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危化品監管體系創建模式

時間:2022-04-15 10:33:32

導語:高校危化品監管體系創建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危化品監管體系創建模式

1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及國家標準

1.1法律法規

涉及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相關的法律有2002年6月29日全國人大九屆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該法是安全生產領域的基本法,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也應遵從該法;此外還有諸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等法律。涉及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相關的法規有2002年3月15日起開始實施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44號),該條例對十余個政府部門的職責做了明確分工,從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運輸、儲存、使用、廢棄等環節確立了一系列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此外還有諸如《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408號)、《危險化學品登記管理辦法》(國家經貿委令第35號)、《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單位版)》(安監管危化字E200443號)和《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生產企業定點管理辦法》(國家經貿委令第37號)等條例。

1.2國家標準

圍繞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我國制定了一系列關于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的國家標準,如《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GB13690—2009)、《劇毒物品分級、分類與品名編號》(GB57—1993)、《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編寫規定》(GB16483—2000)、《化學品安全標簽編寫規定》(GB15258—2009)和《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GBZ230—2010)等標準。綜上所述,在我國與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已基本形成了行業法律體系,一方面為高校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技術支持,另一方面也要求高校廣大師生員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2危化品信息管理系統功能及特性

2.1系統功能

(1)系統管理—單位備案、人員備案及本單位用戶信息管理。(2)業務辦理—購買許可證、購銷合同、購買與銷售、五天備案、配送管理、轉產停產停業管理。(3)臺賬管理—庫存初始化、實時庫存、出入庫管理、生產管理、使用管理。(4)查詢統計—單位備案、人員備案、購買許可證、物品信息的查詢與統計。(5)安全監管—安全檢查管理、應急預案、應急專家、危險化學品知識庫。(6)信息互動—通知通告、接收短信。(7)庫房管理—利用庫房數據信息采集儀等設備實現庫房及相關作業場所數據信息采集及實時監控。

2.2系統特性

2.2.1系統性在系統設計中,要從這個系統的角度進行考慮,系統的代碼統一,設計規范標準,數據采集做到數出一處,全局共享,一次輸入多次利用。2.2.2實用性系統采用友好的用戶界面,實現全屏幕菜單操作,用戶能簡單、方便地采集基礎數據,實現信息共享與交換。2.2.3可靠性在設計過程中考慮到安全管理人員對計算機知識的局限性,采用了較強的容錯功能,對用戶的非法操作均有限制和提示,數據出錯時具有相應的提示信息及處理能力,并且每個處理環節都具有高度的可靠性、保密性及安全性。2.2.4靈活性為使系統具有很強的環境適應性,系統應具有較好的開放性和可變性。因此在設計中,采用模塊化結構,提高各模塊的獨立性,盡可能減少模塊間的數據耦合,使各系統間的數據依賴減至最低限度。這樣,既便于模塊的修改,又便于增加新的內容,提高系統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2.2.5可擴充性一方面是硬件的擴充能力,可以方便地在網上增加設備或用戶;另一方面是軟件的擴充能力,在系統軟件設計時,要特別考慮今后可能的功能擴充。運用新的軟件設計思想,對系統作適當的調整升級,以保證系統能夠滿足新業務、新功能的要求。而且要對原來的程序沒有影響或影響很小,硬件或網絡的改變或升級基本不影響應用軟件。2.2.6安全性安全性是指可靠性、保密性和數據一致性。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性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硬件平臺安全性、網絡通訊系統安全性、操作系統安全性、數據庫安全性等。

3結論

高校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項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涉及面廣、危險系數高、技術復雜的系統工程。各高等院校應根據實驗室的具體情況,通過設計安全監管信息系統,使各種信息資源能夠快速傳遞和共享,實現對危化品安全信息的有效管理,把安全工作由傳統管理上升到系統管理,由人為管理轉變為人機管理,由單機管理拓展到以Internet網絡為平臺的集成管理,達到隱患管理、預防事故、平穩教學、保障科研的最終目的。

作者:景健工作單位:南京工業大學保衛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