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識教育在學生管理中的作用

時間:2022-09-30 09:28:05

導語:賞識教育在學生管理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賞識教育在學生管理中的作用

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斷發展,且更傾向于合理化、科學化,在學生的管理中引入賞識教育,對優化管理、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意義。本文將從賞識教育的含義和特點以及如何應用等方面來展開討論。

一、賞識教育的含義和特點

(一)賞識教育的含義

賞識教育的字面含義為以表揚和鼓勵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教育,但賞識教育不僅僅只是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還包括合適的批評。賞識中“賞”字的含義是欣賞、贊揚、重視的意思,“識”字指的是認可和肯定的意思。賞識教育可以看成一種思維視角,即用認可的眼光看待世界,遇事情總往好的方面思考的一種積極的思維方式,同時賞識教育還可以看成一種待人接物的欣賞心態。因此,也可以說賞識教育是在欣賞心態和認可的思維視角指導下的一種教育理念。[1]它的本質就是在心理層面對學生起到鼓勵和暗示的作用,所以,在學生管理中賞識教育的應用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二)賞識教育的特點

1.賞識教育的原則———師生平等和尊重個性

在學生管理中,輔導員、任課教師等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本著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熱愛學生的觀念,不偏愛、不歧視、不打罵、不侮辱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營造一個平等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2]教師尊重愛護學生,學生也必須尊重愛護教師,不頂撞不欺瞞教師,同時對教師布置的作業任務能按時按量地完成。只有教師和學生相互努力相互配合,才能營造出一個真正和諧的師生平等相處的氛圍。

2.賞識教育的重點———因人賞識和因材施教

賞識教育要求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待不同的學生應該采用不同的賞識方式。教師要遵循生命的成長規律,真正了解每一個學生,強化他們的優點。對于學生的缺點,教師應采取合適的方式指出并幫助其改正,使每個學生都能意識到自身獨特的存在價值,從而增強其自信心使其更加熱愛生活。

3.賞識教育的難點———賞識和批評的關系

賞識教育中最難把握的一點就是賞識和批評的關系。賞識雖然是以表揚為主,提倡正面因素,但卻不是一味地不加思索地去鼓勵和表揚學生,這樣就成了變相的溺愛。適時地、適度地指出學生的缺點,其重要程度不亞于表揚和鼓勵。但什么時候以什么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或指出其缺點,就需要教育者掌握好批評的方法。賞識教育是辯證的,慈而不溺愛、嚴而不苛刻才是賞識教育最好的度。

二、如何應用賞識教育

(一)自我賞識

自我賞識即自己對自己的賞識,是生活學習中自己不斷給自己的認可。但它不同于個人主義,它能夠正確認識自身的優點和存在的價值,能夠自然地融入學校和同學之中。教師在自我賞識中也起著很大的作用,教師應選擇合適的方法去引導學生,使學生能主動地找到自己的優點,對于自己的缺點不恐懼,不輕易否定自己,而是想辦法去改正克服。

(二)及時賞識

及時賞識就是要做到賞識及時,不能過后或超前,過后容易使學生懷疑自己,超前會使學生產生虛榮心,進而使其自大。及時賞識需要教師對待學生的每一次進步都要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表揚,使其感覺到一種成就感,從而進一步努力學習,快樂成長。

(三)他人賞識

他人賞識也叫“他人管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和人的聯系愈加緊密,因此要注意培養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引導學生注重個人在團體里的價值。在具體工作中,可以采用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評模式,使學生感受到他人對自己的肯定接納,從而建立起良好的同學關系、師生關系。

(四)注重方式

賞識教育要取得理想的成果,就需選擇合適的方式。例如談心,大多數情況下,簡單的一句話或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就能起到一定的賞識作用,尤其是對于敏感的、心理問題嚴重的學生來說談心可能會取得更好的效果。交談能使人打開心扉,溫馨和諧的談心氛圍有助于學生傾訴內心真實的感受,老師此時要注意聆聽,并做出合適的回應,如“沒關系”、“那很棒”、“會好的”等寬慰鼓勵性的話語。

(五)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個性,都是獨特的存在,因此賞識的應用要因人而異。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方式,比如對待缺點較多的學生,要多關注他們身上的長處,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創造更多的機會使他們得到改變和取得進步。[3]對于中等生要多對他們進行表揚,強化他們的存在感。對成績、性格各方面較好的學生,首先要對他們進行及時的表揚,來肯定他們的做法,其次還可以發揮他們的長處,一起對需要幫助的學生進行賞識教育。對于不同特點的學生要注重賞識的方式,那些容易自卑的、成績不好的或者性格存在缺陷的學生,對其的賞識不能過少,太少的賞識起不到鼓勵的作用;對于比較優秀的學生,賞識教育的應用不宜過多,以免其驕傲自大,適得其反。

(六)建立鼓勵機制和監督機制

建立合理科學的鼓勵機制和監督機制能夠更好地應用賞識教育。首先,教師要規范自身的行為,給學生做出正確的示范,還要多和學生溝通,以營造相互信任和理解的氛圍;其次,應設立獎勵制度,當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平時表現達到一定的標準,可以適當地給予獎勵,例如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獎學金等。設置了鼓勵的機制,就要隨之建立一個監督的機制,來保證鼓勵機制的正常穩定運行,但是監督機制的設置要注重人性化,不然不僅起不到鼓勵的作用,還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

(七)公平的競爭機制和考評機制

為了鼓勵學生好好學習,每個學校在學期末都要發放獎學金、評選三好學生等,這就要有一定的競爭和比較,在考試之后根據成績排名的初衷是為了鼓勵學生,但是有的學校會存在著不公平的競爭,如給班干部和老師送禮的現象,要想真正實現鼓勵的作用,就要設置一個公平的、透明的、嚴格的競爭機制,保證競爭的公平性與透明性。同時,考評機制也要合理,很多學校對學生的考評都只關注學習成績,這種考評機制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想使更多的學生獲得鼓勵,可以改進考評機制,除了成績外,還可以加入平時的表現、社會活動、公益活動等多個考評內容。賞識教育是人性的、科學的,是更適合現代教育管理的教育方式,其平等、鼓勵、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符合現代學生的心理發展。因此,賞識教育在學生管理中的運用值得推廣。

作者:馮曉星 單位:太原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鐘暉.高校賞識教育管理模式構建芻議[J].韶關學院學報,2007(2).

[2]張然.高職學生管理中賞識教育的有效應用[J].知識經濟,2014(6).

[3]姜兵.賞識教育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