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工業產品設計的基本原則

時間:2022-04-20 05:25:32

導語:論工業產品設計的基本原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工業產品設計的基本原則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內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工業產品數量龐大、功能多樣,但產品相似,產品設計存在照搬照抄問題。本文通過舉例分析國內外優秀產品,總結歸納工業產品設計的基本原則,提出產品設計的新思路。

【關鍵詞】工業產品設計;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基本原則;創新

1前言

工業產品設計是指從確定設計項目起,經過市場調查對工業產品的結構、工藝、材料、外觀等方面進行的產品設計,工業產品設計講究產品設計的市場性和可實現性。工業產品設計又叫做產品設計、工業設計(IndustrialDesign)。產品設計的范圍包括中小產品設計、家具設計、交通設施設計、公共設施設計四大內容。中小產品設計包括廚衛用具設計、小家電產品設計、電子產品設計等,一般由大約十到三十人組成的產品設計公司設計,例如洛可可設計公司;家具設計包括座椅設計、茶幾設計等,一般由家具公司設計,例如索薇婭衣柜集團;交通設施設計包括汽車設計、農用車設計等,一般由專門的汽車公司設計生產,比如北京現代公司、廣州汽車有限公司;公共設施設計包括公共座椅設計、電話亭設計、公交車站設計等,一般由政府部門設計而成。

