通過對實驗室管理模式的信息化改革,能有效提高實驗室的管理效率,提高實驗室的服務質量,對滿足學校師生的科研教學工作需求、促進學生素質教育的長效發展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如今是一個信息化社會,信息化滲透到各行各業之中,高校實驗室也要順應這個時代的發展,用信息化進行改革,這樣才能促進實驗室管理的高效長久發展。

作者:余春英 周香鳳 單位: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1]高原.信息化背景下的實驗室管理工作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19:117.

[2]葛日波,朱志剛,王穎,李夢夢,林敏.以信息化平臺建設為依托的實驗室管理模式創新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01:15-18.

[3]陳昌興.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的云計算策略與方法[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01:221-224.

[4]馬占英.信息化社會背景下的高等學校計算機實驗室管理創新探索[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5,1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