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物流信息化發展研究

時間:2022-01-25 02:42:22

導語:地區物流信息化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區物流信息化發展研究

物流產業是生產性服務產業的核心業務之一,其發展水平已然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現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經濟發展,物流先行,而近些年來我國互聯網經濟的飛速發展,特別是提出了“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其發展打開了新篇章。物流信息技術作為物流活動的支撐部分,始終貫穿于物流鏈的各個環節,其作用在“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背景下顯得更為突出,信陽市作為革命老區,農產品生產大區,同時也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網絡技術欠發達地區,物流信息技術的發展有所欠缺,2015,《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措施相繼出臺,使信陽經濟的發展上升到一個新階段,在新的階段,物流產業經濟的發展也相應的上了一個新臺階,而物流信息化作為物流活動的靈魂以及基石,其在新背景下的研究也顯得尤為必要。

1信陽地區物流信息化的發展現狀

1.1信陽地區物流產業發展現狀。2016年信陽市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59.16億元,比上年增長4.7%。全年郵電業務總量60.15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26.3%。其中,郵政業務總量9.72億元,增長40.5%,其中快遞業務總量2256.57萬件,增長76.7%。全年信陽市貨運量絕對數是8085萬噸,同比下降8.1%,各種方式的貨運量絕對數見表1。1.2信陽地區物流信息化發展現狀現代物流要發展,交通設施應先行。近年來,信陽地區大力發展公路、鐵路、航道、場站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而發展物流信息化是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必經階段,通過在百度地圖搜索“物流”關鍵詞可以發現,截至到目前,信陽地區注冊的有1290家物流企業,大部分物流企業不重視物流信息化的建設,導致出現“信息孤島”,甚至牛鞭效應的出現,以制造業物流環節為例,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大型制造企業有13%采用條碼信息系統,11%采用JIT配送,13%采用企業集成化物流系統,而信陽市眾多中小物流企業還處于空白狀態。1.3信陽地區在“互聯網+”背景下發展物流信息化存在的問題。1.3.1物流信息平臺建設不完善物流成規模,平臺是關鍵。傳統的物流企業是以勞動力密集型為主,對物流信息化沒有過多的要求,而現代物流企業則是以技術密集型為主,大部分業務是基于平臺來完成,這就需要物流的信息化來進行對接。據走訪調查,信陽市80%的物流企業沒有自己的倉儲管理系統、訂單處理系統等平臺,訂單的核對、出入庫的管理、庫存的清點都需要耗費過多的人力以及物力;現代物流產業屬于服務業的范疇,其發展需要其他產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出于安全性的考慮,很少有企業將自己的相關信息與物流企業進行對接,無法形成信息共享,另外,由于平臺后期維護資金缺乏,導致相關數據停滯,更新不及時。1.3.2物流信息專業化人才缺乏人才是推進物流信息化的關鍵要素。截至到2015年底,信陽市每十萬人口高等教育學校平均在校生數為1087.08人,遠低于全省的平均值2282.05人,目前信陽市共有5所高校,僅有1所學校開設物流相關專業,物流信息技術方面的人才更少。1.3.3政策扶植及執行力度缺乏“互聯網+”一系列政策出臺后,特別是提出共同打造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以來,國內許多重要城市都相繼推出相關政策來推行物流信息化的實施,反觀信陽地區政府的扶植政策不全面。

