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國際化物流園區創建
時間:2022-04-20 10:28:00
導語:分析國際化物流園區創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受金融危機影響,各國各地區積極謀求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區域經濟發展進程將進一步加快。黑龍江作為沿邊內陸省份,應該抓住國際產業轉移的歷史性機遇,充分發揮沿邊區域貿易優勢,加快物流園區的建設,創新物流服務外包業務模式,提升黑龍江省的國際競爭力。
1.物流園區的內涵和特征
1.1內涵物流園區是對物流組織管理節點進行相對集中建設與發展的、具有經濟開發性質的城市物流功能區域;同時,也是依托相關物流服務設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運作效率,改善企業服務有關的流通加工、原材料采購、便于與消費地直接聯系的生產等活動、具有產業發展性質的經濟功能區。
1.2特征
1.2.1多模式運輸手段的集合。多模式運輸方式即多式聯運,以海運-鐵路、公路-鐵路、海運-公路等多種方式聯合運輸為基本手段發展國際國內的中轉物流。物流園區也因此呈現一體化樞紐功能。
1.2.2多狀態作業方式的集約。物流園區的物流組織和服務功能不同于單一任務的配送中心或具有一定專業性的物流中心,其功能特性體現在多種作業方式的綜合、集約等特點,包括倉儲、配送、貨物集散、集拼箱、包裝、加工以及商品的交易和展示等諸多方面。同時也體現在技術、設備、規模管理等方面的集約。
1.2.3多方面運行系統的協調。運行系統的協調表現為在對線路和進出量調節上。物流園區的這一功能體現為其指揮、管理和信息中心功能,通過信息的傳遞、集中和調配,使多種運行系統協調共同為園區各物流中心服務。
1.2.4多體系服務手段的配套。物流園區應具備綜合的服務性功能,如結算功能、需求預測功能、物流系統設計咨詢功能、專業教育與培訓功能、共同配送功能等。
2.黑龍江省物流園區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2.1發展現狀近年來,我省積極發展連接內陸城市與口岸、境外的現代物流體系。哈爾濱市重點建設龍運物流園區、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空港物流園區等3個綜合物流園區,還建設了糧食、建材家居等8個專業物流中心。牡丹江市在牡丹江開發區和海林、寧安、穆棱等地相繼建立了物流園區。
2.2存在的問題
2.2.1物流企業規模小,社會化服務水平低。物流行業發展缺乏統一的規劃和協調,物流業大都是第一方物流或第二方物流,在部分企業的物品采購、運輸、倉儲、加工、銷售等都由自身承擔,自貨自運,導致外包業務量較小。物流企業一般承接銷售物流,很難進入供應物流與生產物流,使物流企業都擠在運輸與倉儲環節惡性的競爭。
2.2.2基礎設施差。物流園區強大的輻射能力和運輸組織能力要靠發達的綜合運輸網絡來支持,它要求區域內不僅要具備公路、鐵路、航空、港口等多種運輸方式,還要具有一定的規模和等級,并且具備相互無縫連接的可能性。物流園區必須有一定規模的通信管網為物流園區提供相當數量的程控交換系統、衛星定位系統、公眾互聯網以及寬帶系統。物流園區必須具備比較完備的基礎設施、公共設施以及相關設施。總體上看,我省物流業還存在物流倉儲設施陳舊落后、結構不合理、低檔通用庫多、物流設施社會化程度低、布局不合理、管理水平差、倉儲設備落后等問題,這些己成為物流業快速發展的瓶須。
2.2.3政策扶持欠缺。物流園區能否具有長久的生命力和對企業具有吸引力,取決于政府對它的認知程度和支持力度,物流園區在規劃建設的初期,一定要得到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并有相應的支持導向政策。我省物流業還處于發展初級階段,亟需一定的政策傾斜與支持,如稅收政策、用地政策、融資政策等,而目前這方面的政策尚未到位。
2.2.4物流人才缺乏。物流園區對人才素質的要求非常高。人員的配置不能僅僅停留在搬運、裝卸、運輸等基礎層面上,更需要高級物流管理人才,以適應物流園區的長遠發展。因此,物流園區所在地區內必須擁有一定數量的高規格物流培訓和物流咨詢機構,以提供制造和網聚人才的環境保障。目前物流企業從業人員文化水平基本上為初中、高中畢業,從業人員素質偏低,對現代物流技術與裝備了解很少。
3.1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把哈爾濱鐵路貨運口岸國際聯運功能與大通道有機結合起來,加快松花江、黑龍江航運設施改造,提高通航能力,擴大江海聯運規模,提高江海聯運效率。重點推進哈爾濱鐵路貨運口岸建設,作為全省集裝箱的集散地,使口岸真正成為黑龍江省的重要經濟平臺和物流通道。加快哈爾濱新香坊物流中心和中俄國際物流采購交易中心建設,使哈爾濱市成為對俄出口貿易的大通道和中轉站,成為全國腹地對俄物流中心。進一步完善哈爾濱鐵路貨運口岸的功能和軟硬環境多發揮內陸港國際聯運的優勢,為對俄貿易構建方便暢通的鐵路運輸大通道。強化中國租用俄羅斯、朝鮮閑置港口資源,開辟連接亞洲與全球的物流樞紐中心。快牡丹江航空港———黑龍江第二門戶機場建設,打開東北東部地區與俄遠東地區、韓國、日本等地空中通道,打造空中黃金通道。
3.2做大做強口岸經濟區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大力發展以進出口為主的加工業和以邊境商貿業、物流業為主的服務業,建成集口岸通關、出口加工、邊境商貿、倉儲物流為一體的邊境口岸經濟區,促進邊境貿易的大發展。逐步把口岸經濟區發展成為輻射東北亞、中俄雙邊主導、日韓朝蒙參與,開放度更高、貿易更自由、功能更先進、領域更廣闊的跨國自由貿易區。在口岸附近建設綜合物流園區,吸引零配件、半成品和成品供應商及物流企業共同入駐,構建供應物流、生產物流、與銷售物流緊密銜接、快速響應的一體化運作系統。依托商貿市場,進行商品貿易中心、現代物流中心和消費購物中心等框架建設,以商品貿易中心建設為重點,帶動現代物流中心和消費購物中心的建設。
3.3多渠道籌措項目建設資金擴大地方政府項目建設資金的投入,按照突出重點、分級投入、量力而行的原則,積極籌措項目建設資金,保證重點建設項目的投入。推動企業、民間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聯合協作,廣泛吸納社會資本投入。創新招商模式,提高招商水平,以優良的服務環境和富有競爭力的項目吸引國內外戰略投資者。
3.4實行特殊政策支持進一步改善金融環境,口岸城市實行政策性傾斜的金融支持,采取特殊政策措施,實行省行單列或上調為地級行,擴大信貸規模和授信額度,加大地方金融機構對外經貿企業的支持力度。突破園區用地瓶頸,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增加計劃用地指標并給予優先審批,對園區征用土地免交或緩交各項省級土地規費,切實增強園區的吸引力和承載力。
- 上一篇:物價局創市級文明單位自查匯報
- 下一篇:國際物流公司外匯風險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