2工業產品設計的基本原則

產品設計不是“靈感設計”“一拍腦袋”的設計,產品設計有其設計規律和原則。請思考一下,您將如何設計一款簡約時尚的燈具?您將從哪些方面設計燈具?產品設計需要講究哪些原則呢?2.1創新原則。產品設計不能照搬照抄市場上已經生產的產品,產品設計的創新性告訴我們,設計師們設計的每件產品都要有獨特的設計理念、創新性的設計思維,即要講究產品設計的創新原則。如何才能設計出創新性的產品呢?有兩種方法,一是創新全新產品,二是改良現有產品。2.1.1創新全新產品。創新全新的產品指創新目前市場上沒有設計生產的產品。比如為解決收音機不能觀看畫面的問題,創造出了電視機:為解決電視機不能查閱網絡資源等問題,創造出了電腦。電視對收音機而言是全新產品,而計算機對電視而言是全新產品。全新產品有三層概念,分別是功能上的全新產品、造型上的全新產品和材料工藝上的全新產品。2.1.1.1功能上的全新產品功能上的創新產品指引進新技術創新出全新的產品,或者揉合多種產品結合創造出全新的產品。例如目前市場上插排與插頭配合過緊,造成插頭拔插不方便。針對這種問題,國外設計師將插頭頂部安裝圓柱形按鈕,按鈕與內部彈簧裝配,通過按動按鈕,插頭可自動從插排彈開,實現插頭與插排的分離,解決不易拔出問題。又例如,國外設計師設計一款折疊式鼠標筆(FoldingPenMouse),該產品是將鼠標和與手繪板配套使用的壓感筆相結合,設計出一款全新的產品。由于鼠標和壓感筆都是配合電腦才能使用的,因此將鼠標和壓感筆合二為一,提供給設計人員和商務人事辦公使用。2.1.1.2造型上的全新產品。創造造型上的全新產品是指創造出一款與目前市場產品外觀不同的新穎產品。如下圖,圖中座椅整體造型仿照人屈膝單手拿書的動作,而座椅的“手部”又增加放置書籍的作用,該產品將座椅和桌子結合設計出一款外觀全新的產品,值得大家借鑒。2.1.1.3材料工藝上的全新產品。創造材料工藝上的全新產品是指突破傳統的材料創造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全新產品。例如,斯特拉迪是世界首款3D打印而成的全身是碳纖維及塑料的小型汽車。該汽車制作時長約為44小時,成本約3500美元。該車外觀看起來并沒有金屬材料耐用結實,但最高時速達80公里每小時,可以行駛大約100公里。車子靠電動能源,充一次電花費3.5小時。2.1.2改良現有產品。改良現有產品的設計是指在目前現有市場已有產品的基礎上對產品進行改良。比如通過體重秤可以合理控制體重,但是同樣身高、體重的多人的體型是不一樣的,這是由不同人的體脂率所決定的,因此體脂率越低體型就越苗條,體脂率越高體態就越臃腫。所以衡量減肥是否成功的指標不是體重而是體脂,測量的產品是體脂稱而不是體重秤。體脂稱是體重秤的改良,例如有品(PICOOC)體脂稱不僅能測量體重、體脂率,還能測量脂肪率、肌肉率、基礎代謝率等十三項指標,根據這些指標能分析您減肥方式是否健康并給您在飲食和運動上提出合理的減肥方式。2.2美觀原則。美觀性原則指產品設計要考慮外觀造型的藝術性。這種藝術性可以從產品的形、色、質三個方面來理解,即形態設計、色彩設計和材質搭配。2.2.1形態設計。形態設計是指產品的外觀造型設計,可以從三個方面對產品造型形態進行設計。2.2.1.1基本幾何圖形的組合與變形。任何產品形態都可以總結歸納為基本幾何體的切割和疊加而成的。比如Edifie漫步者品牌rR208PF型號的音箱外觀主要由長方體和圓柱疊加而成;商務風格的臺燈形態簡潔,多由圓柱體、圓臺、倒圓角后的長方體疊加或者切割而成;圖2中的水母座椅,由橢圓體和圓臺疊加而成。2.2.1.2仿生設計仿生設計是指產品的外形由某種動物或者植物的特征外形抽象、提煉而成。例如圖2中的水母座椅在外觀上模仿水母。值得注意的是,外形上的仿生不是將擬仿生的植物或動物形象的刻畫出來。比如圖3是一款手機支架,該支架模仿水龍頭水流出的畫面。該設計存在的問題是仿生得過于形象非抽象的提取特征元素,比如水龍頭的把手和水紋描繪得過于細致,設計思維過于簡單。圖32.2.1.3參考已有產品形狀進行設計。這種設計方式是國內目前大多數設計公司的設計方法,這種設計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創新性思維簡單、與其他產品的相似率過高。2.2.2色彩設計。色彩的三原色是紅、黃、藍,在三原色的基礎上進行二次調和叫做二次色,三次調和叫做三次色。不同色彩有不同的寓意,比如紅色寓意著溫暖、火熱、喜慶、緊張、危險;黃色寓意著尊貴、溫暖、庸俗;綠色寓意著生機、活力、青春、陰森;藍色寓意著純潔、平靜、寒冷、薄情等。不同的色彩會給人不同的感覺。2.2.2.1冷暖感暖色:人們見到紅、橙、黃等色后,馬上聯想到太陽、火焰等物像,產生熱烈、危險等感覺。因此紅、橙、黃為暖色系。冷色:見到藍、藍紫、藍綠等色后,則很易聯想到天空、海洋等物像,產生平和、冷靜等感覺。因此藍、紫為冷色系。產品設計時,盡量講究冷暖搭配,冷暖面積各占據三分之二為宜。2.2.2.2面積感。深暗色的產品視覺上面積小,淺淡色的產品視覺上面積大,這也就是為什么深色衣服顯瘦,淺色衣服顯胖的原因。2.2.2.3重量感。明度高的產品視覺輕,明度低的產品視覺重。比如天上的白云看起來很輕,“黑云壓城城欲摧”則描寫烏云看起來的沉重感。產品設計時,盡量講究深色在下部空間,淺色在上部空間的感覺,反之則顯得頭重腳輕。2.2.2.4軟硬感。暖色、亮色的產品視覺軟而柔和,冷色、暗色的產品視覺硬而沉著。比如周杰倫的歌曲《白色毛衣》歌詞里的白色毛衣給人以柔和、親近、懷念的感覺,而海中的深色礁石給人生硬、危險的感覺。產品設計時,盡量根據產品類型來確定其軟硬感。2.2.3材質搭配。不同質感材料的運用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一般歸納為粗獷與細膩、粗糙與光滑、溫暖與寒冷、華麗與樸素等基本感覺特性。木頭、塑料、橡膠的產品視覺有親近感、舒適感,玻璃、金屬、陶瓷的產品視覺給人危險感,所以建議兩類材料相搭配使用;纖維、皮革、石頭可以與任何材料搭配;而玻璃與金屬盡量不要放在一塊使用。例如,在2013年魯迅美術學院畢業設計展上一款木質和金屬兩種材料相結合的座椅引發大家的關注。因為木質給人以古樸、韻味、自然舒適的感覺,金屬給人以明亮、剛性、時尚、挺撥剛勁、深沉穩重的感覺,在這個作品中充分顯示了輕巧與穩重、復古與時尚相結合的設計風格。又如,該次畢業展上另外一款座椅。改座椅將木材與牛奶皮的結合,用大理石點綴其中,在祖光浩方的外觀中又不失細膩,牛皮的舒適,實木的質樸,大理石的奇妙變換,三者的完美結合構成了這樣一組具有簡練、質樸的家具。牛奶皮又在這簡單中加入一絲神秘的氣息,黑白紋路交錯,仿佛把人們帶回最初的狀態,配合看大體塊的塑造,給人以心靈上的安全感,坐在上面,感受大自然最原始的呼吸,仿佛心靈也回到了最初的純凈。2.3使用優先原則。使用優先原則是指任何產品的設計都要滿足其功能性,例如設計的座椅要滿足坐的功能,課桌滿足寫字、放置物品的功能,手機滿足通話、上網等功能。此外產品在滿足基本使用功能同時,增加新功能或者改進原有產品,是使用優先原則的另一層含義。例如,以前市場上特別流行將安卓和蘋果充電線二合一的充電器,是將產品多功能化;又如一款獲得國際工業設計大獎的創意水杯。該水杯外部形態和市場上大部分水杯大體相同,唯獨水杯由弧形把手做成了三角形把手。那這個三角形的把手有什么用呢?請嘗試把水杯倒扣放置,倒扣放置后會發現水杯杯口不需要完全貼合桌面,貼合處而是水杯的把手,這樣就巧妙的解決了水杯瀝水困難、杯中有水漬的問題。該解決方法沒有耗費多余材料,沒有改變產品的開模方式,在經濟成本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改變產品的外部形態解決問題,這種用四兩撥千斤的方法堪稱產品設計的典范。2.4經濟效用原則。經濟效用原則是指產品設計要考慮產品的生產成本。當產品定位的高端人群時,產品的生產成本可以適當提高,當產品定位的是大眾人群時,就要從加工工藝、材料、結構等方式壓縮產品成本。

