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生產的有效路徑研究
時間:2022-10-30 03:20:19
導語:煤礦安全生產的有效路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開展“五步”安全確認,為實現安全生產奠定根本
“五步”安全確認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前提,這就要求我們工作之前先搞好確認,對所要進行的工作進行安全確認,確認是否存在隱患、存在缺陷、存在不適應安全生產的條件。具體地講,通過班前會、入井前、開工前、班中和班末等“五步”安全確認,其間制訂確認細則,完善確認流程,強化確認考核,形成閉合的安全確認體系,做到了超前預防。首先,步步確認保證步步安全。即,班前安全確認,確保職工入井前的狀態安全;入井前安全確認,確保職工入井前的條件安全;開工前安全確認,確保職工工作前安全生產條件安全;班中安全確認,確保生產過程中安全;班末安全確認,確保工作完成后無隱患。其次,建立確認臺賬,明確確認信息。十礦建立確認臺賬,確立了班前會簽到人數、確認發現問題的人數,發現什么問題,入井前確認的問題人、開工前確認的問題、班中確認隱患、班末確認隱患等,以及如何處理等內容進行匯總,每天記錄在統一印制的“54321”塑造本質安全人記錄本上。第三,完善確認考核,落實確認效果。深化企業文化檢查活動,重點檢查“五步”安全確認簽名本、“五步確認”記錄、“五步確認”匯總表人等臺賬。實施企業績效考核體系,聯合安檢、工會、紀委、調度等單位進行考核,并按照機關制度進行嚴格獎罰,對執行“五步確認”好的單位進行通報表揚和經濟獎勵,有效提升了區隊執行力。
二、推行四項技術,為實現安全生產創造條件
“四項技術”,即編碼、定置、標識、看板。推行編碼系統,實施全方位全周期管理。在井上、下作業現場和工作區域,由點及面逐步推行全編碼技術,從主要設備設施編碼、管理流程碼等方面入手,對“每個人”實行從進礦到離礦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對“每一物”實現從入礦到報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對井上桌椅、櫥窗、牌板等物品進行編碼,達到全覆蓋,做到“帳、卡、物、看板、微機”五對照。實施區域工作定置,讓工作更加有層有序。制定定制管理圖,建立定置管理考核制度,嚴格按標準進行獎罰,每月月底組織一次全礦井上下安全定置管理,即質量檢查驗收獎優罰劣。推行標識識別系統,方便職工對事物的辨識。建立安全視覺聽覺識別系統,規范使用煤炭采選、化工化纖視覺識別標識,在井上下的生產、生活區域根據作業性質的不同,設立30個井上通用“注意安全”、“禁止合閘”、“急救電話”等標識,設立66個井下通用“前方慢行”、“急救站”等常用標識,分布在不同的場所,完善礦院視覺、聽覺系統、使職工時時受到感染、教育、警示,達到入耳、入腦、入心的效果。推行看板作業管理,明確職工與信息媒介關系。
三、抓好“三個一”學習培訓,為提高職工素質搭建平臺
十礦積極開展每日一題、每周一課、每月一考“三個一”活動,按照“缺什么,學什么、用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有針對性對職工安全生產技術和安全行為意識養成進行培訓,進一步拓展、發掘職工素質成長空間,夯實安全生產素質基礎和管理基礎。
四、夯實“雙述”基礎,為塑造本質安全人強筋健骨
推行“崗位描述、手指口述”工作法,堅持“嚴格考核、求真務實”原則,促使干部職工安全行為養成,全面體現干部職工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風貌。通過營造氛圍,為落實“雙述”構建輿論平臺;規范化推行,確保操作執行安全無誤;選擇載體,如組織演示競賽、召開局部促進會、開展“光盤交流學習”等活動,有效推進,“雙述”工作法。
五、特色安全宣傳教育,為建塑特色文化筑牢底蘊
因需利導是宣傳工作有效的方法。煤礦工作環境艱苦,煤礦工人長時間工作在地層深處,面對冰冷的機械設備、復雜多變的地質環境和巨大的安全生產壓力等情況,極易產生厭煩、急躁等不利于安全生產的心理。針對這種情況,從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人本觀念出發,開展特色“8+1”安全宣傳教育,是探索特色文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最為可取的形式。“8+1”特色安全宣傳教育,分為安全宣傳教育“八法”和安全“學談”教育。
本文作者:金鴻儒張濤工作單位: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平煤股份十礦
- 上一篇:信息技術在煤礦安全的應用
- 下一篇:煤礦安全問題探討與建議