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架子牛牛育肥技術管理
時間:2022-10-15 03:03:03
導語:淺談架子牛牛育肥技術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肉牛生產中,架子牛育肥是最主要的育肥方式,主要因為此種方式能夠達到增重效果明顯、料肉轉化率高、養(yǎng)殖周期短、養(yǎng)殖戶經濟效益高的預期效果,受到市場和養(yǎng)殖戶的青睞。下面筆者將對架子牛的育肥技術管理進行詳細的分析,希望可以幫助廣大養(yǎng)殖戶掌握架子牛的養(yǎng)殖重點,以達到養(yǎng)殖的最大效益。
關鍵詞:架子牛;育肥;技術管理;分析
當前國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飲食結構也在悄悄地發(fā)生著變化,由于牛肉營養(yǎng)價值豐富且口感鮮美,成為人們餐桌上的“寵兒”,在市場上保持穩(wěn)定的價格,消費者不僅需求的牛肉數量越來越多,對于牛肉品質也有著更高的要求。目前,架子牛快速育肥技術能夠兼顧牛肉產量與牛肉品質的關系,即能夠在相對短的時間里提升高品質的牛肉產量,大大減少養(yǎng)殖戶的生產成本,可以說架子牛育肥工作是一項雙贏的產業(yè)。
1架子牛概述
一般來說,架子牛代表的并不是某種品種的肉牛,它通常代表的是肉牛的一個生長階段。多數為1~2歲骨架已經長成的青年牛,但身上膘情不夠豐滿,這樣的牛習慣上都會被叫做“架子牛”。而架子牛的育肥技術管理通常是將一定數量的牛集中飼養(yǎng)大概3~4個月的時間,采取強制育肥的方式達到快速高品質增重效果,經濟效益顯著。在育肥的過程中,通常能夠充分利用廉價的農飼料,這樣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基礎上,得到的飼料報酬卻很高,并且呈產肉高、出欄率高的狀態(tài),值得大范圍推廣。
2育肥的前期準備工作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于架子牛的育肥來說,應該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包括圈舍的選址建設、飼料的準備以及其他的各種準備等等,在進牛前保證各項基礎設施的完善。2.1圈舍的選址建設。牛舍的選址,首先要考慮應該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的相關防疫要求,育肥專用的圈舍通常要建在遠離居民區(qū)、水源地、名勝古跡風景區(qū)等人員相對集中的地方,但是還要兼顧交通便利、利于運輸、周邊沒有大型的養(yǎng)殖場、屠宰場或者污染嚴重的工廠,牛舍應建在地勢高、干燥、土質堅實、向陽背風、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水源充足、干凈的地方[1],管理區(qū)與生產區(qū)和隔離區(qū)要分開,而圈舍需要保持好通風,干燥,溫度適宜的外部環(huán)境,地面能夠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情況。圈舍的建設面積要根據預期的養(yǎng)殖計劃和建筑地的實際面積綜合考量,實際上大概的比例是這樣,每頭育肥牛應該要占據1m的槽位。飼養(yǎng)舍和運動場面積要以每頭牛10m2左右為宜。做好隔離的第一步是牛場門口建造消毒池,用以過往車輛的殺菌消毒,出于疫病的防疫因素考慮,育肥場內設置凈道與污道兩條路,各功能區(qū)之間的設置與風向和實際需求相關聯。同時要注意牛舍方向要兼顧采光和保溫等方面因素,進牛前,還要對牛舍進行全面的消毒處理并空置一段時間,做好水槽、料槽的清洗、消毒工作,同時還要準備充足干燥柔軟的墊草。2.2飼料的準備。大軍未到,糧草先行,可以說,育肥過程中飼料的準備對于整個育肥周期十分重要,在飼料的貯存時,主要以青貯玉米為主要的貯存種類,以及餅類,礦物質等,青貯玉米準備的標準一般按照每頭牛10m3的準備量,同時還要貯存一定的青干草,秧類等飼料。