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移動通信技術創新及發展分析
時間:2022-11-08 04:02:28
導語:現代移動通信技術創新及發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1世紀以來,科技的發展促進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在通信領域里移動通信技術隨著時代的變遷,經過一次次技術性創新發展,從起初低水平移動通信技術快速發展成為高水平的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當前,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及技術創新,中國正處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區域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時期,促使現代移動通信技術在不斷創新和完善。為此,文章對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創新及發展進行較為深入的探討,以期進一步加快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現代移動通信技術;創新;發展
當前,在信息社會蓬勃發展時期,信息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過程中,促進通信技術快速的發展與創新,數字化、智能化的現代移動技術得以實現,使人們生活方式有了根本性的改變。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創新發展,現代移動通信技術與其相互融合,通信技術得到了日新月異的創新和發展,使現代移動通信網絡技術有了更高頻段和更高的有效利用頻率以及各種通信網絡逐步實現融合和統一標準等,這是現代移動通信技術未來發展的新趨勢。因此,對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創新和發展進一步探討還是十分有必要的。
1現代移動通信技術主要創新
移動通信隨著數據傳輸技術逐漸的完善,其傳輸渠道得到了極大的拓展。目前現代移動通信技術從當初技術較弱的1G已發展到更加強大的5G通信技術。通過技術不斷的完善和創新,使得數據傳輸速率更快,穩定性更強,安全性更高等特點,從而促進了現代通信網絡技術邁入一個新階段,技術應用更為廣泛,應用到多個領域,在各領域的發展助其在生產和通信能力方面取得較大提升。1.1物聯網。移動通信系統一般是由移動終端、傳輸網絡和網絡管理維護等部分所組成,由于物聯網是建立在多種網絡融合的基礎之上的,它的信息節點具有廣泛性和移動性的特點,在物聯網技術層面中自然少不了通信層這個主要層面,它能將傳感層采集的數據和信息安全可靠地進行通信和傳輸。在物聯網應用中,移動通信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應用:(1)移動通信系統的移動終端能夠將網絡信息節點移動并實現隨時隨地的通信,與物聯網的感知終端存在共通性,移動通信終端完全還可成為物聯網信息節點終端的通信部件。(2)移動通信網絡具有成熟的技術,廣泛地覆蓋面,可以作為物聯網的信息傳輸網絡使用。(3)移動網絡管理維護平臺具有成熟的管理和維護功能,可確保傳輸安全和信息安全。物聯網可通過移動網絡管理平臺來實現對物聯網的相關管理維護功能。通過移動通信技術有效融合,移動3G技術對物聯網實現帶來更大的可能,4G技術則使物聯網走向“現實”,而5G技術將推動物聯網“現實”變成可能。1.2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如今,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5G將普及商用,該技術創新主要體現三方面:(1)交互干擾控制技術。該技術在新一代通信技術的應用,能夠防止在通信過程通信設備之間以及信息傳輸間產生的干擾,通過交互的方式能有效對干擾進行控制,從而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的穩定增強和提高數據傳輸的效率。(2)多用戶識別技術的應用。新一代移動通信市場規模不斷大,使通信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多用戶同時對網絡進行訪問,會造成通信受到一定影響,信息傳輸效率會降低,將多用戶識別技術應用其中,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基站的內容擴大,大量的信息可供用戶使用,同時信息傳輸的范圍也能得到不斷的擴大,從而有效避免通信設施的重復建設,其成本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信號傳輸的效果得到保障,避免信號在傳輸的過程中產生各類問題。(3)自愈和性網絡新技術。新技術的出現,都是需要一摘要:21世紀以來,科技的發展促進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在通信領域里移動通信技術隨著時代的變遷,經過一次次技術性創個逐步完善的過程,才能得到更好的應用,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也不例外。在進一步完善新通信效果的過程中,多會采用現代智能處理器等相關設備,利用這些智能設備對通信過程進行故障排查以及對故障進行有效分析。因此,在通信系統中采用自愈和性網絡新技術,通過設置系統問答方式,一旦系統出問題,該技術就能夠自動進行分析并糾正通信網絡出現的問題,對穩定通信網絡起到一定關鍵性作用,從而也能推動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1.3移動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發展,促進社會進入了網絡時代。近年來,移動互聯網規模呈穩健上升的態勢,通過移動互聯網的技術創新體系加速釋放紅利影響力。當前,5G移動通信將以全新的網絡架構,以至少十倍于4G的峰值速率、毫秒級的傳輸時延和千億級的連接能力,開啟萬物廣泛互聯、人機深度交互的新時代。該技術的創新主要源于無線技術和網絡技術。在無線技術領域里,大規模的天線陣列、超密集組網以及新型多址和全頻譜接入等技術已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在網絡技術領域,基于軟件定義網絡(SDN)和網絡功能虛擬化(NFV)的新型網絡架構已取得廣泛共識。此外,基于濾波的正交頻分復用(F-OFDM)、濾波器組多載波(FBMC)、全雙工、靈活雙工、終端直通(D2D)、多元低密度奇偶檢驗(Q-aryLDPC)碼、網絡編碼、極化碼等也被認為是5G重要的潛在無線關鍵技術。
