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T刮板機半滾筒加工工藝研究
時間:2022-06-20 11:21:05
導語:40T刮板機半滾筒加工工藝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加工后的成品圖
目前半滾筒生產廠家加工的半滾筒原材料為兩半式鑄鋼件(材質為ZG45MN),其加工后的成品如圖1所示。技術要求:(1)除合口面A及26孔外其余尺寸均于兩半滾筒合裝后加工;(2)兩半滾筒加工后組合,兩鍵槽位置偏移不大于1.5°;(3)兩邊90H8孔的同心度允差0.05;(4)外表面涂黑色油漆。
2原有加工工藝
工序1:熟悉圖紙,工裝夾具、刀具、量具等準備工作。工序2:將半滾筒毛坯料固定在銑床上并定好位,刀檢裝配平面A為Ra25,保證尺寸32。工序3:將刀檢好的兩件半滾筒配合面間搭接1mm厚鋼板鉚焊聯接,打磨焊縫。工序4:劃線、鉆絞8-26螺栓孔及2-12定位孔,锪鉆43深3。工序5:平端面,車外圓204、內孔130×12、內溝槽142×9Ra12.5,倒角,內孔90+0.054,調頭平端面Ra12.5,保證尺寸。工序6:劃銑鍵槽尺寸線,將兩半滾筒打磨分開。工序7:銑鍵槽尺寸240+0.033×50.20+0.2,檢驗,打磨毛刺。該工藝共有8道工序,工序較多,按照此工藝加工兩件半滾筒工時為14h,工序2、3和6就占用4h,嚴重制約了生產效率,而且鉚焊的兩件半滾筒打磨分開后影響半滾筒的外觀質量。
3改進思路
(1)改進后的工藝使勞動效率提高較大,降低勞動強度。(2)從根本上解決對刀具的損害問題,節約成本。(3)提高半滾筒的外觀質量。(4)提高鍵槽加工的精度。
4改進后加工工藝
為了克服原有加工工藝中存在的以上問題,對原有的加工工藝進行改進,選擇使用原材料為整體式的滾筒鑄件,再進行加工,具體改進加工工藝流程如下。工序1:熟悉圖紙,工裝夾具、刀具、量具等準備工作。工序2:將滾筒固定在車床上,車兩端面Ra25,保證尺寸,車外圓204、內孔130×12、內溝槽142×9Ra12.5,倒角,內孔90+0.054。工序3:劃鍵槽線、鉆絞8-26螺栓孔及2-12定位孔,锪鉆43深3。工序4:畫鍵槽中心線,根據鍵槽中心線,利用鋸床將滾筒鋸開,一分為二。工序5:銑鍵槽尺寸240+0.033×50.20+0.2,檢驗,打磨毛刺;
5改進工藝的優點
優點:(1)此改進工藝共6道工序,簡化了工藝流程。(2)省去了原有加工工藝中將半滾筒毛坯料固定在銑床上,刀檢裝配平面A的工序,節約了大量時間。(3)省去了將兩半滾筒鉚焊在一起車外圓工序,該工藝會影響后續銑鍵槽尺寸的精度,導致裝配時兩鍵槽位置偏移較大,影響裝配。因為鑄造廠家的半滾筒毛坯料尺寸不一致,兩件半滾筒刀檢裝配表面之后還是尺寸不一致,中間加1mm厚墊片鉚焊在一起時,就會出現焊縫間隙一邊大一邊小的情況,經過車過外圓、內孔、鉆孔、畫好鍵槽中心線及打磨分開等工序后,兩件半滾筒大小還是不一致,根據鍵槽中心線加工的鍵槽位置就會偏移。改進后的工藝采用生產廠家的整體式滾筒毛坯料,經過車外圓、內孔、鉆孔工藝后將滾筒通過鋸床一分為二,這樣既保證了兩件半滾筒的大小一致,提高了后續鍵槽加工的精度,又將半滾筒的裝配面由銑改成鋸,鋸片的厚度代替了1mm厚的鋼板,而且鋸后裝配面又能達到粗糙度要求,邊緣不會因為鉚焊焊點影響刀具的使用壽命和裝配時的外觀質量。(4)按照此工藝加工兩件半滾筒工時僅為10h,省去了4h,較大地提高了勞動效率。
6結語
半滾筒改進工藝經過應用之后,經驗證表明改進后的工藝完全達到了預期的理想狀態,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現代制造工藝得到了不斷創新和完善,該文主要結合實例,針對40t刮板輸送機半滾筒加工應用新的工藝,此工藝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作者:張奎 單位:永煤集團機電制修廠
參考文獻
[1]熊旭平,孫慧峰,張小牛.刮板輸送機半滾筒內孔夾具設計[J].礦山機械,2008(4):101-102.
[2]羅鳳利.礦山機械[M].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9:157-170.
[3]楊叔子.機械加工工藝師手冊[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4]張樹森.機械制造工程學[M].東北大學出版社,2009.
- 上一篇:無核棗汁加工工藝探討
- 下一篇:淺談建筑節能技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