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再貯存一定數量的優(yōu)質牧草,值得注意的是,最終草料的貯存量還要根據養(yǎng)殖規(guī)模的實際情況決定,當然,如果有足夠的土地和人力資源,為了提高架子牛的育肥效果,養(yǎng)殖戶還可以人工種植一些優(yōu)質牧草。尤其是在一些農村地區(qū),土地資源廣闊,能夠實現糧草間作或輪作,以獲得優(yōu)質牧草,從而解決養(yǎng)殖周期內的飼料問題。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貯存飼料的地方必須是專門的區(qū)域,并做好必備的防潮、防鼠工作,保證飼料不會受到天氣和蟲鼠的影響,保證飼料的質量安全,這一點對于養(yǎng)殖來說,至關重要。2.3其他準備。當圈舍進牛之前,養(yǎng)殖人員要檢查好水電是否通暢、飼養(yǎng)用具等是否清洗、消毒、安裝完畢,根據這一周期內育肥牛的數量而充分準備好飼料加工粉碎機器、圈舍是否做好了保暖或者降暑的準備等等。并且根據實際情況考慮需要多少資金投入用于防病治病方面以及購買飼料和相關的工具等方面。
3架子牛的選擇
作為育肥產肉的架子牛,應該選擇好的品種,因為這與日后的養(yǎng)殖時間以及養(yǎng)殖戶的出欄收益息息相關,有些養(yǎng)殖戶在選擇架子牛品種時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沒有十分重視此項工作,那么在進入養(yǎng)殖周期后,會浪費很多飼料卻得不到高的飼料轉化率,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那么,在架子牛選擇上應該注重幾下幾點:3.1品種。在育肥的周期中,純種肉牛最好,雜交牛次之,因為品種不同,其擁有不同的生長速度和抗病能力,一般情況下,我國育肥牛品種有中國草原紅牛雜交牛、延邊黃牛雜交牛、夏洛萊雜交牛以及黑白花奶公犢等,這些品種具備的特點是飼養(yǎng)周期短、具有明顯的優(yōu)良遺傳特性、較強的適應性和抗病性,是育肥牛很好的選擇品種,養(yǎng)殖優(yōu)勢大。牛場通常選擇那些生長發(fā)育好、型態(tài)大、無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生長迅速的公牛,按照免疫接種計劃定期免疫接種,在牛體內形成強大的免疫屏障,為育肥工作保駕護航[2]。3.2年齡和體重選擇。育肥的架子牛通常要選擇1~2歲的雜交肉牛,通常養(yǎng)殖周期為3~4個月,實行強制育肥的方式,將原有300kg左右的體重增加至400~500kg,使養(yǎng)殖的經濟效益得到明顯的體現。3.3體況和外形。即將被育肥的牛只,體格不宜過小或過大,中等優(yōu)質即可,良種雜交牛外形從側、俯、后望其輪廓,接近于長方形,前后軀發(fā)達,體軀短、寬、深,四肘短而結實,肘間距大、肘勢端正、蹄質良好,口角深、頸短粗、胸寬深、鼻孔寬、眼距大,胸骨突出于兩前肢前方,肋長且兩側擴張彎曲大,背腰寬、平、直,尻寬而平長,精神狀態(tài)良好,身體健康,如果遇到牛鼻鏡干燥的牛只,那么要格外注意,仔細查看是否存在健康問題。
4運輸時注意的問題
4.1嚴格經過產地檢疫程序。通常情況下,架子牛要想形成一定的育肥規(guī)模,那么很多情況下都是從各個地方購進牛只,統一到育肥場進行飼養(yǎng),這種情況下,想要保證牛群健康,在購進牛只時,首先必須了解引進地關于疫病的流行情況,禁止從疫區(qū)引進,其次,要在當地的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部門及時申報檢疫,經過嚴格的檢疫程序后,確定無疫病后,方可進行運輸。4.2確保運輸安全。運輸車輛大小,應根據選購牛的數量而定,每頭牛保證車廂內面積在1.1~1.3m2,圍欄加高至1.5m左右并架設結實網,牛頭牛尾交叉排列拴系于圍欄,其長度在0.3~0.5m之間,牛前腿也可用麻繩拴系,距離為0.3~0.5m,防止牛起跳爬跨。車箱底鋪墊草或細沙土厚0.3m,防止牛在行進中打滑。牛群過大時,每8~12頭設一隔欄防止擁擠。在運輸前16~24h停喂青貯、青飼及輕瀉飼料,運輸前4h停水,運輸前每頭牛服用或注射維生素A50~100萬IU減少牛群應激。在運輸中4~5h給牛飲水1次,每頭牛每天喂4~6kg粗飼料。夏天做好降溫防暑,冬天做好保暖防寒,遇到雨、雪天氣停止運輸[3]。