3結語

本文通過舉例分析國內外優秀產品,總結歸納了工業產品設計的基本原則,提出了產品設計的新思路。希望通過本文案例講解方法,大家能改進設計方向,設計出更多創新的、具有市場可實現性的產品。

參考文獻

[1]羅輝.實用產品設計經濟分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4.

[2]樊力源.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數碼產品設計研究[D].湖南工業大學,2015.

[3]吳秋林.圖像文化人類學[M].貴州:民族出版社,2010.

[4]王學義,張偉,馬維寧.信息可視化中色彩的應用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26).

[5]丁蕾.數字媒體語境下的視覺藝術創新[D].南京藝術學院,2013.

[6]唐緒軍.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3)[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7]袁曉如,張昕,肖何,等.可視化研究前沿及展望[J].科研信息化技術與應用,2011,2(4).

[8]蔡浩.從現代視角看李漁的創意設計[J].明日風尚,2018(13).

[9]張宗登,張紅穎.基于現代生活方式的竹產品創新設計思考[J].包裝工程,2017(2).

[10]劉馨憶.基于日常生活的產品創新設計[J].設計,2017(1).

[11]張肖,浦葉.創客的品牌觀教育與可持續性研究——以深圳技師學院產品創新設計與制造創客實踐室為例[J].藝術教育,2017(Z2).

[12]桂方志,任設東,趙燕偉,等.基于改進可拓學第三創造法的產品創新設計[J].智能系統學報.2017(1).

作者:吳靜薇 單位: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