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專業學生學業風險預警研究

時間:2022-03-18 10:59:28

導語:高校體育專業學生學業風險預警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體育專業學生學業風險預警研究

[摘要]我國的高等教育由過去“精英教育”階段向現在的“大眾教育”階段轉變,由于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部分體育專業學生缺乏必要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能正常完成學業,更有甚者影響其正常畢業。分析學業風險預警機制實施背景和意義,闡述分級預警的標準、依據、層次、工作開展、指導幫扶等具體工作思路和實施舉措,探索實施學業風險預警機制的必要性,在實踐方面積極探索,對深化高校管理機制,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關鍵詞]高校;體育專業;學業風險預警;機制

一建立體育專業學生學業風險預警機制的背景及概念

我國的高等教育為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由過去“精英教育”階段向現在的“大眾教育”階段轉變。雖然受教育人群有了大幅度的增多,但不可否認的是高等學校招生規模的擴大,顯現出“大眾化教育”階段的學生質量逐年下降。目前體育專業學生招生時受限制性因素較少,入學基礎差異性較大,由于中學階段體育訓練占用時間長、運動強度大,很少有學生能靜下心來學習文化課,造成體育專業學生學生進入大學后與其他專業學生相比學習基礎差、積極主動性不強,同時體育專業學生日常學習中重視體育技能學習,對理論知識學習比較放松,自身對專業認識程度不夠,缺乏正確的學習態度。尤其當下高等學校的教學管理模式多采用學分制,極大程度的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力。對于一些自身控制能力較差、自主學習能力不足的體育專業學生來說,很難適應新的學習方式,并且大學生受多元化社會文化的影響,價值觀念受沖擊較大,少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攀比、享樂、逃課、掛科現象嚴重,日積月累,留級、休學、退學等現象屢見不鮮。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指出“我國高等院校本專科學生中每年約有16萬人因各種原因被迫退學,占總在校人數的0.75%。產生退學的主要原因中7.5%是因學業原因退學?!盵1]學業風險預警機制正是基于“防患于未然”的理念,強化預防觀念,變傳統的“事后處理一刀切”模式為“過程預防”模式,在學生學業產生嚴重不良后果之前及時有針對性的干預,這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建立體育專業學生學業風險預警機制,目的在于使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態,積極做出整改措施;同時該措施還可以及時聯動家長,學生在校期間學業發生異動現象(學業異動包括重修、休學、退學等學籍變動狀況),能夠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雙管齊下,形成教育合力,有效遏制學業繼續下滑趨勢。

二學業風險預警機制的實踐措施

(一)學業風險分級預警指標的建立。由于體育專業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不足,極有可能忽視或遺漏自己所欠學分,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存在不能順利畢業的風險。因此學業風險預警指標根據學生情況將不能順利畢業的風險劃分為五個級別。1一級預警一級預警表示學生有20%的概率會無法順利畢業,確定其風險依據為本學期有一門課程不及格。2二級預警二級預警代表不能順利畢業的風險概率為40%,只要在本學期內出現2門課程不及格或有1門課程重修便定為二級風險。3三級預警三級預警代表不能順利畢業的風險概率為60%,確定依據為本學期內不及格,出現2門次或2門次重修。4四級預警四級預警代表不能順利畢業的風險概率為80%,確定依據為一學期內收到學業警告或重修課程考核未通過或學分績點達不到72分。5五級預警五級預警表示學生不能順利畢業的風險系數為100%,劃分標準是考試過程作弊或學分績點達不到75分或連續兩次受到學業風險警告或素質拓展學分達不到要求。(二)學業風險預警機制的具體措施。1明確管理責任,做到有的放矢從學籍管理職能上對五類學生風險預警分為學院預警、班集體預警兩大類,對于達到學業風險預警指標4級和5級的體育專業學生由學院管理層下發“學業風險預警告知書”(一式四份),一份在學院學生工作管理辦公室存檔,一份交于學生所在班級輔導員,另外兩份分別交于學生和學生家長;班集體預警的管理范圍是達到學業風險預警指標1級、2級、3級的學生,分別由學習委員、班長和班級導師對此類學生進行及時告知,并口頭預警,同時有針對性地指出不足并提出幫扶措施,對此類學生要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改善學習風氣,幫助他們提升學業水平。[2]2建立幫扶機制,采取干預手段(1)院領導幫扶機制。學院領導是一院之主,對學生管理工作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體育學院根據專業學生的特點,構建一個以分管教學副院長負責,教學管理辦公室、學生工作管理辦公室、輔導員、班級導師組成的學業風險預警領導幫扶機構。為充分發揮幫扶效果,學院提出了相應制度,明確了領導機構各組成人員的工作目標任務。(2)學生幫扶機制。受學業風險預警的學生是學生管理工作重點關注對象,應在第一時間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及時發現問題。處于1級預警和2級預警范圍的學生,輔導員、學生干部要促使其端正態度、明確目標,改進學習方法,幫助其解除學業上的危機;處于3級預警的學生較其他學生出現學業問題的風險增大,幫扶機構要重點關注這一時期,由班級導師或學生信賴的專業教師負責與其談心,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并持續監督學生這一風險期;對于處于4級、5級預警范圍的學生,可能面臨退學的風險,學院引導部分學生干部、黨員結成幫扶對子,對其進行個別的學業幫扶,同時領導機構及時溝通學生的心理狀況,增強學生的抗壓能力,避免出現逆反現象并對幫扶過程進行長期有效的跟蹤。