2信陽地區在“互聯網+”背景下發展物流信息化SWOT分析

2.1優勢分析(S)2.1.1地理位置優越信陽市是東西南北經濟、文化融匯中心和交流通道,是區位特殊、地理位置特殊、功能特殊的區域性中心城市,重點打造信陽商貿物流中心和沿京廣線、京九線、S204、S339公路信陽段的物流產業帶,已逐步形成了“一心四帶”的產業格局。2.1.2特色物流產業集群豐富信陽市初步形成以大別山農產品現代物流中心為代表的農產品物流產業集群,以花生等農產品為特色的長臺花生集散地,以金潤國際物流園為代表的建材貿易物流產業集群,以中南家具城為代表的家居物流產業集群,此外,以農畜、糧食、花卉集散為主的潢川東方港物流園區和以羽絨、服裝、農副產品集散為主的光山縣十里鎮弦城商貿物流園等等進一步顯示信陽地區的物流產業集群正在蓬勃發展。2.1.3農產品資源豐富2015年底,信陽市糧食總產量為596.99萬噸,約占全省糧食總量的10.4%,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16.29億元,比上年增長4.4%。其中,農業總產值492.09億元,增長4.0%;林業總產值30.06億元,增長3.2%;畜牧業總產值209.55億元,增長4.5%;漁業總產值40.21億元,增長4.6%;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44.37億元,增長15.0%。以上天梯非金屬礦為例,其中珍珠巖儲量約占全國的一半,其他礦產均在全省前列,豐富的農產品及礦產資源進一步拉動了物流產業的需求。2.1.4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17年信陽市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30億元,數據背后是物流信息網絡的不斷完善,特別是菜鳥網絡的覆蓋,怡海倉儲電商物流園、電子商務產業園及新時代物流產業園等各種園區的投入使用,將信陽的物流產業的發展推入快車道。2.2劣勢分析(W)2.2.1產業關聯度不高信陽市傳統物流企業居多,落后的管理思想根深蒂固,與其他產業關聯不緊密,而且相關資料顯示信陽市物流信息化水平遠遠落后其他經濟高水平城市。2.2.2軟環境建設程度不高近幾年,信陽正在加快物流基礎設施以及物流產業集聚區的建設,但是在發展硬環境的同時軟環境的發展速度沒有跟上,體現在物流信息技術方面,往往是市場的需求倒逼著物流企業實施信息化的建設,普遍存在著軟環境發展力度不夠、與需求不匹配等問題。2.2.3專業化人才較少專業人才是加快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信陽市而言,目前在校大學生人數遠低于全省平均人數,而且開設物流相關專業的高校少之又少,不能有效的實現物流人才的集聚。2.3機會分析(O)2.3.1政策紅利《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國家政策的頒布為信陽市發展物流產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一帶一路”、“武漢經濟圈”、“中原經濟區”等戰略的實施加快了信陽市物流產業的發展速度,特別是“互聯網+”的實施以及“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提出更是加快了信陽市物流信息化的發展;《信陽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從城市未來發展的角度為物流產業的發展指定了具體方向。2.3.2物流產業集群效應截止到2015年年底,信陽市共有產業集聚區15個,集聚效應促進了產業集群周邊物流業的飛速發展;以信陽中心城區物流樞紐為中心,潢川物流樞紐為次中心,綜合物流園區和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為支撐的成熟的現代物流網絡體系基本形成。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對外的A級物流企業名單中,信陽市已有5家AAA級物流企業,全面實現物流企業的信息化和物流活動的現代化。信陽市現代物流產業集群不斷壯大,規模效應日益凸顯。2.4威脅分析(T)2.4.1外部環境的威脅隨著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形式的加劇,全國各城市都在尋找新經濟增長點,由于物流產業本身的特性,使其成為經濟增長方式的新的切入點,雖然信陽市屬于“武漢經濟圈”以及“中原經濟區”,但是不是重要組成成員,通俗點說,信陽市在其邊緣地帶,由于武漢、鄭州、合肥等城市的地位,奠定了他們發展物流產業的基礎優勢,對信陽市物流產業的發展也是一個潛在的威脅。2.4.2客戶個性化需求的倒逼一方面由于缺少頂層設計,物流信息系統都是自下而上的進行管理,往往是根據客戶的需求來判斷未來物流信息設計的發展方向,缺乏時效性;另一方面,隨著冷鏈物流、綠色物流等特色物流的興起,客戶對物流過程中的透明化程度越來越高,倒逼著物流信息化水平的發展。信陽市要在“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背景下發展物流信息化必然要面對的一個威脅。

3信陽地區在“互聯網+”背景下發展物流信息化建議

3.1抓住歷史機遇,發展特色物流信息平臺以來以及“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概念的提出,都是促進物流信息化水平提升的紅利,信陽市作為革命老區,應當抓住機遇,努力奮進。另外信陽市應大力發展地區特色物流,比如農產品(花生、大米等)、礦產(珍珠巖等)、信陽毛尖等,完善相關物流信息平臺。3.2擴大市場需求,加大產業之間聯動市場需求對物流產業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國內外的相關學者指出,區域經濟的發展,尤其是產業的集聚,會促進物流業的發展,這就是物流業發展的動力,因此要加強與供應鏈上其他產業的聯動,實現平臺對接。3.3完善物流信息化專業人才建設體系人才是各個產業的生力軍,是每個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物流產業也不例外。信陽市應該以現有高校為基礎,共同打造物流相關專業建設,另一方面應該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平臺的方式做出相應的優惠政策,來吸引外地物流專業人才為信陽市物流產業信息化的發展做出貢獻;最后企業應做好相關培訓,讓企業員工對物流有一個新的認知。

參考文獻

[1]王曉姝、費威.物流發展水平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J].大連大學學報,2010,(2).

[2]信陽市統計局.2016年信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Z].

[3]張彤.物聯網環境下制造業物流信息化發展策略研究[J].商業時代,2013,(1):50-52.

[4]鄭海燕.區域物流信息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以信陽市為例[J].鄭州師范教育,2016,(7).

作者:單位:信陽農林學院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