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管理論文:工業人性化的設計評述

時間:2022-02-21 03:51:51

導語:設計管理論文:工業人性化的設計評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設計管理論文:工業人性化的設計評述

本文作者:李方初工作單位:重慶大學藝術學院

預設用途同樣以手機作為例子,手機設計需要強調正確的界面操作方法,同時隱匿不正確的操作。預設用途的概念是指產品被人們認為其具有的性能,使產品的操作方法與用戶之前的相關經驗與知識在一定程度上相吻合,為用戶提供操作上的線索。譬如手機的按鍵形態引導用戶往下撳壓;顯示屏引導用戶觀察有否信息反饋;狹長的接口用來插入充電器等。限制因素只有產品沒有容易讓人誤解出錯的設計,才能夠將產品使用起來是方便深得人心的。物理機構限制因素:要劃分出一個特定的范圍將有關的操作方法限定在內。如,若想電池或者充電器插入正確的位置,那么就要設計出一個特定不變的插入方法,或者設計出沒有特定方法隨便一插就能夠讓手機工作的方法。文化限制因素:當用戶拿到一款樣式奇怪的手機時,就需要觀察牌子商標或者屏幕里文字的正反向,以獲取正確使用的方向信息。可視性,自然設計的原則產品設計需要注意可視性問題,正確的操作部位要顯而易見。設計產品時應注重避免傳達多余的、不必要的信息。多出來的線索將使用戶不知所措。可視性要表現的是操作意圖和實際操作之間的匹配。操作過程所涉及的所有部件(用戶的控制輸入)都應該具有可視性,操作結果的可視性(手機的顯示輸出)則能夠讓用戶有效地控制產品。

反饋原則反饋向用戶提供信息,使用戶知道某一操作的完成程度以及操作結果。固定電話剛出來的時候,設計人員在反饋設計上費了不少心思,例如使用戶在接觸電話上的按鍵時會聽到某種清脆的聲響,這屬于輸入過程中的反饋;而一旦電話被接通,用戶就能通過各種聲音獲悉電話的狀態,這屬于輸入之后的反饋。相比之下手機的反饋信息會比固定電話的反饋信息更簡單,容易讓用戶接受,因為固定電話沒有手機那種能夠直接看到的顯示屏。若是對方的手機正在通話占線的時候,手機不僅僅會有提示音提示用戶,也會在顯示屏上顯示出相關字母,能夠讓用戶更加肯定自己接受到的信息。差錯分析差錯以兩種方式出現。一種是,若是用戶設立的目標是正確的,而在系統執行的過程中發生了問題,這就是失誤。反之,若是用戶設立的目標是錯誤的,那么這就是錯誤。對差錯中的失誤進行分析。例如使用手機時出現的失誤,很可能是設計上的弊端或用戶精力不集中造成的。使用性信息大致分為指示性和反饋性信息。好的指示性信息應該使用戶迅速掌握界面操作規則,包括文字、聲音、圖像以及實體界面中形的指示等。反饋性信息是界面對用戶有效操作的響應和肯定。以索尼愛立信丁618手機充電為例,我們探討這兩種使用性信息的不足所可能導致的失誤:如充電器的插入過程。大多數手機的充電操作只需把圓形插頭插進圓形插口即可。而索尼愛立信丁618手機的充電器插入接口時,需要傾斜一定角度才能插進去,而且還必須讓有標志的面朝上,這些過密的指示性信息所帶來的麻煩操作,有可能導致以下幾種失誤:在黑暗的環境里,用戶有可能將沒有標志的面朝上而強行插入;用戶在不仔細閱讀說明書的情況下,強行用力插進去,很可能損壞充電插頭;拔插頭也需要小心的以傾斜角度拔出來,如果隨手拔掉,有可能導致損壞。

充電器插入后軟件界面的顯示圖樣說明書中說首次充電可能需要30分鐘后才會顯示充電指示。也就是說,在充電的頭30分鐘內,手機界面將既無控制上、也無顯示上的反饋性信息,這些反饋性信息的欠缺有可能導致以下幾種失誤:很可能在等待30分鐘以后才知道是不是自己沒有插對的緣故而導致充電失敗;如果連續插拔充電器并等待若干個30分鐘后仍無反應,用戶可能歸咎于顯示屏幕或其他的原因而自行拆卸手機。有的手機在操作上的使用和反饋性信息齊全,但是有著相對麻煩的操作,也會使用戶有疲憊感而導致失誤。這同樣屬于設計上的弊端,傳達了讓用戶厭煩的情感信息。其次,由于用戶注意力不集中導致的失誤。人的注意力受多種因素影響,例如刺激的數量、強度和作用方式等,用戶需要排除干擾因素,但人的注意資源有限,有些信息加工階段的分配資源會比較少。所以,設計師需要在手機界面設計中滲入具有提示作用的因素。例如響鈴、閃爍等。在產品設計過程中,我們仍需要開闊視野,擴大考慮范圍,將形態的意義融合到其他相關領域中。例如在進行手機形態設計的時候,將其與界面設計相結合,按鈕如何設計形態,使之能夠在視覺上造成醒目的功能分區,不同的按鍵或按鍵群采取不同形狀的造型來區分,各種接口形狀不同,插入方式也不同,以避免造成接入口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