2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
2.1移動通信數據傳輸速度大幅提升。現代移動通信技術通過對技術的創新,實現了全球網絡全覆蓋,為用戶提供更加穩定的網絡。當前,將要普及的5G移動通信技術,盡管相關技術還在進一步完善過程中,但5G技術基本特征已經確定。高速率(峰值速率大于每秒20Gbit,相當于4G的20倍),低時延(網絡時延從4G的50ms縮減到1ms),海量設備連接(滿足1000億量級的連接),低功耗(基站更節能,終端更省電)。5G將滲透到未來社會的各個領域,通過無縫融合的方式,實現人與萬物的智能互聯。2.2現代移動通信技術對互聯網技術的影響。當前,隨著5G網絡全覆蓋,加快了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從而對互聯網產生十分重大的影響。主要影響是:(1)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進入新階段。通過5G將人工智能的應用變為現實,一些之前人工智能解決不了的問題都可以通過邊緣計算在終端側來實現。5G是萬物互聯的基礎,AI是實現萬物智能的工具,5G與AI的結合將讓人類社會真正邁入智能化社會。(2)促進云計算出現新一輪爆發。云計算是一種服務模式,它具有隨時接入、自助服務、資源共享、彈性擴展、服務可計量等特點,能滿足數據量急劇增長且彈性變化較大的需求。5G時代,通信技術的1Gbps級別大寬帶、1毫秒級別低時延、10Mbps/m2級別高可靠高效能的網絡連接能力、本地服務能力以及安全優勢將極大提升云化服務能力。(3)改進區域網絡的性能。大寬帶、低延時及其自組織網絡的能力可讓各種設備更加方便地離開或加入網絡,與通信過程中信息傳輸的隨意性、偶然性都相當匹配,解決區塊鏈網絡擁塞問題。5G的出現,將進一步提升區塊鏈的效能和應用,通過本地業務數據分流,將數據分發控制在指定區域內,滿足區塊鏈的安全性需求。在不久的將來,5G通信技術逐漸成熟,區塊鏈技術將對大數據、物聯網、互聯網金融等領域產生顛覆性影響。(4)促進虛擬技術得到新發展。5G數據傳輸效率的大幅提升,將加速AR/VR的商用化,一般而言,AR/VR用戶體驗要求時延MTP小于20ms,雙眼分辨率大于3K,幀率大于90fps。而AR/VR的數據傳輸需要經過傳感器、云端處理、刷新及屏幕響應4個步驟,其中在傳感器延時約為3ms、云端處理時延為2ms、刷新時延為8ms,若要達到數據傳輸整體時延小于20ms,則留給網絡端到端的時延應小于5ms,這要求已經超過4G標準(4G時延為10ms),由于5G數據傳輸效率大幅提升,能夠極大地滿足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及混合現實的體驗,將引發新一輪虛擬應用高潮。2.3現代移動通信技術對金融業影響。當前,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5G的出現,其將輔助各新興技術的落地、優化現有技術應用,通過對其他技術的變革,增強和擴展新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加強新技術在金融場景再造中的作用,為金融行業注入新的生機,目前,5G在金融領域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改進金融服務體驗,二是5G將會催生新型的金融業態。5G時代,網絡延遲將縮小至毫秒級,加之邊緣計算的應用,現有金融服務流程間的網絡延遲問題將得到極大的緩解,用戶將感受不到金融服務的業務流程延遲,移動端的金融服務,其速度和質量都將超乎用戶想象。在支付方面則呈現多元化服務,將逐步取代4G時代移動支付常用的二維碼,條形碼支付等,伴隨著5G到來后VR/AR的落地實施,VR支付將變得更加普遍;通過復雜生物識別(人臉、指紋、虹膜、語音等)的整體支付解決方案,將大大提升支付的效率與可靠性。此外,5G技術將進一步縮小空間上距離方面帶來的限制,減少現有銀行網點服務的盲區。對于偏遠以及人員缺少的地區,采用VR或全息技術建設無人網點,將金融服務通過立體影像呈現,為用戶提供親臨現場的體驗。在萬物互聯5G時代,金融產品的形態和服務將發生根本性變化。未來,大量的事物將被納入金融價值鏈,被賦予金融屬性,金融將無處不在,人們對金融服務的感知將愈發習以為常,“無感金融”時代將真正到來。
3結束語
通過上文所述,不難看出,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經過不斷技術創新促進發展,從而使人們生活方式發生了根本性改變,進而對社會發展起到了極大促進作用。尤其,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5G即將普及商用,將使人們進入萬物互聯互通新時代,必將促進社會全面移動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因此,對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創新及發展深入研究,有利于促進現代移動通信技術在創新上進一步得到完善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田媛.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創新和發展[J].通信電源技術,2020(5):220-221.
[2]占盛龍,王帆.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創新和發展[J].通訊世界,2016(19):95-96.
[3]楊潤宇.移動通信技術發展探究[J].中國新通信,2016(11):16.
作者:葛亞炯 單位:中移動鐵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
- 上一篇:大數據時代高校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構建
- 下一篇:事業單位多元化成本核算單元會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