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學籍管理論文
時間:2022-09-27 05:54:35
導語:高等教育學籍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存在問題
(一)學籍管理制度的制定缺少法律規范
隨著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發展,成人高校學籍過程管理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相比之下,對成人高校的角色定位、學籍管理制度效力、責任等問題卻很少有人論及。目前,高校與學生法律關系模糊,高校學生管理制度中的法律性質不明確。由于缺少有效的立法協調機制,學籍管理制度制定過程缺乏法律支撐與指導,導致制定制度不嚴格、不民主,執行制度缺乏效力。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發展不均衡
成人教育學籍管理制度一直借鑒《普通高校學生管理規定》和《高校學生行為準則》的規定。雖然從管理模塊上看,成人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相同點較多,但普通高校是培養全日制學生,而成人教育的教學不僅局限在校內進行,還在函授站進行,成人教育的學習形式多樣,教學方式、學籍管理、學生管理都與普通高校有很大的差異。此外,成人學籍管理制度基本是以省(市、自治區)為單位制定的,在入學報到期限、成績考核、轉專業與轉學、學制、休學、退學等要求方面,各省之間有很大區別。例如,廣東省教育廳會對成人學生部分科目進行統考、抽考,而在許多省,統考和抽考一般由高校統一安排。這些制度的差異,折射出成人高等教育發展的不規范。
(三)政府權限集中,執行制度手續繁瑣
轉專業、轉學是學籍異動的兩個主要方面。隨著成人教育的發展和改革,多數省(市)對于轉專業和轉學的要求都逐漸降低,辦理手續簡化,學籍異動的管理更加人性化,除體育、藝術類等專業外,理工學科范疇、文史學科范疇內部都可以互轉。從政策執行的角度上看,因為成人高校學籍管理部門熟知本校學生情況,了解學生動態,許多省份成人高校都有轉專業的審批權,再報送省教育廳備案即可。個別省份對于轉專業的學生要求較為嚴格,各高校的管理權限小,學生入校后發現報考專業不適合自己長遠發展,因轉專業手續繁瑣,學生學習積極性降低,甚至退學。雖然學籍管理制度對轉學進行了規定,但是如果細化轉學手續,轉學手續難度高。即使轉學不轉專業,各高校的專業目標、專業定位不同,教學計劃、課程設置都有很大區別,甚至課程成績、學分相互得不到認可,給轉學者造成困難。
(四)剛性學制束縛學習積極性
經本文調研,成人學生中許多是在職工作人員,參加成人高等教育學習的主要目的,有18%是為了取得文憑,有68%是為了提升專業知識水平,學生不僅看重學習時間的長短,還很看重教學水平的高低。目前,高中起點專科和專科起點本科的成人教育學制為3年或者2年半,高中起點本科教育學制為4年或5年。在剛性學制的時間限制下,一些學生只能按教學計劃要求按部就班完成學業,降低了學有余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許多成人高校學制仍舊以剛性學制為主,教學模式單一,照搬普通高校課程大綱,缺乏對學生個性化指導,公共課較多,專業課程理論教學和實踐工作脫節。
(五)制度執行程序不夠嚴格,缺少法律規范
學籍管理制度不健全,程序規定不規范,必然導致執行程序不嚴格,從而引發高校學籍自主管理權與學生受教育權的沖突,發生了一些不該發生的制度執行問題。例如,個別成人學生因未被授予學位而狀告母校,主要是由于高校形成處分決議后,沒有將處分決定告知學生,也未告知其應有的相關權利和申訴渠道,制度執行不規范。有些學生或者家長法律意識淡漠,常為解決某一問題擁堵學校大門,甚至采用更激進的措施。沒有科學合理的學籍管理制度和正當程序,無論是學校的“執法均等”還是學生合理合法的請求、選擇、知情權益就難以得到保障和維護。缺乏法律依據的行為不僅損害了成人高等教育各方權益,還嚴重影響了成人高等教育制度的約束力和執行力。從長遠分析,則可能對成人高等教育事業持續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二、改革策略
(一)學籍管理制度納入法治化軌道