5育肥技術管理
5.1隔離飼養(yǎng),進入觀察期。當架子牛運輸到育肥場后,并不可以立即混群飼養(yǎng),要經過必要的隔離觀察階段,目的是既讓牛群對于新環(huán)境有個適應階段,也是對牛只健康進行的再一次確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具體的做法是,飼養(yǎng)人員要選擇傍晚的時候將牛只進行合群工作,將牛群進行栓系飼養(yǎng),一般固定的時間為3d,避免牛只之間的相互接觸。經過7~14d的隔離觀察期,養(yǎng)殖人員仔細檢查牛只的反芻活動、排出糞便情況、牛只的呼吸、體溫變化以及個體的精神狀態(tài)變化等等情況。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輸,并且到達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牛只難免出現不適的情況,養(yǎng)殖人員需精心觀察,如果發(fā)現牛只出現精神狀態(tài)不佳、食欲不振、反芻停止、鼻鏡發(fā)干、排出糞便異常、體溫上升的牛,需要及時進行治療,日常護理工作做到位,確保牛只的健康[4]。5.2牛只的補水工作很重要。對于新購進的牛只,到達育肥場后,不能立即飲水,需要先在圈舍內休息1~2h的時間,然后進行首次的飲水,飲水量也要限制一下,大概每頭牛首次飲水14~18kg,同時每頭牛補充人工食鹽大約80~100g。3~4h后,可以在牛只的飲水中加入麩皮300~400g,此時可以恢復牛只的自由飲水狀態(tài)。保證給予的水質充足且潔凈,水溫的最佳控制溫度為10℃左右,嚴禁給予牛只飲用冷水、涼水以及冰渣水,保證牛只的健康。5.3做到日常飼喂科學、合理。在日常的育肥養(yǎng)殖中,科學合理的飼喂對于牛只的增重及健康十分重要,養(yǎng)殖人員在飼喂時,要遵循先飼喂粗飼料后飼喂精飼料、少給勤添的原則。在開始的3d時間里,牛只要單純的飼喂鍘短優(yōu)質的粗飼料,過了3d的時間,能夠漸漸添加精飼料,大概在5~6d之后可以開始粗、精飼料的合理搭配飼喂。一旦在日糧中精飼料的飼喂量達到日常飼料喂量一半以上時,就應該在飼料中添加15~20g/kg碳酸氫鈉,作用是有效調節(jié)牛瘤胃的酸堿度,以便大大增加牛只的食欲。牛的飼喂需要按時按量,盡量避免因為人為因素而隨意更改飼喂時間及飼喂量,以免產生應激作用,影響牛只的生長。當牛只的體重增重到450~500kg時,可以考慮適時的出欄問題。5.4做好牛群的驅蟲健胃工作。架子牛的驅蟲健胃工作對于育肥過程十分重要,有助于牛只增重進而提高養(yǎng)殖的經濟效益,一般來說,當架子牛進舍7~10d,每頭牛按內服或注射丙硫咪唑20mg或鹽酸左旋咪唑6~7mg/kg•體重驅除體內寄生蟲。為防止牛皮蠅可注射倍硫磷。健胃用麩皮水和食鹽水飲用或在飼料中加入泰樂菌素8~10g/y[5]。5.5注重牛群的消毒防疫。要保持圈舍的清潔衛(wèi)生,按時清掃圈舍內的糞便等污物,及時更換墊草,按照防疫要求,做好圈舍內的衛(wèi)生消毒工作,每月用10%~20%生石灰全面消毒1次,每年用2%~3%火堿水消毒1次。牛舍內的飼料及飲水槽、工具要勤洗、勤換并用0.5%過氧乙酸消毒。并根據當地的疫病流行病學調查,制定合理長效的免疫接種計劃,并嚴格執(zhí)行,對于傳染性疫病做到合理的防護,在牛只體內形成有力的防御屏障,保證牛只的健康,并做好傳染病的監(jiān)測、檢測工作,既保證牛群的健康生長,也是對養(yǎng)殖人員的一種保護,因為很多疫病都屬于人畜共患病[6]。5.6提高養(yǎng)殖人員的飼養(yǎng)水平。