三實施學業風險預警機制的意義

高等院校的學生管理是學生學籍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在校期間學習過程和學習成績的管理[3],是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體育專業學生因其專業特點,自身約束力往往較差,學生綜合文化素質不高,在學業管理中難度較大,但如何做好體育專業學生學業管理工作恰恰是檢驗體育人才教育質量的重要環節,是體育教育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一)學業風險預警機制的實施使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職能前移。當前我國高等學校對體育專業學生的學籍管理工作表現出過程化、公式化,死板僵硬,對體育專業學生學業日常管理工作只進行程序化的結果考核,一旦出現學業不能達到要求的情況,直接談話并執行處理決定,學生收到的通知單通常不是“降級”就是“退學”,這種缺乏人性化的“結果警示”往往導致受學業影響而被迫留級、退學的人數越來越多,給體育專業學生的管理工作帶來極大的不穩定因素。學業風險預警機制的實施可以突出事前預防功能,給學生一種“防錯型警示”,被學業預警的學生可以及時進行補救,減少學校、家庭的不穩定因素。學業風險預警使學生管理工作重心前移,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構建和諧社會、和諧校園的重要舉措。(二)搭建了學校與家庭的溝通橋梁,形成教育合力。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使得大多數在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學習質量不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及格、重修的比例逐年增多。由于學校遠離家庭,一些家長在自己孩子不能按期拿到畢業證時才知道學生的學習狀況,錯過了發揮家庭教育的最佳時機,導致學生就業受到嚴重影響。對體育專業學生進行學業風險預警可以構建有效的學?!彝贤蛄海ネㄓ袩o,形成教育合力,幫助學生預先彌補學業上的不足,避免學籍處理過程中發生的矛盾與糾紛,防止社會與家庭因學生學業產生的種種不良后果。[4](三)學業風險預警機制提升教育質量,完善學生學業發展。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學業情況是學校教育部門和家長最重視的內容,學業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高校學籍管理工作改革的關鍵。它既是學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又是教育教學工作的必要手段。健全學業風險預警可以在學生學業出現問題時及時進行干預、保護以及輔導,制定有效教育策略,激發學習興趣。通過及時預防風險,增強大學生自我學習的信心,促進學業的良好發展,為社會輸送更多合格的有用人才,這對深化高校管理機制,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否認每年50萬大學生退學[EB/OL].新華網.

[2]劉昕,鄭莆燕,劉莉.學分制下二級學院學生預警機制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3(02).

[3]張布,左樹強,孫戌旺.高等農業院校學業預警制度及其學籍管理實踐[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5).

[4]蘆王英,吳文明.醫學院校構建學業預警與幫扶體系的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1).

作者:李志欣 單位:山東理工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