為順應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成人高校應以國家制度規定為依托,依法治校,從法律視角分析現階段成人學籍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性,逐步規范、細化各種制度,構建適合成人學籍管理的管理制度,做到學校要有管理自主權,學生要有受教育權。尤其是對學生轉專業、轉學、休學、復學、退學、畢業、結業等要求堅持以生為本,既保證學生受教育權、申訴權,又要從學校自主管理角度出發管理和約束學生。因此,完善健全的學籍管理制度是開展各項工作的前提。
(二)健全學籍管理制度,簡化執行程序
目前,各省制定的成人學籍管理制度差異性大,有的省份由教育廳制定并出臺了成人高等學校學籍管理規定等一系列制度,也有的省份沒有出臺具體的成人高等學校學籍管理規定。為保障成人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各省應逐步健全成人高等學校學籍管理制度,使各成人高等院校及其函授站“有法可依”。同時,省級主管部門在細化、落實教育部規定,制定本省學籍管理制度時,不僅要考慮到省內成人高等院校的實際情況,還要從成人函授站分布、制度執行性的角度出發,考慮到省級學籍管理制度的貫通性。這不僅能促進各省成人高等教育的均衡發展,還能保證各成人高校學籍管理工作的良好銜接。
(三)細化學籍管理制度,完善學籍管理體系
健全學籍管理制度體系,應重點加強以下制度建設。
1.成績考核要求
成人學生基本上按照學校的教學計劃統一上課,但各高校對于考試和考查課程的比例要求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在制定學籍管理制度時,應該以條款的形式對課程分類、考試和考查課程比例做必要說明,對考核形式、成績評定依據、標準要有明確的規范和闡述。同時,還要保證制度的規范性和可執行性。
2.轉專業制度
在轉專業要求方面,根據教育部“學生可以按學校的規定申請轉專業”的規定,省級主管部門在批準學生是否可以轉專業方面,應該給予學校自主管理權限。從教學管理的角度考慮,學校了解學生實際情況,可以結合學生培養效果、學習需求進行轉專業,這也是保證正常教學管理的重要手段;從學生管理角度考慮,公平、有效轉專業是維護學生權益的重要體現。同時,高校在制定轉專業細則方面,既要緊密依據教育部的規章制度行文,又要結合專業特點、專業定位制定條款,細化學生申請轉專業的范圍、申請條件和流程,明確轉專業在學科門類、學歷層次、學籍狀態界限以及課程補休與免修要求。
(四)強化教學改革,落實、實行彈性學制
彈性學制是指學生有一定選擇性的學習,由學生結合自身情況和學校培養方案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其學習年限也有一定伸縮性。彈性學制的落實應用,需要有一系列完善的制度規章作保障。目前,許多成人高校在試行彈性學制,但教學安排、考試安排、學籍管理制度都沒有緊密契合彈性學制的安排,造成了學制只延長不縮短。因此,真正落實應用彈性學制,把“彈”字作為學籍制度建設、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是現階段成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制度的發展方向。
(五)嚴格執行學籍制度,正確行使高校權限
學籍管理的過程本身就是管理育人的過程。在保障學生受教育權益的同時,也要正確行使高校權限,實施好學籍管理制度。首先,要考慮是否“合法”,在合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籍管理和處理,要以德育人,充分體現學校的人文關懷。其次,在執行學籍處理的過程中,要以促進學生學習、保障教育教學水平、維護良好的教學秩序為目的,在保證處分真實、材料充分、處分種類符合規范的前提下,不僅要將處分決議送達學生,還要指明處分依據,并給予學生申辯的機會和途徑。
作者:盧曦李慧民韓曉旭李娜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 上一篇:土地登記信息監管論文
- 下一篇:關于工業企業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