對于養(yǎng)殖人員,需要不斷學習飼養(yǎng)技術及疫病防控的措施,增強養(yǎng)殖本領,同時更要增強責任心,對養(yǎng)殖工作打起十二分精神,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養(yǎng)殖人員在日常的最好對牛體表進行經常性的刷拭,以便能夠清除牛體表的灰塵和糞塊,還能夠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牛身的代謝,有利于皮膚病的預防。當炎熱的夏季到來時,養(yǎng)殖人員可以在一段時間內用水管沖洗牛體表以達到降溫的目的,當寒冷的冬季到來時,需要做好牛舍的保溫工作,通常可以用薄膜覆蓋整個牛舍,大大提高牛舍的保溫功能,牛舍四周做好綠化工作。當溫度處于10℃~22℃之間時,是最適合的育肥溫度。養(yǎng)殖人員做好牛舍的衛(wèi)生消毒工作,保持圈舍地面干凈、干燥,有利于牛腐蹄病的發(fā)生。值得注意的是夏、秋季節(jié)還要做好滅除蚊蠅的工作,防止蚊蠅傳播疾病。養(yǎng)殖人員在投放飼料前還要細心檢查飼料品質,盡可能地避免牛只食入鐵釘等異物,防止牛創(chuàng)傷性網胃炎的發(fā)生,以及誤食能夠引起牛中毒和傷亡的具有霉變、有毒或農藥殘留的飼料。同時,對于清掃后的糞便,要及時進行妥善的無害化處理工作,以防糞便中的病原菌流通到外部環(huán)境中,造成不必要的二次污染,有效保護養(yǎng)殖動物及人類的健康。5.7及時出欄。一個養(yǎng)殖周期,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做到完美,那么育肥工作最終效果也會非常好,從以下兩點判斷育肥牛是否達到了出欄的標準,第一,牛只采食量的變化是一個標準,如果牛只的采食量明顯減少,且不愛運動,那么此種情況說明牛只可以出欄了;第二,能夠由牛的膘情決定,通常育肥牛只的皮膚皺褶少,體膘和臀部都處于豐滿的狀態(tài),用手壓腰部感覺堅實,此時代表牛只的育肥周期完成,可以成功出欄。養(yǎng)殖戶的經濟效益也會由此體現。
架子牛育肥工作,既滿足了市場的消費需求,又進一步提升了養(yǎng)殖戶的養(yǎng)殖效益,可以說是一項值得推廣的養(yǎng)殖,目前,要想養(yǎng)好架子牛,那么必須在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著手,包括育肥的前期準備、架子牛如何選擇以及養(yǎng)殖過程中必須掌握的技術管理要點,同時還要提升養(yǎng)殖人員的技術水平,環(huán)環(huán)相扣,確保育肥工作成功。總而言之,架子牛的育肥工作是一項需要精心飼養(yǎng)、投入大、報酬高的養(yǎng)殖,養(yǎng)殖戶需結合實際的養(yǎng)殖情況規(guī)劃好養(yǎng)殖規(guī)模及疫病的防控,做到有備無患。
參考文獻
[1]商雪松.架子牛快速育肥的綜合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17(11):29.
[2]薩仁高娃.淺談育肥牛的飼養(yǎng)管理要點[J].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2016(11):81.
[3]張喜德.淺談架子牛異地育肥的技術管理[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6):46.
[4]羅治霞,葉克群.育肥牛的飼養(yǎng)管理和常見疫病防治[J].農技服務,2010,27(9):1205-1206.
[5]周楠.外購架子牛的育肥管理技術要點[J].獸醫(yī)導刊,2016(4):80.
[6]李淑青.育肥牛標準化生產養(yǎng)殖技術探討[J].中國畜禽種業(yè),2014(11):80-81.
作者:阿力瑪汗·朱尼斯別克 單位:新疆昌吉州呼圖壁縣石梯子鄉(xiāng)農業(yè)(畜牧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
- 上一篇:國企會計監(jiān)督機制完善對策
- 下一篇:車輛技術管理降低運輸成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